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是以中醫經絡腧穴理論為指導,通過特製的刮痧器具和相應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質,在體表進行反覆刮動、摩擦,使皮膚局部出現紅色粟粒狀,或暗紅色出血點等“出痧”變化,從而達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簡、便、廉、效的特點,臨床應用廣泛,適合醫療及家庭保健。還可配合針灸、拔罐、刺絡放血等療法使用,加強活血化瘀、驅邪排毒的效果。
刮痧常用於治療感冒、中暑、噁心、嘔吐、頭昏頭脹、胸悶、腹痛、腹瀉、食積、暈車、暈船、暈機、水土不服等症。《景岳全書.雜證謨》:“蓋以五臟之係,鹹附於背,故向下刮之,則邪氣亦隨而降。凡毒氣上行則逆,下行則順。改逆為順,所以得愈。雖近有兩臂刮沙之法,亦能治痛,然毒深病急者,非治背不可也。”
“刮痧”這個“痧”字也就是“痧症”。這種療法起源於舊石器時代,人們患病時,出於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撫摩、捶擊身體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時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緩解。通過長期的實踐與積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這也是“刮痧”療法的雛形。
刮痧療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確切的發明年代及發明人,難以考證。較早記載這一療法的,是元代醫家危亦林在西元1337年撰成的《世醫得效方》。“痧”字從“沙”衍變而來。最早“沙”是指一種病證。刮痧使體內的痧毒,即體內的病理産物得以外排,從而達到治愈痧證的目的。因很多病症刮拭過的皮膚表面會出現紅色、紫紅色或暗青色的類似“沙”樣的斑點,人們逐漸將這種療法稱為“刮痧療法”。
明代醫學家張鳳逵的《傷暑全書》中,對於痧症這個病的病因、病機、症狀都有具體的描述。他認為,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話,就可以阻塞人體的脈絡,阻塞氣血,使氣血流通不暢;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時候,就阻塞絡脈,使絡脈的氣血不通。這些毒邪越深,鬱積的越厲害,那麼它就越劇烈,象發急如燎原之勢,對於這種情況,就必須採取急救的措施,也就是必須用刮痧放血的辦法來治療。運用刮痧療法,將刮痧器皿在表皮經絡穴位上進行刮治,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結成象米粒樣的紅點為止,通過發汗使汗孔張開,痧毒(也就是病毒)隨即排出體外,從而達到治愈的目的。
元、明時期,有較多的刮痧療法記載,並稱為“夏法”。及至清代,有關刮痧的描述更為詳細。郭志邃《痧脹玉衡》曰:“刮痧法,背脊頸骨上下,又胸前脅肋兩背肩臂痧,用銅錢蘸香油刮之。”吳尚先《理瀹駢文》載有如“陽痧腹痛,莫妙以瓷調羹蘸香油刮背,蓋五臟之係,鹹在於背,刮之則邪氣隨降,病自松解。”《串雅外編》、《七十二種痧證救治法》等醫籍中也有記載。由於本療法無需藥物,見效也快,故現仍在民間廣泛應用,我國南方地區更為流行。
刮痧療法適用於內外婦兒各科疾病,應用範圍比較廣泛。治療的主要病證有:感冒咳嗽、體虛易感、自汗盜汗、發熱中暑、頭暈頭痛、納差不寐、牙痛口瘡、遺精陽痿、月經不調、子宮脫垂、關節腫痛、跌打損傷、小兒厭食、遺尿流涎等。尤其是對於一些常見病有其獨特的治療作用。
促進代謝
刮痧可以幫助提升人的代謝能力,但是這必須持續去刮痧才能看到效果,如果偶爾的刮痧一次是沒有這樣的作用的。刮痧可以讓人的體內迴圈加快,氣血運作更為暢通,代謝的能力也會隨之提升,平時代謝慢的朋友可以考慮經常去刮痧。
緩解疼痛
患有頸椎病或者是肩周炎、落枕,可以經常進行刮痧,因為刮痧能幫助緩解疼痛。比如説落枕嚴重的時候,人的脖子是完全不能動的,肌肉産生了嚴重的損傷,還會影響到日常生活。而刮痧可以促進局部的血液迴圈,讓疼痛明顯的減輕。
減肥
刮痧能讓人的代謝能力提升,從而更快的排走體內多餘的脂肪,堅持去刮痧的話,身材會變得越來越好。比如説想瘦手臂,就可以經常用刮痧板去刮自己的手臂,每天堅持,每次幾分鐘即可。
調整臟腑平衡陰陽
中醫認為,身體的陰陽平衡是很重要的。刮痧就能提到調節人體功能的雙向作用,對於臟腑器官的調節也有很大的作用,是臟腑的器官恢復平衡。比如説腸胃蠕動比較亢進的人群,在腹部和背部等部位刮痧之後就能抑制腸胃的亢進,讓腸蠕動恢復平衡。
郭志邃的《痧脹玉衡》,是一本介紹痧症的專門書籍,書中記載刮痧的方法有:
刮痧法——背脊頸骨上下及胸前脅肋兩背肩臂痧症,用銅錢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子腳蘸香油刮之。頭額腿上之痧,用棉紗線或麻線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軟肉內之痧,用食鹽以手擦之。
淬痧法——在頭額和胸脅出現小出血點或小充血點,用紙捻或大個的燈草蘸上少量香油點燃, 然後用火頭直接粹到痧點上,火頭爆出一聲響即熄滅, 再點燃去粹燒其他痧點。
放痧法——在委中穴或在十指尖放血,就是“放痧法”,也叫刺血療法或放血療法。
搓痧法——用手指撮擰、拿捏、提拉患者的皮肉,使局部充血或現出血點,此法若用於治療痧症,則叫撮痧法。
輕刮
刮痧板接觸皮膚面積大、移動速度慢或下壓刮力小,是初學者常用的手法之一。普通患者無疼痛或其他不適感覺,多用於兒童、婦女、老年體弱者及面部保健刮痧。
粗刮法
重刮是針對骨關節軟組織疼痛性疾病而採用的一種治療方法。刮痧時,刮痧板接觸皮膚面積小,移動速度快,或下壓刮痧力量大,能承受為宜。本法適用於年輕健壯、健壯、後背脊柱兩側、骨性關節軟組織較豐滿者。
快刮
快刮法指每分鐘刮擦次數超過30次,力量有區別。刮力強,多用於強身健體者,主要刮刮背部、下肢或其他明顯疼痛的部位;刮力輕、快,多用於體質虛弱或全身保健的人,多用刮擦背腰、胸腹部、下肢等部位,以舒服為主。
慢刮
慢刮法指每分鐘刮擦次數在30次以內,力量也是有區別的。對於體質較強的病人,主要是刮腹部、關節部位及一些明顯疼痛的部位;力量輕、速度慢,多用來給面部保健的病人,多用刮擦背腰部正中、胸部、下肢等部位,以沒有疼痛感為宜。
逆刮
逆刮是指刮痧方向與常規由裏向外、由上向下相反,即從下往上或從外向裏刮刮。下肢靜脈曲張、下肢浮腫或按常規方向刮痧效果不理想的部位可採用。逆刮法操作宜輕柔、溫和,從近心端處開始逆刮,逐漸延展至遠心端,目的是促進靜脈血液回流,減輕水腫或疼痛。
折彎法
刮痧是刮痧板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刮痧板的兩邊長的棱角、厚邊或薄邊,與皮膚接觸成45度角刮擦。該方法可用於大面積的刮擦,如腹部、背部、下肢等部位。其中,刮痧手法主要有直線刮法、摩擦法、梳刮法、點壓法、弧線刮法、按揉法、角刮法等。
常用的刮痧用具包括刮痧板和刮痧油。
刮痧板
牛角刮痧板:牛角材質的刮痧板是民間為傳統的材質。主要就是水牛角、牦牛角、綿羊角等。其中為使用廣泛的就是水牛角。它的硬度適中,而且能夠獲得比較好的清熱解毒、涼血化瘀的功效。
玉石刮痧板:玉石中有著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能夠幫助我們鎮靜安神以及健身袪病、滋陰清熱的功效。而且玉石這種刮痧板還不會對於人體産生副作用。
砭石刮痧板:砭石刮痧板這種材質比較容易攜帶,也是為常見的保健材質刮痧板。
蜜蠟刮痧板:蜜蠟的材質是屬於琥珀的一個種類,這種材質的刮痧板容易吸收,刮痧的效果為明顯。
刮痧油
液體類:主要有涼開水、植物油(如芝麻油、茶籽油、菜籽油、豆油、花生油、橄欖油)、藥油(如紅花油、跌打損傷油、風濕油)等。不僅可防止刮痧板劃傷皮膚,還可起到滋潤皮膚、開泄毛孔,活血行氣的作用。另外,還可以選用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等作用的中草藥,煎成藥液,根據病情選用。刮痧油宜避火使用和保存;皮膚過敏者禁用,外傷、潰瘍、瘢痕、惡性腫瘤局部禁用。
乳膏類:選用質地細膩的膏狀物質,如凡士林、潤膚霜、蛇油、扶他林乳膏等。亦可將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芳香開竅等作用的中藥提取物製備成乳膏劑使用。避光,陰涼乾燥處保存;宜根據病情需要選擇適當的刮痧介質,如扶他林乳膏有鎮痛、抗炎作用,用於風濕性關節疾病療效較好。
1、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全身浮腫者禁刮。因為刮痧會使人皮下充血,促進血液迴圈,這會增加心肺、肝腎的負擔,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2、孕婦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否則會引起流産。婦女的乳頭禁刮;小兒囟門未合者禁刮。
3、凡體表有癤腫、破潰、瘡癰、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塊處禁止刮痧,否則會導致創口的感染和擴散。
4、急性扭傷、創傷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因為刮痧會加重傷口處的出血。
5、接觸性皮膚病傳染者忌用刮痧,因為這會將疾病傳染給他人。
6、有出血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嚴重貧血、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患者不要刮痧,因為這類患者在刮痧時所産生的皮下出血不易被吸收。
7、過度饑飽、過度疲勞以及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積刮痧,否則會出現虛脫的情況。
8、眼睛、口唇、舌體、耳孔、鼻孔、乳頭、肚臍等部位禁止刮痧,因為刮痧會使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復。
9、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痧法,因為刮痧會刺激這類患者發病。
1、刮痧時應避風和注意保暖:室溫較低時應儘量減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溫時不可在電扇處或有對流風處刮痧。因刮痧時皮膚汗孔開泄,如遇風寒之邪,邪氣可通過開泄的毛孔直接人裏,不但影響刮沁的療效,還會因感受風寒引發新的疾病。
2、治療刮痧後飲熱水一杯:治療刮痧使汁孔汗泄,邪氣外排,要消耗部分體內的津液,刮痧後飲熱水一杯,個但可以補充消耗部分,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加速代謝産物的排出。
3、刮痧後洗浴的時間:治療刮痧後,為避免風寒之邪侵襲,須侍皮膚毛孔閉合恢復原狀後,方可洗浴,一般約3小時左右。但在洗浴過程中,水漬未幹時,可以刮痧。因洗浴時毛孔微微開泄,此時刮痧用時少,效果顯著,但應注意保暖。
4、糖尿病及下肢靜脈曲張者刮拭方法:糖尿病患者皮膚抵抗力減低,血管脆性增加,不宜用瀉刮法。下肢靜脈曲張局部及下肢浮腫者,宜用補刮法或平刮法從肢體末端向近端刮拭以促進血液迴圈。
5、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銅錢、塑膠晶、瓷器、紅花油等)。
6、頭部、面部不必抹油,保健刮痧可以隔著衣服刮拭;治病出痧,必須使用專門的刮痧油。
7、刮完一次,務必在痧退以後再在同一部位刮痧,平時可以用輕手法補刮,促進微迴圈,以加強退痧作用。
8、刮痧時,有時會有少許毛細血管出血,滲到附近組織,然後再行吸收,這是增加抵抗力的一種方法,屬於正常情況。
9、刮痧不必非要出痧,出痧是體內有毒素的外在表現,如果身體健康,即使用大力刮痧,也不會出痧,反之即使手法不重,出痧也很明顯。
10、保健刮痧,不必抹油,不必刮出痧來,從頭到腳每個部位、每條經脈,都按順序柔和地刮拭數次,每天3-10分鐘,就自然地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功效了。
(資料綜合百度百科、醫學百科、99健康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