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中美兩國元首會晤後台海局勢的可能演變(台海觀潮)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台海觀潮      2022-11-16 10:45:54

301907 (1)

  

  作者 唐永紅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美兩國元首于11月14日下午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就中美關係中的戰略性問題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坦誠深入交換了看法。誠如外交部長王毅所指出的,本次會晤是中美元首三年來首次面對面會晤,是拜登總統執政後兩位領導人首次面對面會晤,也是中美各自完成今年國內重大議程後兩國最高領導人的首次互動。

  中美兩國是當今世界的兩個超級大國,對國際政治經濟格局與國際秩序的演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而當前的中美關係卻因美國對華戰略近年來從和平演變轉向遏制打壓而面臨嚴重困難局面,處於何去何從的關鍵節點。加之,美國對臺政策服務於對華戰略,近年來企圖“以臺制華”的反華勢力與企圖“依美謀獨”“台獨”勢力不斷強化的勾結行徑,已經使得台海風高浪急,出現驚濤駭浪的風險正在日益升高之中。因此,本次會晤自然更是為國際社會與海峽兩岸所廣泛且深切關注。

  綜觀有關報道,台灣問題顯然乃是中美元首本次會晤重中之重的議題。在本次會晤當中,習近平主席向拜登總統介紹了過去幾百年來台灣被外部勢力殖民和侵略的歷史,強調中國反對“台獨”、維護領土完整,就是要守護住祖祖輩輩屬於中國的土地。任何人想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都違背中國的民族大義,中國人民必將同仇敵愾,絕不會答應。

  習近平主席指出,中方將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如果出現《反分裂國家法》規定的三種嚴重情況,中方必將依法行事。中國是最希望台海和平穩定的,而“台獨”同台海和平穩定水火不容,要想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就應當堅決反對和遏阻“台獨”。

  習近平主席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美國不能也不應逾越的紅線。中方要求美方言行一致,恪守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履行“不支援‘台獨’”的承諾,停止虛化掏空一中政策,約束制止“台獨”分裂言行,不要讓局勢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拜登總統表示,美方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援“台獨”,不支援“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不尋求把台灣問題作為工具遏制中國,希望看到台海和平穩定。

  顯然,在本次會晤中,中美領導人都強調希望台海和平穩定。這一共識與訴求表明中美雙方都從近年來台海的風高浪急中看到了台海出現驚濤駭浪的可能性;而基於各自的戰略目的與策略考慮,中美雙方都認識到維護台海和平穩定至少在當前是需要的。由此可以預期,在接下來的一段時期,台海大概率不會出現驚濤駭浪。但也必須指出的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期,台海風高浪急也不會停止;而從更長遠的角度觀察,台海出現驚濤駭浪的風險不僅仍然存在,而且是大概率事件。

  實際上,本次由美方提議的會晤,以及會晤中拜登的種種新表態,看似在調整美國先前對華冷戰策略,實質上是拜登政府在面臨內憂外患情景下的策略考慮,是基於最新國際國內政治、經濟、軍事形勢的快速變化的反應。國際上俄烏局勢演變中核戰風險在持續升高,國內經濟及通脹壓力居高不下,中期選舉失去眾議院導致總統跛腳。而且,在即將來臨的下任總統選舉中,很可能將面臨主張美國應緩和與俄羅斯關係的特朗普和共和黨的倒追威脅。在諸多考量下,拜登政府不得不尋求來自中國的支援。

  然而,美國的霸道文化及“你強大對我就是不利”的認知理念並沒有改變,遏制打壓中國崛起已經成為不分黨派的美國共識,由此中美之間的結構性矛盾在美國看來依然難以調和,中美之間的戰略競爭不得出結果不會停止,美國反華勢力勾結“台獨”勢力打“台灣牌”妄圖“以臺制華”的行徑也不會停止。何況美國“反華友臺”勢力在這次中期選舉中又獲得了較大發展。

  可以預期,隨著美國遲早爬出國際國內泥潭,完成拉幫結派佈局、武裝台灣到位,為達成遏制中國崛起的目的而主動挑起台海戰爭,將會是美國的大概率的選擇。由此觀之,拜登政府數次主動發起的中美對話,很可能是一種戰略忽悠與欺騙。這或許可以解釋美國的對華言行為什麼總是在説一套而做一套。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