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新時代“一國兩制”在港澳的成功實踐丨(五)“一國兩制”賦予香港、澳門對外交往獨特優勢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點聚焦      2022-10-20 13:28:29

  “一國兩制”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黨的十八大以來,涉港澳外交條法工作取得長足進展,大力助推新時代涉外法治建設,更好地貫徹落實“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為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變形、不走樣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香港和澳門特區在更好地服務國家涉外法治建設的同時,也面臨新的發展契機。


  中央積極主動開展涉港澳條約法律工作  

  香港、澳門對外交往的優勢來源於“一國兩制”,在國家總體對外關係的引領和帶動下,港澳對外交往取得可喜成績。與此同時,外交部駐港、澳公署也圍繞推動特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積極落實外交惠港、外交惠澳方針,不斷增強港澳民眾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香港維多利亞港。(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外交部條法司嚴格依據憲法和基本法辦事,準確貫徹基本法,積極主動開展涉港澳條約法律工作,為香港特區和澳門特區對外交往提供條約法律支撐,重點體現在授權特區締結雙邊協定、辦理特區適用多邊條約、指導特區履行國際公約等三方面。

  · 授權特區締結雙邊協定。從國際法角度看,港澳特區作為中國的一部分,不具有國際法主體資格和對外締約權。考慮到兩特區的實際需要,中央政府通過基本法賦予特區一定的締約權,即港澳特區可以“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名義在經濟、貿易、金融等適當領域對外簽訂和履行協議。此外,經中央政府授權,港澳特區還可對外談判和簽訂互免簽證協定、民航協定、司法協助類協定、投資保護協定等。這些授權性安排切實體現了維護中央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區高度自治權的有機統一。十年來,香港特區共對外簽訂了76項雙邊協定,澳門特區共對外簽訂了24項雙邊協定,拓寬了兩特區對外交往與合作的輻射面。

  · 妥善辦理特區適用多邊條約。根據基本法,對於我國締結的國際條約,中央政府可根據特區的情況和需要,在徵詢特區政府意見後決定是否適用於特區。十年來,在中央政府推動下,特區適用多邊條約數量逐年增加。例如,2013年和2014年,中央政府與澳門特區政府所有解決304項國際海事組織條約及其修正案適澳等問題。當前適用於香港和澳門特區的多邊條約及修正案涉及外交國防、投資貿易、環保資源、人權勞工、打擊跨國犯罪、反腐敗等諸多領域,為兩特區融入國際規則和制度體系提供了條約法律保障。

  · 指導特區做好國際公約履約工作。為監督條約的履行,不少多邊公約設有專門的履約機制。中央政府應邀協助與指導特區撰寫向公約履約監督機構提交的人權、反腐敗、勞工、環保等領域履約報告和資訊材料,多次安排特區政府官員以中國代表團成員身份參加人權、反腐敗等領域條約的履約審議會議。十年來,針對特區在海事類公約履約方面的需求,中央政府與澳門特區政府建立了國際海事通報程式及中央政府授權特區獲取海事公約有關作準文本的機制等,有力地協助了特區做好相關履約工作。

 “外交惠港”“外交惠澳”取得豐碩成果  

  十年來,中央政府結合特區需求和定位,紮實推進法律領域外交惠港、外交惠澳,全力支援港澳特區抓住國家發展帶來的歷史機遇,深度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協助特區提升在涉外法律服務、涉外法治人才等方面的競爭優勢,助力特區更好地服務國家涉外法治建設。

  · 香港特區方面

  25年來,外國在港領事機構從88家增加到119家,香港參與的政府間國際組織達97個,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增至14個,對外簽署各類雙邊協定600余項,成為20多家國際法律組織的“落戶”之地,越來越多香港青年才俊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援下赴國際組織任職。國家遍佈全球的270多個駐外使領館為香港同胞提供“全天候”的領事保護與服務,一句“祖國在你身後”讓香港市民走出國門更加安心、更加自信。

尖沙咀對面的香港本島(5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吳曉初 攝)

  中央政府大力支援香港特區與國際法律組織加強合作,助力特區打造“亞太區國際法律和解決爭議服務中心”。例如,2012年推動海牙國際私法會議在港設立亞太區域辦事處;2021年11月,指導香港特區圓滿承辦亞非法協第59屆年會;2022年5月,又成功推動亞非法協在香港設立區域仲裁中心。中央政府還與聯合國簽訂雙邊協議,就香港特區與聯合國貿法會開展法律領域合作作出原則性規定,指導特區政府在協議框架下與貿法會簽署諒解備忘錄,將相關合作機制化。

  在中央政府支援下,香港特區以中國代表團成員身份積極參加聯合國貿法會關於投資者與東道國爭端解決機制改革、《船舶司法出售國際效力公約》談判相關工作以及海牙國際私法會議管轄權工作組會議,為上述領域國際規則制定貢獻了香港智慧。中央政府積極推動香港特區青年赴海牙國際私法會議、聯合國貿法會、國際統一私法協會等國際法律組織任職,支援特區培養青年涉外法治人才。

  此外,外交部條法司正積極推動香港特區直接參與和利用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ICSID)投資爭端解決機制,這也是中央政府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支援香港特區進一步優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提升特區在爭端解決領域優勢的有力體現。

  · 澳門特區方面

  中央政府積極推動澳門特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和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協助特區構建和完善國際法律合作網路,服務特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

圖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行政事務局供圖

  大力支援特區涉外法律人才培養,精心打造“特區公務員國際法培訓班”等平臺,結合涉外法律事務工作與國際法領域熱點問題等進行專門授課,目前已有來自政府、法院、檢察院、立法會等實務部門上千人次的公務員參訓,受到特區官員的廣泛歡迎。積極推動澳門特區青年公務員赴聯合國機構任職初級專業人員(JPO)、組織澳門特區法律界青年赴內地有關涉聯合國事務機構參訪交流,協助特區培養國際化青年人才。

  在中央政府支援下,澳門特區積極參與國際經貿、金融、稅務、旅遊、打擊跨國犯罪、國際私法等各領域的國際會議,並在很多議題上積極參與討論,發出了“澳門聲音”。在旅遊、文化等諸多領域,一些聯合國會議在澳門成功召開,颱風委員會等政府間國際組織還在澳門落戶。20多年來,澳門已從制定國際規則的旁觀者轉變為積極參與者和貢獻者。

  澳門特區在自身發展的基礎上,逐步參與聯合國主導的國際合作項目。從2005年澳門歷史城區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到2017年澳門被評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從2019年澳門應急醫療隊榮獲世界衛生組織認證到2020年參加我國援非抗疫行動;從2008年澳門婦聯總會成功獲得聯合國咨商地位到2021年澳門青年聯合會獲得聯合國咨商地位;從2019年澳門婦聯參加我國接受人權理事會國別人權審議到2020年澳門青年參加聯合國初級專業人員項目。

  堅持“一國”原則 尊重“兩制”差異  

  涉港外交條法工作是“一國兩制”方針在外交條法領域的體現和落實。涉港外交條法工作的很多實踐都生動體現了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的有機結合。

  以特區適用條約為例,中央政府在處理特區適用條約問題時,高度重視特區自身特點和發展需求,並作出相應安排。香港回歸初期,特區提出需要適用《〈建立國際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國際公約〉1992年議定書》(以下簡稱《議定書》),但當時內地暫時沒有適用該《議定書》的條件。為滿足特區實際需要,中央政府通過多種渠道做了多方工作,作為特例專門參加了該《議定書》,但聲明其僅適用於香港特區,這在國際法上是個非常特殊的個案。

香港金紫荊廣場(資料圖片)。新華社記者 吳曉初 攝

  十年來,中央政府一以貫之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的工作原則。如,2022年,經充分徵詢香港特區政府意見,在符合相關多邊條約規定和尊重特區實際需求的基礎上,中央政府決定將《實施稅收協定相關措施以防止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的多邊公約》(BEPS)適用於香港特區,考慮香港特區的實際情況後,同意香港特區對該《公約》作出與中央政府不一致的保留與通知。此外,中央政府決定將《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CISG)擴展適港,但中央政府所持保留並不適用於特區,該公約將於2022年12月1日對香港特區生效。這些靈活安排,既體現了“一國”之內外交權屬中央的應有之義,又契合特區需求,為特區開展對外交往、擴大國際影響提供了法律保障,是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有機結合的生動範例。


  新聞來源:法治日報、中新網、人民網、環球網、外交部條約法律司


責任編輯:徐亞旻
熱門評論
大陸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