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聚焦中美領導人印尼巴厘島會晤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點聚焦      2022-11-15 00:40:50

1129128439_16684293783801n

當地時間11月14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圖片來源:新華社

時間:2022年11月14日

地點:印度尼西亞巴厘島

當地時間11月14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兩國元首就中美關係中的戰略性問題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坦誠深入交換了看法。


推動中美關係向好發展 習近平同拜登舉行會晤

習近平指出,當前中美關係面臨的局面不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國際社會期待。中美雙方需要本著對歷史、對世界、對人民負責的態度,探討新時期兩國正確相處之道,找到兩國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造福兩國,惠及世界。

習近平介紹了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主要情況和重要成果,指出,中國黨和政府的內外政策公開透明,戰略意圖光明磊落,保持高度連續性和穩定性。我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繼續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出發點,堅定不移把改革開放進行下去,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中國繼續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態度,倡導對話協商、和平解決爭端,深化和拓展全球夥伴關係,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將堅持和平發展、開放發展、共贏發展,做全球發展的參與者、推動者,同各國一起實現共同發展。

習近平指出,世界正處於一個重大歷史轉捩點,各國既需要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也應該抓住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應該從這個高度看待和處理中美關係。中美關係不應該是你輸我贏、你興我衰的零和博弈,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對彼此是機遇而非挑戰。寬廣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共同繁榮。雙方應該正確看待對方內外政策和戰略意圖,確立對話而非對抗、雙贏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調。我高度重視總統先生有關“四不一無意”的表態。中國從來不尋求改變現有國際秩序,不干涉美國內政,無意挑戰和取代美國。雙方應該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共同確保中美關係沿著正確航向前行,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遵守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這是雙方管控矛盾分歧、防止對抗衝突的關鍵,也是中美關係最重要的防護和安全網。

拜登表示,我同習近平主席相識多年,保持著經常性溝通,但無論如何也代替不了面對面的會晤。祝賀你再次連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美中作為兩個大國,有責任保持建設性關係。美方致力於保持兩國元首以及政府各層級溝通渠道暢通,就雙方存在分歧的問題開展坦誠對話,為應對氣候變化、糧食安全等重要全球性挑戰加強必要合作,發揮關鍵作用。這對美中兩國和兩國人民至關重要,對整個世界也十分重要。我願重申,一個穩定和發展的中國符合美國和世界的利益。

拜登表示,美中關係如何發展,對未來世界走向至關重要。美中雙方有共同責任向世界展示,美中能夠管控分歧,避免和防止由於誤解誤判或激烈競爭演變成對抗甚至衝突。美方認同應確立指導美中關係的原則,可由雙方團隊在已有的共識基礎上繼續談下去,爭取儘早達成一致。

兩國元首都認為,會晤是深入坦誠和建設性的,責成兩國工作團隊及時跟進和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採取切實行動,推動中美關係重返穩定發展軌道。兩國元首同意繼續保持經常性聯繫。


抓重點!中美兩國元首會晤釋放哪些重要資訊?!

QQ截圖20221115002432

  習近平與拜登舉行會晤 兩國元首握手合影  圖片來源:新華社

習近平: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

習近平指出,當前中美關係面臨的局面不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國際社會期待。中美雙方需要本著對歷史、對世界、對人民負責的態度,探討新時期兩國正確相處之道,找到兩國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造福兩國,惠及世界。

【習近平:中國黨和政府內外政策公開透明,戰略意圖光明磊落】

習近平介紹了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主要情況和重要成果,指出,中國黨和政府的內外政策公開透明,戰略意圖光明磊落,保持高度連續性和穩定性。我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繼續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出發點,堅定不移把改革開放進行下去,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習近平:應從更高高度看待和處理中美關係】

習近平指出,世界正處於一個重大歷史轉捩點,各國既需要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也應該抓住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應該從這個高度看待和處理中美關係。中美關係不應該是你輸我贏、你興我衰的零和博弈,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對彼此是機遇而非挑戰。寬廣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共同繁榮。雙方應該正確看待對方內外政策和戰略意圖,確立對話而非對抗、雙贏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調。

【習近平: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

習近平系統闡述了台灣問題由來以及中方原則立場。習近平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是中國的內政。維護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共同心願。任何人想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都違背中國的民族大義,中國人民都絕不會答應!我們希望看到並始終致力於保持台海的和平穩定,但“台獨”同台海和平穩定水火不容。希望美方言行一致,恪守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總統先生多次講過不支援“台獨”,無意將台灣作為謀求對華競爭優勢或遏制中國的工具。希望美方將總統先生的承諾落到實處。

【習近平:自由、民主、人權是中國共産黨的一貫追求】

習近平指出,自由、民主、人權是人類的共同追求,也是中國共産黨的一貫追求。美國有美國式民主,中國有中國式民主,都符合各自的國情。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基於中國國情和歷史文化,體現人民意願,我們同樣感到自豪。任何國家的民主制度都不可能至善至美,都需要不斷發展完善。對雙方存在的具體分歧,可以進行探討,前提是平等交流。所謂“民主對抗威權”不是當今世界的特點,更不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

【習近平:中國共産黨領導是中國發展和穩定根本保障】

習近平指出,美國搞的是資本主義,中國搞的是社會主義,雙方走的是不同的路。這種不同不是今天才有的,今後還會繼續存在。中國共産黨領導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得到14億人民擁護和支援,是中國發展和穩定的根本保障。中美相處很重要一條就是承認這種不同,尊重這種不同,而不是強求一律,試圖去改變甚至顛覆對方的制度。美方應將有關承諾體現在具體行動上,而不是説一套做一套。

【習近平:差異和分歧不應成為中美關係發展障礙】

習近平強調,中美是兩個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道路不同的大國,過去和現在有差異和分歧,今後也還會有,但這不應成為中美關係發展的障礙。任何時候世界都有競爭,但競爭應該是相互借鑒、你追我趕,共同進步,而不是你輸我贏、你死我活。中國有自強不息的光榮傳統,一切打壓和遏制只會激發中國人民的意志和熱情。打貿易戰、科技戰,人為“築墻設壘”,強推“脫鉤斷鏈”,完全違反市場經濟原則,破壞國際貿易規則,只會損人不利己。我們反對把經貿科技交流政治化、武器化。當前形勢下,中美兩國共同利益不是減少了,而是更多了。中美不衝突、不對抗、和平共處,這是兩國最基本的共同利益。

【拜登:中美兩國應加強必要合作,發揮關鍵作用】

拜登表示,我同習近平主席相識多年,保持著經常性溝通,但無論如何也代替不了面對面的會晤。祝賀你再次連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美中作為兩個大國,有責任保持建設性關係。美方致力於保持兩國元首以及政府各層級溝通渠道暢通,就雙方存在分歧的問題開展坦誠對話,為應對氣候變化、糧食安全等重要全球性挑戰加強必要合作,發揮關鍵作用。這對美中兩國和兩國人民至關重要,對整個世界也十分重要。我願重申,一個穩定和發展的中國符合美國和世界的利益。

【拜登:不支援“台灣獨立”,也不支援“兩個中國”“一中一台”】

拜登表示,美國尊重中國的體制,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通過強化盟友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援“台灣獨立”,也不支援“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美方也無意尋求同中國“脫鉤”,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無意圍堵中國。

【拜登:美國政府奉行一個中國政策】

拜登表示,美中關係如何發展,對未來世界走向至關重要。美中雙方有共同責任向世界展示,美中能夠管控分歧,避免和防止由於誤解誤判或激烈競爭演變成對抗甚至衝突。美方認同應確立指導美中關係的原則,可由雙方團隊在已有的共識基礎上繼續談下去,爭取儘早達成一致。美國政府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不尋求利用台灣問題作為工具遏制中國,希望看到台海和平穩定。


中方談對中美元首會晤期待: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1月14日主持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提問:美方近期多次就即將在二十國集團巴厘島峰會期間舉行的中美元首會晤發表看法,稱美中兩國正進行激烈競爭,但不應讓競爭演變為衝突或對抗,應認清美中關係紅線,希雙方在實質性問題上開展合作。中方有何期待?

毛寧:中方對美政策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我們致力於同美方實現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同時堅定捍衛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中方始終按照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看待和發展中美關係,主張推動構建新時期中美正確相處之道。我們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妥善管控分歧,推進互利合作,避免誤解誤判,推動中美關係重返健康穩定發展的正確軌道。


背景:二十國集團

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將於11月15日至16日舉行。此次峰會由印度尼西亞主辦,舉辦地為印尼巴厘島。

二十國集團于1999年成立,由中國、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法國、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義大利、日本、韓國、墨西哥、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國、美國以及歐盟等20方組成。

集團成員涵蓋面廣、代表性強,包含主要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在全球事務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成為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的有效多邊機制。

成立初期,集團運作機制為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機制。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當年11月集團召開第一次領導人峰會。領導人峰會主要討論全球重大經濟金融熱點問題,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和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作出重要貢獻。每次領導人峰會召開前,會不定期舉行協調人會議及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以及貿易、勞工就業、農業、能源、衛生等專業部長會議。

目前,集團機制已形成以領導人峰會為引領、協調人和財金渠道“雙軌機制”為支撐、部長級會議和工作組為輔助的架構。集團主席採取輪換制,前任、現任、候任主席組成“三駕馬車”,共同參與當年峰會進程。

此次二十國集團巴厘島峰會以“共同復蘇、強勁復蘇”為主題,以全球衛生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和可持續的能源轉型為三大優先議題。

11月14日晚20時48分,中美元首會晤結束。(綜合自新華社、中新網、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侯哲
熱門評論
大陸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