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廖家興提供
【華夏經緯網報道】今年29歲的廖家興,來自台灣新竹,祖籍江西贛州,目前正在成都市從事幼教老師培訓工作。從小在眷村長大的他,接觸過很多來自大陸的長輩。小時候,他常聽眷長輩們聊天,大陸不同省份的鄉音讓他印象最為深刻,雖然當時聽不太懂,卻感受很溫暖,同時也對大陸有了初步了解和朦朧的印象。
【川台兩地結緣,“成都女婿”上線】
廖家興向我們分享了與成都結緣的原因。讀大學期間,廖家興與學校教師團隊共同赴河北省滄州市獻縣的鄉村學校支教,那是他初次登陸,當地村民的友善態度讓他加深了對大陸的情感與印象。直到大學畢業,他每年暑假都會去獻縣兩個月;讀研期間也多次參加母校舉辦的兩岸交流活動、教育論壇等活動…通過交往,廖家興意識到 “兩岸血濃于水”的事實。
另一個緣便是他的太太。2016年,廖家興在台灣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讀研,結識了一位來當交換生的成都姑娘,因為太太的緣故,也對成都産生了興趣。2017年廖家興研究生畢業後,在台灣、香港和重慶都工作過,最後在2018年2月,廖家興終於落地太太的家鄉成都,如今已深根在“天府之國”創業,身為“成都女婿”的他,也希望能儘自己的力量,為兩岸交流、為川台兩地做些有意義的事。
圖片/廖家興提供
在學校學習幼教研究的廖家興,將事業放在了兩岸幼兒教育交流及師資培訓上。“在台灣時,我曾多次參加兩岸教育教學交流活動,發現兩岸幼教領域存在差異,因此有了創業的想法,也清楚了自身的定位。”廖家興提倡以教師為本、個性化發展、差異性成長的思路方向,專注于提高幼教教師綜合能力與素質為最終目標。
【用匠心守望初心,做兩岸幼師教育的“點燈者”】
圖片/廖家興提供
來大陸這五年期間,廖家興培訓和考察的幼兒園遍佈各省,他認為雖有諸多原因影響幼兒教師在教學上能力的不足,但最根本原因在於幼教老師在幼兒園缺乏專業培訓,能力無渠道提升。
因此2018年,廖家興開始進入到培訓的幼兒園,協助幼兒園建立教研團隊,以提高教師整體綜合能力與素質為最終目標,提倡幼兒園重視專業培訓,推動教師專業化,加強隊伍的執行力,這些都能全面性提升教師專業性。
廖家興在成都組織成立的台灣講師團,已服務於全國各地需要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幼兒園,合作最久的幼兒園有成都、北京、哈爾濱、瀋陽、大連、佳木斯、蘭州、青海等地。
圖片/廖家興提供
2021年,廖家興擔任中國香港幼兒教育家協會理事,與好友在成都共同成立了斑可教育公司,與德國福祿貝爾協會、德國國家館為官方獨家合作夥伴,並以新都巴德福祿貝爾概念園為教育教學實踐基地,組建教研團隊繼續開發優質教育課程,培訓更多幼兒園老師。
此外,廖家興也特別重視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2022年他擔任了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家庭文化教育委員會北方執行辦公室副主任,執行哈爾濱、瀋陽、大連、佳木斯等地的教育工作。同年九月也委聘擔任台灣傑出青年協會四川分會會長,繼續助力兩岸教育事業推展,搭建教師學習平臺與建立兩岸雙師教學系統。
圖片/廖家興提供
廖家興給自己的定位是一名“點燈人”,他認為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終日而思不如須臾所學,“以點亮更多的老師為使命,而老師傳遞手中的燭火,繼續點亮我們的下一代,在點亮我們的下一代之前,最優先點亮的是我們的老師。”
因此,廖家興透露,自己想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用匠心去守望初心”,繼續推動兩岸幼師教育的交流,讓兩岸更多的幼師了解健康積極的教育精神與理念,未來也會帶動更多相關行業的台青來大陸發展。(完)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