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當地時間9日晚下令,在赫爾松方向的俄軍撤出第聶伯河右岸,在左岸建立防禦陣線。
分析人士指出,俄方此舉或出於無奈,是為了保存有生力量留待未來反攻。不過烏方謹慎看待俄軍撤離,認為這可能是俄方資訊戰和心理戰,旨在誘敵深入。未來一段時間赫爾松仍是俄烏戰事主要焦點,俄方即便撤退也將在第聶伯河左岸設立強大防禦陣地並利用炮火優勢阻止烏軍控制右岸大部分地區,俄烏兩軍可能陷入隔江對峙狀態。
或為無奈之舉
紹伊古9日聽取了俄羅斯對烏克蘭開展特別軍事行動區域聯合部隊總指揮蘇羅維金的前線戰事彙報。蘇羅維金在彙報中承認,撤離第聶伯河右岸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但這可以保全俄軍人和平民生命,同時保全整體作戰能力。紹伊古也強調,軍人的生命和健康始終是第一位的,同時還要考慮對平民的威脅。
有關俄烏將在赫爾松爆發大會戰的傳聞一段時間來甚囂塵上,俄軍此時下令撤退多少出乎外界意料。但事實上,俄軍撤退早有預兆,俄方此前已將超過11.5萬當地居民有序撤到第聶伯河右岸。俄軍方也早在近一個月前就放風稱,如果赫爾松局勢惡化,不排除放棄右岸的可能性。
有分析人士認為,俄方撤軍屬無奈之舉,主要原因是俄軍當前在赫爾松較為被動。俄軍事專家列昂科夫説,連接第聶伯河兩岸的安東諾夫斯基大橋和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屢遭烏軍打擊,右岸俄軍補給困難,後續援軍和裝備也很難快速抵達。如果俄軍困守赫爾松市等地,一旦烏軍徹底炸毀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沿河兩岸包括赫爾松市將被洪水淹沒,兩岸俄軍也將被徹底割裂,屆時右岸數萬俄軍將面臨被全殲的風險。在此情況下,保留有生力量成為俄軍首選。
抑或誘敵戰術
烏方現階段對俄軍撤離決定持謹慎態度,認為此舉有可能是為誘敵深入而設計的圈套。烏總統辦公室顧問波多利亞克9日表示,烏方沒有看到俄方不戰而退的跡象,很多俄軍部隊還留在赫爾松市內,且另有補充兵力被投放到該地區。烏方將根據情報而不是俄方“精心策劃的電視聲明”採取行動。
烏軍事專家日丹諾夫也説,俄軍宣佈撤退可能是資訊戰和心理戰,目前“被困”第聶伯河右岸的4萬俄軍均屬精銳,是整個戰線上最能打和規模最大的俄兵力集群,沒有道理在未遭受嚴重損失的情況下“撤退”。缺乏交通工具的撤退極易演變為大規模潰退並造成嚴重傷亡,不符合戰場邏輯。
此外,一些烏軍事專家認為,從整個戰場的戰略態勢看,赫爾松市是俄軍在南部戰線的橋頭堡,俄軍不會輕易拱手讓人。
烏軍事專家切爾尼克呼籲烏克蘭軍民要保持清醒和理智,不要對戰場形勢有過高預期。正在英國訪問的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北約看到俄方撤離聲明,仍在觀察當地局勢發展。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烏軍眼下沒有輕易冒進,俄烏雙方實際上已圍繞赫爾松形成僵持。日丹諾夫説,烏軍目前正在對俄守軍動向實施偵察,在未探明情況前不太可能發動大規模作戰行動。
和談難以重啟
俄專家表示,撤退是軍事上的戰術選擇,一時一地的得失對前線總體形勢不會帶來重大影響,儘管俄方放棄第聶伯河右岸這一小塊地方,但仍保有對烏東四地大部分地區的控制權。俄軍事專家諾林認為,西方有意誇大了赫爾松之戰的重要性,事實上這不會是一場徹底改變前線力量平衡的戰鬥,但肯定會影響俄烏下一步的行動。如果俄不得不交出赫爾松,那麼軍隊將撤退到更有利的位置並構築防禦陣線。
如果俄軍撤退計劃為真,如此多的部隊撤出並非易事,不會一蹴而就。俄軍事專家指出,下一階段俄軍在赫爾松方向的最主要任務就是以最小損失完成撤離行動,但何時撤離的主動權在俄軍手上。未來,俄軍很可能利用在第聶伯河左岸地區構築的強大炮兵陣地威脅包括赫爾松市在內的右岸地區,使烏軍不能實現對右岸的有效控制,為未來俄軍重返右岸創造條件。
而烏軍的目標則是給俄軍撤離製造麻煩,爭取最大程度殺傷俄軍。但烏軍一直擔心俄軍採用誘敵深入戰術,因此不太可能全力追擊。
蘇羅維金錶示,俄軍最近兩個多月來總體處於守勢,特別是在庫皮揚斯克和紅利曼方向不斷擊退烏軍進攻,但在頓涅茨克地區的巴赫穆特等方向恢復了攻勢。
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軍事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波德別廖茲金指出,當前俄烏兩軍互有攻守,俄軍力量隨著兵員和新武器裝備的補充正在增強,但力量平衡的改變是非常緩慢的過程,兩軍之間的戰略相持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與此同時,烏方也在想方設法爭取戰場優勢,即使控制赫爾松後也不太可能與俄方重啟談判。
分析人士認為,在戰場勝負未見分曉的情況下,俄烏不太可能真正實現和解。烏總統澤連斯基日前否認美國要求烏方與俄方舉行和談。他還提出重啟談判的一系列條件,包括恢復烏領土完整、賠償一切損失、懲罰相關責任人、保證類似衝突不再發生等。俄對此顯然不會同意,因此雙方當前缺少舉行和談的現實基礎。
(新華社莫斯科11月10日電)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