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12月1日火星過近地點,公眾可賞近兩年來視直徑最大火星

華夏經緯網 > 文化 > 文明探源      2022-11-29 10:51:06

  新華社天津11月29日電(記者周潤健)北京時間12月1日10時,火星將運作至本次會合週期內最接近地球的地點。天文科普專家表示,這意味著我國公眾可以欣賞到近兩年來視直徑最大的火星。當晚,微微泛紅的火星將如一顆紅寶石鑲嵌在天幕之上,熠熠生輝,引人注目。

  火星是地球公轉軌道外的第一顆行星,因其表面土壤富含氧化鐵而呈現出橘紅色。火星亮度最高可達-2.9等,但在大部分時間裏比木星暗。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火星一直是人類嚮往的目的地之一。

  天津市科普作家協會理事、北京天文學會會員劉東宇介紹,火星大約每隔兩年又兩個月就會過一次近地點,這跟火星與地球平均約780天的會合週期,也就是火星兩次衝日的間隔時間差不多。當地球和火星運作到太陽的同一側,並差不多排列在一條直線時,稱為火星衝日。但由於火星與地球的公轉軌道皆為橢圓形,且不共面,再結合其他複雜的運動關係,就造成了火星視運動的兩個特點:一是火星衝日與火星過近地點這兩個日期並非完全重合。通常情況是,火星過近地點日期可能比衝日日期提前幾天或推遲幾天。這一次火星過近地點日期就比衝日日期提前了7天。

  二是火星每次過近地點時,與地球的距離都有很大差別。火星過近地點距離地球最近時不足6000萬千米,最遠時可達1億千米以上,這也是影響火星衝日前後亮度的主要因素。這一次火星過近地點距離地球約8150萬千米,亮度約-1.8等,是21世紀47次火星過近地點當中,亮度表現中等的一次。

  “這一次過近地點時,火星的視直徑約為17.2角秒,看起來雖然比平時大一些,但實際上仍舊很小,大約相當於我們在228米外觀察第五套人民幣中一角硬幣的大小。因此,想要看到或看清火星表面的細節,一定要借助天文望遠鏡。”劉東宇説。



  責任編輯:虞鷹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