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唐永紅:臺美供應鏈調整違逆經濟規律與條件

唐永紅

唐永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台辦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商務部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理事、全國台灣研究會理事、國家發改委暨國台辦兩岸産業合作研究諮詢小組特約專家、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管委會顧問、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兩岸共同家園研究院顧問、《台灣研究集刊》編委會委員。

 唐永紅 (2)

唐永紅 (資料圖)

  作者 唐永紅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據科技部落格(ExtremeTech)2022年11月18日報道,為解決美國晶片約60%進口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困境,蘋果公司將與全球最大晶片代工企業臺積電合作,讓臺積電在美國本土為其生産晶片。事實上,臺積電早在2020年5月就宣佈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如今當地廠房已經部分完工。台灣最新一期《商業週刊》封面故事的主題就是首批臺積電員工攜家帶眷搬遷飛赴美國鳳凰城。據傳,未來台積電還將會包機運送超過千名台灣工程師到亞利桑那州。

  事實上,蘋果公司從2018年起就開始重構其全球供應鏈,這一進程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放緩。在此期間,蘋果公司供應鏈對中國的依賴更加凸顯。不過,隨著全球疫情發展形勢的演變,蘋果公司正在重拾分散供應鏈的想法。美國之外,歐洲也是蘋果公示分散晶片供應鏈風險的選擇地。據傳,臺積電因此也正與德國政府洽談,可能在德國投資設廠。

  除了晶片之外,據路透社報道,目前至少有富士康、和碩與緯創3家台灣電子代工企業作為蘋果公司的全球供應商已在印度組裝iPhone。知情印度政府官員表示,富士康將在印度增資擴産,計劃在兩年內將印度iPhone工廠的員工人數增加5.3萬名,從而將印度南部工廠的員工人數增加至7萬人。

  根據美國媒體的報道,在蘋果公司的大型供貨商名單上,2017年只有18家位於印度與越南,2021年增加至37家。先前蘋果只會在印度生産舊款iPhone,2022年9月則開始生産最新的iPhone 14。和碩成為繼富士康之後第二家在印度生産iPhone14的蘋果公示的供應商。據傳,蘋果很快就會開始在越南生産MacBook筆電。

  眾所週知,出於國際地緣政治、增加國內就業等因素的考慮,美國近年來試圖促使甚至迫使境外的製造業,特別是高端製造業,重新在美國發展。蘋果公司響應美國政府的要求,也企圖獲得美國政府的租稅優惠,試圖把它在美國境外的一些加工製造環節重新佈局,包括轉移回美國,或者去印度、越南等發展中經濟體,以及去德國、日本、南韓等發達經濟體建廠生産。

  事實上,蘋果公司至今的供應鏈一直高度集中在以中國為核心的東北亞地區,因為該地區的産業配套能力較強、生産效率較高、製造成本較低。現在,蘋果公司對其供應鏈進行的重新安排,顯然是在打破基於比較優勢而形成的國際分工格局,打破全球資源優化配置下所形成的産業鏈,顯然有違經濟規律與經濟條件。

  眾所週知,印度、越南等發展中經濟體在基礎設施、産業配套和人工素質等方面無法與中國大陸相比。而美國、德國、日本、南韓等發達經濟體在人力成本、物流速度和政府支援政策等方面相較于中國大陸沒有優勢。蘋果公司若違逆經濟規律與條件去打破既有産業鏈,去重構新的供應鏈,必將面臨高成本、低效率的風險,很可能會失去其市場競爭優勢。

  在美國的壓力及誘感下,臺積電正在加快在美國投資設廠。這也顯然有違經濟規律與經濟條件,並將會給臺積電帶來諸多危害。首先,在美國的臺積電將面臨當地較高的生産成本而失去産品成本優勢。其次,美國當地的企業文化、工會制度會影響到在美國的臺積電的生産效率與彈性,從而較難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再者,為了支援在美國的建廠生産,台灣島內的臺積電的許多人才與資本正在被迫轉移去美國,這一定程度上會衝擊到台灣島內的臺積電的研發、生産與管理的水準。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臺積電或主動或被動地響應美國政府的地緣政治動機及遏制中國大陸之要求,不出售高端晶片給中國大陸的有關企業,或遲或早將會失去中國大陸的規模巨大的市場需求;而不在中國大陸投資生産高端晶片,又會失去中國大陸的具有生産效率與彈性以及成本優勢的生産要素的支撐。

  面對強勢美國的無理要求,有求於美國的處於弱勢地位的台灣民進黨當局,一方面不得不遵照美國的要求執行;另一方面,正在通過被稱為“臺版晶片法”的“産業創新條例”,試圖通過稅收優惠等政策來促進島內企業進行前瞻技術創新、搶佔國際供應鏈的關鍵地位。

  這看起來是希望進一步強化所謂的“護臺神山”,甚至打造出“護臺群山”,發展出更多的優勢産業。但實際操作中因“産業創新條例”主要針對“前瞻研發”及“先進製程設備”抵減所得稅的種種規定,將基本上是進一步大力扶持半導體産業發展。民進黨當局顯然企圖通過加大半導體供應鏈在美國心目中的分量來求得美國願意保護台灣的安全。

  但必須指出的是,民進黨當局如此做法于台灣安全而言根本無濟於事。眾所週知,台灣安全的根本在於台海和平;而台海和平的根本在於“九二共識”。而民進黨當局孤注一擲地集中發展半導體産業,將會讓台灣産業進一步走向單一化,從而讓台灣經濟體發生所謂的“荷蘭病”。台灣産業如果繼續長期一枝獨秀,發展進一步不均衡,必將會加速台灣經濟社會發展的M型化,進一步拉大島內貧富差距,從而觸發更多的社會矛盾。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華夏經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