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中華文化

2022年文化年終策劃之文化新政策

2022年,我國文化領域出臺了一系列的新政策,針對考古工作、古籍工作、黃河文物保護和電視劇發展進行規劃,重拳整治網路直播、短視頻領域亂象,加強演出及演出經紀人員的管理,進一步規範明星廣告代言活動和網路主播行為,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文物建築保護。

《“十四五”考古工作專項規劃》

《“十四五”考古工作專項規劃》1

石窟寺野外調查和保護工作。(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4月22日,國家文物局組織編制的《“十四五”考古工作專項規劃》全文發佈。這是國家文物局首次針對考古工作編制的專項規劃,明確到2035年,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基本建成。聚焦解決重大歷史問題、事業高品質發展和讓文物活起來,專項規劃提出了深化重大考古研究等7個方面的主要任務,並提出啟動中國考古讀本編寫工程、積極培育高品質考古類文化産品、舉辦重要考古發現成果系列展覽,建設集資料存儲、考古研究、科技分析、保護修復、成果展示于一體的中華文明文物基因庫。>>>進入策劃

《2021—2035年國家古籍工作規劃》

《2021—2035年國家古籍工作規劃》

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手稿真跡。應妮 攝(來源:中新網)

  近日,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印發《2021—2035年國家古籍工作規劃》,對全國古籍工作重點方向、重點任務和重點工程項目作出規劃部署。至2035年,古籍工作體制機制更加完善,以重大工程為引領,加強古籍工作全局性謀劃,重點實施 《永樂大典》、敦煌文獻系統性保護整理出版工程等。>>>【進入策劃

《“十四五”中國電視劇發展規劃》

《“十四五”中國電視劇發展規劃》

國家廣電總局網站截圖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消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日前印發《“十四五”中國電視劇發展規劃》,其中提出,持續優化市場環境。健全事前事中事後全鏈條全流程監管機制,嚴肅處理有偷逃稅、“陰陽合同”、“天價片酬”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演員和相關機構,禁止違法失德藝人通過電視劇發聲出鏡。規範電視劇行業經紀人、經紀公司等市場主體管理。創新監管手段和機制,推進監管能力現代化,優化市場服務,加強電視劇市場資訊供給和創作經營活動指導,開展創作生産告知承諾工作。加強市場文化建設,推動電視劇企業弘揚企業家精神,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詳文

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

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

“長江口二號”古船部分出水文物(資料照片)。新華社發(上海市文物局供圖)

  2022年4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正式施行。相比1989年發佈實施的條例,它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水下文物保護工作的特殊性,有針對性地完善有關制度措施,解決水下文物保護實踐中的突出問題,並做到了和文物保護法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銜接。>>>【進入策劃

《黃河文物保護利用規劃》

《黃河文物保護利用規劃》

規劃範圍。(來源:國家文物局)

  7月18日,國家文物局、文化和旅遊部、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聯合印發《黃河文物保護利用規劃》,重點闡明瞭對黃河流域文物保護工作的未來部署。《規劃》分為八個章節,包括規劃背景、總體思路、加強黃河文物資源調查、推進黃河文物全面研究、實施黃河文物系統保護、創新黃河文物展示利用、推動黃河文化走出去、組織實施保障。《規劃》首次將黃河流域作為規劃對象,備受文物行業和社會關注。>>>詳文

《關於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

《關於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

古籍修復師尹光華正在修復古籍。于晶 攝(來源:中新網)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國寶貴的文化遺産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對賡續中華文脈、弘揚民族精神、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古籍事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詳文

演出經紀人員管理

《演出經紀人員管理辦法》

網頁截圖

  修訂後的《演出經紀人員管理辦法》從3月1日起開始正式實施。《管理辦法》明確對演出經紀人員實行職業資格認定制度,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和台灣地區居民參加演出經紀人員資格認定考試,適用該辦法。《管理辦法》還規定由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結合演出經紀活動特點,制定演出經紀人員分級、分類管理細則,促進行業規範發展。>>>【詳文】 

  10月,文化和旅遊部出臺《演出經紀人員資格證管理規定(試行)》和《演出經紀人員繼續教育實施意見》,旨在加強演出經紀人員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演出經紀人員的管理和服務水準。《演出經紀人員資格證管理規定(試行)》主要明確了資格證的組織管理和資格證的申領、變更、補發及登出規定和辦理流程。《演出經紀人員繼續教育實施意見》從總體要求、組織管理、教育內容、監督落實等方面提出具體實施意見。>>>詳文

整治網路直播、短視頻領域亂象

重拳打擊網路直播、短視頻領域亂象

央視新聞視頻截圖

  今年4月以來,中央網信辦會同相關部門開展為期三個月的“清朗·整治網路直播、短視頻領域亂象”專項行動,集中整治“色、醜、怪、假、俗、賭”等違法違規內容呈現亂象,從嚴整治功能失范、“網紅亂象”、打賞失度、違規營利、惡意行銷等突出問題。專項行動期間,各直播、短視頻平臺積極開展自查自糾,針對問題全面深入整改,依法依約主動處置處罰違規行為。>>>【詳文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文物建築保護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文物建築保護

智珠寺內畫廊的資料圖。鐘欣 攝(來源:中新網)

  國家文物局印發了《關於鼓勵和支援社會力量參與文物建築保護利用的意見》,鼓勵和支援社會力量參與文物建築保護利用,推動文物事業高品質發展。《意見》指出,社會力量可通過社會公益基金、全額出資、與政府合作等方式,按照《文物建築開放導則(試行)》要求,利用文物建築開設博物館、陳列館、藝術館、農村書屋、鄉土文化館和專題文化活動中心等公共文化場所。>>>詳文

加強網路視聽節目平臺遊戲直播管理

加強網路視聽節目平臺遊戲直播管理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截圖

  國家廣電總局網路視聽節目管理司、中宣部出版局日前發佈通知,加強網路視聽節目平臺遊戲直播管理,嚴禁違法失德人員利用直播發聲出鏡。按照通知,網路直播平臺在主播和嘉賓選用上要嚴格把關,堅持把政治素養、道德品行、藝術水準、社會評價作為選用標準。對政治立場不正確、違反法律法規、違背公序良俗的失德失范人員堅決不用。通知指出,網路影視劇、網路綜藝、網路直播、短視頻等各類網路視聽節目均不得直播未經主管部門批准的網路遊戲,不得通過直播間等形式為各類平臺的違規遊戲內容進行引流。>>>詳文

國産電視劇片頭統一標識

國産電視劇片頭統一標識

國産電視劇片頭統一標識。(圖源於網路)

  9月21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佈關於使用國産電視劇片頭統一標識的通知。通知稱,為適應新時代電視劇高品質發展需要,進一步提升電視劇製作規範化標準化水準,打造中國電視劇的標誌性文化符號,廣電總局決定自2022年9月21日起使用國産電視劇片頭統一標識。>>>【詳文

網路劇片發行許可證

網路劇片發行許可證

網路劇片發行許可證。(來源:光明日報)

  6月1日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式對網路劇片發放行政許可,包括網路劇、網路微短劇、網路電影、網路動畫片等多種內容的國産重點網路劇片上線播出時,將使用統一的“網標”。專家認為,新規為行業設置準入門檻,將加速推進網路影視創作步入精耕細作階段。>>>詳文

《網路主播行為規範》

《網路主播行為規範》

網路主播在直播間即興演奏,與網友互動。 中新網記者 李卿 攝(來源:中新網)

  為進一步規範網路主播從業行為,加強職業道德建設,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文化和旅遊部共同制定了《網路主播行為規範》。行為規範明確,網路主播在提供網路表演及視聽節目服務過程中不得出現“引誘未成年用戶‘打賞’或以虛假身份資訊‘打賞’”等31種行為。>>>詳文

加強民間收藏文物管理

民間收藏文物管理

2020年6月上海市民間收藏文物公益鑒定諮詢活動。(圖片來源:文匯客戶端)

  近日,國家文物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出臺《關於加強民間收藏文物管理 促進文物市場有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聚焦社會文物重點難點和改革發展問題,探索民間收藏文物保護利用和文物市場有序發展之路。>>>詳文

《演員聘用合同示範文本(試行)》

演員聘用合同範本

截圖。(來源: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

  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5月11日在其官方社交媒體平臺發佈《演員聘用合同示範文本(試行)》(下簡稱範本),範本使用説明中強調,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演員總片酬的70%。範本使用説明中還強調,各方應嚴格依照國家稅收法律法規履行依法納稅、代扣代繳義務等法定義務,演員本人應按有關規定做好自行申報納稅。>>>【詳文

進一步規範明星廣告代言活動

進一步規範明星廣告代言

漫畫。(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0月31日,市場監管總局會同中央網信辦、文化和旅遊部、廣電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電影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明星廣告代言活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自公佈之日起實施。《指導意見》構建起規範明星廣告代言活動的治理體系,為維護好明星代言領域清朗空間提供新的制度支撐。>>>詳文

《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修訂

《關於修改〈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決定》

圖片來源:央廣網

  5月,文化和旅遊部印發《關於修改〈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決定》,進一步深化演出市場“放管服”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此次《細則》修訂主要有四方面內容。新《細則》從嚴格準入、優化服務和發揮行業自律作用等方面加強演出經紀人員隊伍建設,為演出市場高品質發展提供重要支撐。>>>詳文

《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産保護條例》

《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産保護條例》

北京中軸線。鄧偉 攝(來源:新華社)

  《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産保護條例》自10月1日起施行。在這部地方法規中,整整用一個章節,明確了“傳承利用和公眾參與”的具體措施。從2011年北京市提出中軸線申遺,至今已有11年,北京以中軸線申遺為抓手,帶動老城整體保護,取得了“文物保護與文化惠民的雙贏”。>>>詳文

《上海市密室劇本殺內容管理暫行規定》

密室劇本殺管理

一名密室“指導員”在關注顧客是否需要協助。(來源:新華社)

  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1月13日正式發佈《上海市密室劇本殺內容管理暫行規定》,上海成為全國首個正式將密室劇本殺納入管理的城市。規定要求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內容自審制度,配備內容審核人員,實施相應的技術監管措施,對經營中使用的劇本、設置的場景、提供的服裝和道具等內容和活動進行自查與管理,保障內容和活動的合法性。>>>詳文

  編輯策劃:虞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