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灣宜蘭縣五結鄉種鴨場及台南四草濕地野鴨排遺檢出新型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其中宜蘭種鴨場更是全臺首例爆發H5N1的家禽場。台灣地區農業部門表示,現有水禽舍多為開放式,很難和野鳥、候鳥區隔,預計明年會和台當局行政機構申請經費執行禽捨得改善。
為因應H5N1疫情,種鴨場已由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執行3周齡至104周齡種鴨計5010隻撲殺銷毀作業,並督導業者完成場區清潔及消毒工作;濕地野鴨部分,由台南市動物防疫保護處執行區域環境消毒及周邊禽場監測。2022年迄今,確診及撲殺禽流感禽場案例計27例(陸禽21場、鴨4場、鵝2場)。
根據防檢局統計,此次種鴨及野鴨案例其病毒均為2.3.4.4b分支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但兩者之血球凝集素(HA)基因片段序列相似度僅97.8%,親緣分析亦顯示病毒核酸序列分別相近於2021至2022年2.3.4.4b分支下的兩病毒群,初步判定宜蘭種鴨與台南四草野鴨檢出H5N1病毒為2獨立事件,並無分子流行病學關聯。
台灣地區農業部門副主委黃金城解釋,和現有H5N2不同的是,H5N2在鴨子身上通常不太會有症狀,但鴨子在感染H5N1後也會有明顯症狀與死亡,而只要是高病源性情流感,對雞的致病力都很強。
黃金城説,現在針對宜蘭、花蓮、西海岸的禽場都有做監測,至於可能傳播的途徑,推測是候鳥夏天在西伯利亞都混在一起,秋冬遷徙時將禽流感帶進過冬的地域,至於如何傳進種鴨場,一來是候鳥直接接觸到種鴨場,二來是候鳥在水塘排遺,結果白鷺鷥、麻雀等被感染後又到養鴨場所致,而目前島內的措施只有撲殺一途。
黃金城説,島內的禽舍很多還是開放式養殖,很難做到與野鳥、水禽阻隔,除非都是室內密閉式養殖才有可能,明年度台灣地區農業部門將和臺行政機構申請經費執行禽舍得改善,但大多水禽養殖業者都不願意把禽鳥關在室內,這是要積極溝通的部分。(來源:台灣“中時新聞網”)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