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被政治操控的臺積電|“民主晶片”不過是民進黨胡亂安名罷了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台海觀潮      2022-11-25 18:20:40

微信圖片_20221118115922

  作者 任我行 台灣特約評論員

  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日前接受日經新聞訪問時,呼籲要打造“民主晶片”生態係。吳釗燮之意,大約是呼應美國盼與日本、南韓以及台灣共組“Chip 4”來一同對抗中國大陸半導體産業的崛起,姑且暫不論“Chip 4”能否成功 “抱團”,但晶片(晶片)是幫助人類邁向幸福與進步的科技産品,在晶片之前刻意冠上“民主”二字,難不成還有“不民主”的晶片?由“台獨”政客所創的名詞總是沾染了無謂的意識形態,實在令人遺憾。

  美國政府一年前就提出建立晶片聯盟構想(Chip 4),提供美、日、韓與台灣地區當局及半導體業者溝通平臺,加強合作提升半導體産業供應鏈安全、人力發展及技術研發。但一年後的今天,除了台灣地區因為一直緊抱美國人的大腿,與美國政府一搭一唱,日本與南韓恐怕皆有所保留,不如説,所謂的Chip 4,其實是貌合神離及各自心懷鬼胎的組合,各家都有自己的小算計。

  發起組團的美國,其目的就是要拉攏日本、南韓與台灣地區,組成一個對抗中國的前緣,中美對抗從早年的軍事對峙,延伸到産業供應鏈的對抗,如今則直接從源頭最關鍵的晶片下手,美國的目的就是要360度的封殺中國;接下來的20年,世界將呈現兩個系統的對抗與競爭,中、美兩強都積極拉人站隊。

  而日、韓與台灣地區是否都甘願當美國的小老弟呢?這恐怕就很難説了。首先是日本與南韓之間因領土爭議以及歷史問題,長期是對抗的。自2019年起至今,日本對南韓半導體業實施化學品出口管制,且兩國長年對立關係恐怕阻礙聯盟發展。就算日、韓兩國在美國的脅迫下半推半就的合作,這樣的聯盟也是鬆散的。

  其次,美國日前通過晶片法,將以520億美元補貼國內半導體生産,但交換條件是十年內不得投資中國,也不得對既有在中國的生産基地擴産。儘管南韓的三星與SK海力士雖然獲得美國補助,但卻要受到十年內限制投資大陸的束縛。而三星西安廠不僅對三星集團相當重要,更是全球NAND晶片生産重鎮,是三星集團旗下最先進的NAND生産據點,三星若要取得赴美設廠補貼,就要犧牲已在中國大陸的投資,一旦該廠十年無法升級設備擴充,恐將落後主流製程幾個世代,這意味三星西安廠將淪為毫無生産競爭力的無效産能,南韓豈會容許自己加入這樣損人不利己的“Chip 4”聯盟。

  此外,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自曝自己以一通電話,就搶走原本打算赴南韓投資50億美元的臺廠環球晶;美國人一面和南韓稱兄道弟的要組“Chip 4 ”同盟,背地裏卻大挖人家墻角,傲氣的南韓人恐怕不會真心加入這樣的聯盟。

  剩下就只剩台灣會亦步亦趨的緊跟美國的腳步,甘願做美國人的馬前卒。因為民進黨得100%聽命于美國,才能謀劃其政治上的野心;也因而,即使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已多次警告,美國不是有效、好的晶片生産基地,但臺積電仍因政治淩駕於專業,做出投資120億美元赴美國亞歷桑納州設廠的決策,並即將於2024年量産。但這項投資會否成為臺積電財報獲利表現的累贅,或許從臺積電近期股價直直落就可見一斑;臺積市值已從今年初突破16兆美元,股價急跌至只剩11.8兆美元了。

  由此可知,晶片産業鏈裏根本沒有所謂的“Chip 4”,更不可能有所謂的 “民主晶片”,有的只是強國謀算政治利益,以及美國的霸權國家主義。至於吳釗燮所謂的“晶片業必須納入民主的構想與元素,並且參與屬於民主聯盟的供應鏈生態係。”那也只是“台獨”政客的一面之詞。“民主”一詞説得冠冕堂皇,實則只有美國利益、美國優先,台獨政客及其個人政治利益,反而讓台灣淪為美國的禁臠。

  諷刺的還有,民進黨之流高舉著“民主晶片 ”的大旗,並宣揚台灣民主供應鏈的成績,帶來成績斐然的經濟成長。據台灣海關統計,台灣地區今年前八月的出超仍有356.8億美元,表現優於類似經濟體的南韓,南韓今年前八月己轉為入超251.1億美元,出口表現堪憂。

  但台灣得意洋洋的炫耀前八月出超356.8億美元,卻是得益於對中國大陸及香港特區出超682.1億美元的強力支撐,否則對日本、澳洲、沙國及歐洲的入超,恐讓台灣地區今年出口成績很難看。而能有這麼大量的出超,主要就是靠積體電路(即晶片)出口;如果,晶片真是“民主的”,民進黨敢直接明令禁止晶片出口到中國大陸、香港特區嗎?如果辦不到,就別擅自幫晶片胡亂冠名;要知道,發明“晶片 ”的初衷,就是利用先進科技增進人類福祉而已,切勿徒增政治色彩。(作者 任我行 台灣特約評論員)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