繁體簡體

【全景二十大】偉業勢如虹 輝煌啟新程 昂揚新精神——全國各地喜迎黨的二十大召開(北京)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點聚焦      2022-09-27 01:03:51

20大


金秋十月,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將在北京召開。偉業勢如虹,輝煌啟新程。這次歷史性盛會對團結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而奮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從即日起,華夏經緯網新聞頻道推出“全景二十大”專題報道,充分展示全國各省市以優異成績和昂揚精神風貌迎接黨的二十大的實際行動,反映全國各族群眾對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熱切盼望和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衷心擁護。


喜迎二十大丨北京:著力經濟發展 不斷科技創新

首都的定位應該是怎樣的?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工作時提出,要明確城市戰略定位,堅持和強化首都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實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努力把北京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7a899e510fb30f2494ee8a3a1b7a3a49ac4b0389

這是2021年2月25日拍攝的北京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走進位於首都功能核心區內的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迎面“走”來的迎賓機器人向來客熱情打招呼。它的主人、科技服務團隊的成員們正在喜迎黨的二十大的熱烈氛圍中,為新一批入駐企業忙碌著。

“金秋十月,黨的二十大將在北京召開,我們倍感振奮、幹勁十足,要搶抓歷史機遇,形成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動力。”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的負責人説。

作為北方地區曾經最大的服裝批發集散地,彼時的動物園批發市場在不到1平方公里的地方,集中了10余個批發市場,每天人群密集、物流集中,交通、治安和消防存在不小隱患。

疏解非首都功能,放棄“大而全”的産業結構。經過多年努力,“動批”所在區域成功轉型為國家級金融科技示範區。目前,示範區內的金融科技企業和專業服務機構總數已超過200家,形成了金融科技領域的監管、渠道、運營、第三方支付和網路安全産業鏈。到2025年,這裡將成為全球金融科技領軍企業集聚地。

這樣的“減法”還有很多:10年間,北京“壯士斷腕”“提質升級”,累計退出一般製造和污染企業約3000家,疏解提升區域性專業市場和物流中心近1000個;拆除違法建築超3億平方米,城鄉建設用地減量110平方公里……

如今,北京産業發展、科技創新勢頭正勁。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新需求、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子”聯動,形成疊加效應,成為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動力。

“科創30條”、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報備即批准”……一系列先行先試的法規政策打破藩籬。

在減量背景下,北京著力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金融、資訊、科技等現代服務業優勢更加凸顯。人工智慧、5G通信、航太衛星、生物醫藥等産業迅速興起,新一代資訊技術、醫藥健康成為北京發展的“新引擎”。2021年,北京地區生産總值突破4萬億元,數字經濟增加值佔比超4成。

科技創新的熱潮,正在京華大地涌動。


喜迎二十大丨北京:堅持首善標準 助力新時代首都發展

金秋十月,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將在北京召開,黨的二十大是我們黨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會,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北京市政協牢記“看北京首先要從政治上看”的要求,在北京市委的領導下,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首善意識”,堅持“首善標準”,認真做好思想引導、匯聚力量、議政建言、服務大局各項工作,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保持首都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作出積極貢獻。

圍繞迎接黨的二十大,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助力鞏固團結奮鬥共同思想政治基礎是應有之義。

為此,北京市政協今年以來,持續抓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會制度落實工作,組織委員開展集中學習和研討交流。打造了“京華書院”“今雨書院”“悅讀書屋”三個讀書活動品牌,精心組織委員參加全國政協委員讀書平臺第九期委員讀書活動,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學懂弄通黨的創新理論,引導廣大委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在進一步豐富學習內容與形式上,北京市政協邀請冬奧會開閉幕式主創團隊及冬奧村服務保障團隊與委員進行對話交流,充分運用談心談話、委員講堂、重大專項工作委員宣講團、傳統節假日團結聯誼等機制性做法,充分引導廣大委員感悟新成就、領會新思想,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厚植思想基礎。

“黨的二十大召開後,我們還將通過常委會會議、主席會議、理論中心組學習、專題輔導報告、委員讀書等多種形式做好學習宣傳工作,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大會精神上來,團結引導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委員以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北京市政協主席魏小東説道。

北京作為首都,也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地。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助推經濟高品質發展,踐行新時代群眾路線,助力首都和諧穩定,是北京市政協牢牢把握的中心與大局。


喜迎二十大丨北京:多彩“開學第一課”

穿過彩色氣球串成的美麗拱門,踏著校園中輕快的音樂,闊別多日的同學們揮手相見……9月1日,北京東城區十余萬師生開啟了一堂堂深刻而生動的“開學第一課”,或是講述黨的革命歷史,或是弘揚傳統文化知識,又或是開展豐富的勞動實踐,將愛黨愛國的無限情懷根植于師生心中,以飽滿昂揚的精神、強國有我的信念,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6f061d950a7b0208152ce1d3615b34d9562cc8ac.webp

圖片來源:網路

東城區西中街小學優質教育資源帶的開學典禮上,同學們唱響《紅星歌》《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等一首首經典歌曲。快板社團的同學們用朗朗上口、節奏輕快的快板表演,帶領大家重溫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一路走來的輝煌。校園“小記者”們也“亮”出了自己的採訪成果,他們早早就拍攝好學校黨員榜樣教師的視頻報道,帶來一個個溫暖的故事。

東城區東華門幼兒園與北京市第三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一起來到天安門國旗護衛隊。看著英姿颯爽的三軍儀仗隊戰士們將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孩子們的眼中也滿是肅然起敬的神情。走進國旗護衛隊榮譽室,一座座獎盃彰顯著堅韌團結的精神;參觀內務室,戰士們統一、整潔、乾淨的內務環境讓孩子們驚訝不已。在國旗班戰士的細心指導下,同學們挺直身板第一次舉起小手學習敬軍禮、站軍姿,個個都如同挺拔的“小士兵”,不僅切身感受到戰士們日復一日訓練的辛苦,更懂得用一顆真摯的童心向祖國致敬,用自己的行動踐行愛國主義精神。

新學期第一天,北京市第二中學的同學們驚喜發現,一場“中軸線申遺”展覽正在校園中舉辦。今年,北京市中軸線申遺已進入衝刺階段,學校與北京市文物局攜手推出“博物館進校園”活動,師生在沉浸式體驗中領略古都北京的歷史風貌與文化,體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與魅力。


喜迎二十大丨北京:通達京津冀 三地居民的“幸福線”

家門口的公交,是老百姓眼中最接地氣兒的交通工具。新中國剛成立那會兒,首都公交從3條線路起家,鉚足勁兒增開新線,把市中心與一個個郊區工業區連接在一起。後來,公交織線成網、四通八達,遠郊區的人們也能便捷出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確立後,北京的公交線一路延伸到津冀,每天接送40萬人次跨省出行,成為三地居民出行的“幸福線”。

1949年新中國剛成立時,首都北京的公共汽車只有5輛。公交職工們發揮高度的積極性,日夜趕修了30多輛,保證了最初的3條線路能有更多的車投入運營。隨著首都建設的發展,1950年初北京又增加了88輛汽車,在市、郊區人口流量最多的地區開闢了11條新線路,使更多的公共汽車連接起市中心和市民聚居的地區以及工廠、學校、機關所在地。

新線路的增加,受到首都人民的熱烈歡迎。1951年市區至門頭溝的線路開闢,試車那一天,工人、農民一早就都擠在馬路兩旁等著看車。1953年,在市民聚居的崇文門外地區,公共汽車公司新辟了一條線路,這樣人們就能從崇文門外鐵轆轤把一直坐到東單牌樓了。

在新中國成立10週年的時候,北京的公共汽車線路已增加到50多條,公共汽車也增加到861輛,整整增長了171倍。每天,在北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都不下170萬人次,到了假日更達到240萬人次以上。北京的公共汽車,成為很多人在生産、工作、學習和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改革開放的春風帶來了北京這座大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但“成長的煩惱”也接踵而至。由於首都城市建設發展提速,流動人口大量增加,人們對公交出行的需求猛增,而公共交通此時能倚賴的主要力量仍只有公共汽車,擁擠不便、線路不足、正點率下降等一系列讓人頭疼的乘車難題加劇。為了緩解乘車難,北京在增加車輛、新辟線路的同時,也想出了開辦小公共汽車、興辦“集資”公交等新舉措。

經過不懈努力,到上世紀80年代末,本市公共電汽車營業線路已達176條,總長度近2100公里,比新中國成立前增長27倍,年客運量超過30億人次。團結湖、勁松、雙榆樹等許多新建設區的公共交通問題得到了重點解決,一些有路無車的近郊地區也通了車,市民乘車難的狀況不斷緩解。

上世紀90年代,首都城鄉一體化事業穩步發展,京郊公路已實現了網路化,但是公共交通只有長途汽車和少量小巴。隨著城鄉經濟往來的日益頻繁,交通問題變得更加突出。1993年9月,市公共交通總公司所屬市長途汽車公司開通了市區通往遠郊區縣順義的第一條公共汽車線路——915路,公共汽車從此延伸到了遠郊區。

1998年,由東直門開往密雲的東密專線開通,標誌著首都遠郊區縣已全部通上公共汽車。截至1999年底,“9”字頭公汽線路已達到37條,日運送乘客近15萬人次,14個衛星城鎮的長途線路全部實現了公交化。很多郊區農民稱讚説,有了公共汽車,北京變小了,遠郊不遠了。

4610b912c8fcc3ce4a79de55b9d22282d53f20b8.webp

2008年,快速公交1線行駛在專用道上。刁立聲攝

進入新世紀,首都公交的變化幾乎年年都能帶給人們新驚喜:乘公交用上了“一卡通”,全國第一條大容量快速公交在北京開通,北京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首次超過小汽車,純電動公交“巨無霸”試運營……不過最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則要數京津冀交通一體化了。

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交通一體化作為先行領域,加快構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聯互通綜合交通網路。北京公交作為與百姓生活最貼近的公共出行工具,對京津冀三地交通的服務進一步加強。2014年當年,北京市地面公交出京線路月客運總量即突破1100萬人次,承接了河北省燕郊、三河、涿州、廊坊等地區進京客流;與河北省、天津市開通的省際客運班線超過300條,通達河北省和天津市各個地市縣。

如今,北京公交在京津冀跨省運營的線路已達38條,疫情前每天約有40萬人次乘坐公交跨省出行。在雄安站下了高鐵,也能見到熟悉的北京公交車。未來,為三地居民帶來便捷出行的北京公交“幸福線”,將繼續為首都高品質發展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綜合自新華社、中新網、人民政協網、中國教育報、北京日報、新京報等)



責任編輯:侯哲
熱門評論
大陸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