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聚焦二十大 | 從二十大記者招待會預見更高水準法治中國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點聚焦      2022-10-20 17:22:35

10月19日10時,二十大新聞中心在梅地亞新聞中心舉行第三場記者招待會。(圖源:新華社)

10月19日10時,二十大新聞中心在梅地亞新聞中心舉行第三場記者招待會。(圖源:新華社)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道】新時代為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踐行司法公正、司法為民方面有哪些新思路?維護社會安全穩定方面有什麼新打算?……黨的二十大新聞中心19日舉行第三場記者招待會 ,有關負責人圍繞“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 努力建設更高水準的法治中國”主題與記者交流。

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訚柏。(圖源:新華社)

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訚柏。(圖源:新華社)

·談法治建設

法治中國建設取得重大成就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開幕會上的報告中23次提到了‘法治’,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法治工作的高度重視。”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訚柏表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正加快推進,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加快形成。截至今年9月底,現行有傚法律有293件,行政法規有598件,地方性法規有13000余件。10年來,制定和修訂了159部中央黨內法規。

與此同時,司法體制改革也取得重大進展。司法體制機制實現了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司法機關85%的人力資源集中到了辦案一線,每人平均辦案數量增長了20%,結案率上升了18%,一、二審裁判生效後服判息訴率達到了98%,司法品質、效率和公信力持續提升。

公安部黨委委員、副部長,國家移民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許甘露。(圖源:新華社)

公安部黨委委員、副部長,國家移民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許甘露。(圖源:新華社)

·談公共安全

中國成為世界最安全國家之一

據公安部黨委委員、副部長,國家移民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許甘露介紹,我國是命案發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槍爆案件最少的國家之一,每10萬人口的命案是0.5起。10年來,刑事案件、安全事故等“五項指數”大幅下降。

2021年,殺人、強姦等八類主要刑事犯罪、毒品犯罪、搶劫搶奪案件、盜竊案件的立案數和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較大的交通事故數較2012年分別下降了64.4%、56.8%、96.1%、62.6%和59.3%。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明顯提升,2021年,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調查,安全感達到了98.6%,較2012年提升了11個百分點。當今中國成為世界上公認的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在這艱辛的奮鬥歷程中,公安隊伍付出了極大的犧牲。10年來,全國有3799名民警英勇獻身,5萬餘名公安民警光榮負傷,充分彰顯了公安隊伍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政治本色,堪稱新時代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檢察長、一級大檢察官童建明。(圖源:新華社)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檢察長、一級大檢察官童建明。(圖源:新華社)

·談法律監督

努力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刑事犯罪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殺人、搶劫等嚴重暴力犯罪大幅度持續下降,危險駕駛、電信詐騙等新型危害經濟秩序、社會管理秩序的犯罪大幅度上升。”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檢察長童建明表示,根據這樣的犯罪結構變化,檢察機關在保持對嚴重刑事犯罪從嚴追訴的同時,認真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和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充分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增進社會和諧。刑事案件訴前羈押率從2012年的69.7%下降至今年前9個月的28.3%,這充分體現了司法的文明和進步。秉持客觀公正立場,辦理“昆山反殺案”等一批有影響性的正當防衛案件,向社會彰顯“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理念,鼓勵公民見義勇為、弘揚社會正氣。

最高檢會同公安部建立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機制,目前已建立了3600多個協作辦公室,促進監督更有力、配合更順暢。2013年至今年9月對認為確有錯誤的刑事、民事、行政裁判,提出抗訴11.9萬件。創新巡迴檢察工作機制,改進對監獄刑罰執行活動的監督。通過加強對偵查、審判和刑罰執行活動的法律監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一級大法官賀榮。(圖源:新華社)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一級大法官賀榮。(圖源:新華社)

·談司法保護

繼續加大智慧財産權司法保護力度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智慧財産權就是保護創新。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一級大法官賀榮介紹,新時代的十年,人民法院堅持嚴格依法保護智慧財産權,有力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和科技強國建設。司法保護的範圍和力度不斷加大。目前,智慧財産權審判範圍已經涵蓋專利、商標、著作權、商業秘密、積體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地理標誌等權利保護以及不正當競爭、壟斷行為規制等相關案件,糾紛類型越來越多樣。2013年以來審結一審智慧財産權案件273.8萬件,年均增長24.5%。

此外,還出臺涉及植物新品種權、商業秘密保護、懲罰性賠償等司法解釋,依法保護髮明創造和創新主體合法權益,服務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等違法犯罪,促進種業自主創新。出臺意見服務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司法,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依法審理電商平臺“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等案件,不斷加強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促進數字經濟、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

賀榮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智慧財産權司法保護力度,為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有力司法服務。推動健全大數據、人工智慧、基因技術等領域智慧財産權的保護規則,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司法,加強行政執法和司法機制銜接,依法規範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健全公正高效、管轄科學、權界清晰、系統完備的司法保護體制,加強專業化審判體系建設。進一步深化國際司法合作交流,不斷提升我國智慧財産權保護的公正形象和國際影響力。

司法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左力。(圖源:新華社)

司法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左力。(圖源:新華社)

·談行政立法

高品質立法保障高品質發展

行政立法是國家立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務院共制定、修改、廢止行政法規466件次,其中制定56件、修改46件次,“所有”修改327件次、廢止37件。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司法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左力表示,司法行政機關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以高品質立法保障高品質發展、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維護社會大局穩定,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下一步將重點抓好以下四項工作:一是始終堅持黨對行政立法工作的領導。二是切實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和涉外領域立法。三是持續提升行政立法的品質和效率。四是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立法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

(資料來源:二十大新聞中心、新華社)


責任編輯:姚思寒
熱門評論
大陸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