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英津 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國發院研究員
過去我們對國家統一的認識比較單一,一般僅指實現國家統一。但這樣的國家統一觀念已經不適應今天國家統一面對的新形勢,難以廣泛涵蓋其已有成就、面臨的各種複雜挑戰和所要完成的目標及任務。因此,需要提煉更具統攝性和解釋力的新概念,不僅使其涵蓋港澳台三者,還內含維護統一和實現統一兩方面的內容。因此,建議創新性闡釋國家統一的意涵,適時提出“總體國家統一觀”。
所謂總體國家統一觀是指包括實現國家統一和維護國家統一兩個方面內容的關涉國家統一的一整套觀念體系。與傳統的國家統一觀相比,“總體國家統一觀”突破了傳統國家統一僅指“實現國家統一”的意涵,而將其拓展到了“維護國家統一”的層面。在港澳台問題或議題上,我國既有實現國家統一的任務(台灣),也有鞏固和維護國家統一的任務(港澳);即便在台灣問題上,亦包括統一前實現統一和統一後維護統一的雙重任務。概括起來,提出總體國家統一觀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第一,總體國家統一觀是更具包容性和解釋力的概念。它既能夠將同質性的港澳台問題或議題統合起來,又能夠囊括它們特殊性基礎上採取不同工作策略的意涵。可以説,總體國家統一觀這一概念解決了長期以來缺乏一個概念將港澳台問題統合起來的困擾。多年來,我們黨的大會報告在論述港澳台部分時,通常將它們放在一起論述。這樣安排的原因是,港澳台問題具有某些共性,都是1949年以來在國家統一道路上需要逐一解決的問題。但是,三地也存在著差異,具體説來,港澳已經回歸,而台灣尚未與大陸統一,三地存在著統一前與統一後的差異。這就需要一個能夠將港澳台三地放置於同一個框架下來研究的概念。而新時代總體國家統一觀正是一個能夠統合港澳台問題或議題的上位概念。從時間上來講,它能涵蓋它能涵蓋時序先後不同的國家統一問題;從空間上來講,它能涵蓋已經回歸的港澳和尚未統一的台灣。
第二,提出總體國家統一觀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和發展。總體國家統一觀的核心要旨和內容是黨和政府對國家統一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和新時代國家統一實踐的進展為基礎的,是涵蓋內容廣泛的系統性的觀念體系。從邏輯關係上説,將國家統一的意涵創新性地闡釋為包括實現國家統一和維護國家統一兩方面內容,並在此基礎上提出總體國家統一觀,可為推動形成新時代的國家統一思想奠定理論基礎。因此,總體國家統一觀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時代探索國家統一過程中所形成的創新性理論成果,既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這一思想中的突出亮點。
第三,總體國家統一觀在事實上已經貫穿于新時代的國家統一實踐。在黨和政府的對臺文件中,儘管沒有直接使用“總體國家統一觀”這個概念,但其理念和精神卻滲透並貫穿其中。譬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的講話中,號召探索“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時指出:“既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又有利於統一後台灣長治久安。”再如,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論述,亦是從實現和維護國家統一兩個角度來談的。新時代的總體國家統一理論突破了傳統國家統一僅指實現國家統一的意涵,而將其拓展到了維護國家統一的層面。
第四,提出總體國家統一觀有助於新時代國家統一理論的發展創新。過去,黨和政府文件中的國家統一論述多偏重強調維護國家主權,而現在的國家統一論述則著眼于維護國家整體利益,不僅強調主權,而且同時強調安全、發展利益。例如,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統一後,台灣同胞……”。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三者既相互區別,又相互交叉,習近平總書記創新性地將國家統一問題從主權範疇拓展到安全、發展利益的範疇,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國家統一的內涵和外延。總體國家統一觀與現行的總體國家安全觀二者相互配套、相互銜接、相互內嵌,由總體國家統一觀新拓展出來的某些國家統一內容,既屬於捍衛主權範疇,也屬於捍衛安全範疇。譬如,就反對“台獨”而言,既是為了維護國家主權,也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另外,傳統的國家統一理論側重如何實現國家統一,而基於總體國家統一觀的新時代國家統一理論不僅側重如何實現,而且側重統一後如何治理,這極大地拓展了國家統一理論創新的空間。因此説,總體國家統一觀有助於豐富、發展和創新根植于中國實踐土壤的國家統一理論。尤其把維護和鞏固國家統一的內容納入國家統一理論之中以後,近些年關於香港“一國兩制”實踐中理論創新,也就成為豐富和發展國家統一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五,總體國家統一觀體現了新時代的基本特徵,符合當代中國的國情和特點。具體説來,其一,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日益接近,影響我們解決台灣問題的因素日趨複雜而多元,致使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國際環境和島內局勢。在這種情勢下,如何應對挑戰,進而實現國家統一和民族偉大復興,成為我們新時代無法回避的問題。總體國家統一觀正是在這一複雜背景下契合新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觀念和理論體系。其二,相較于“一國兩制”、港澳台等概念,該概念更適合新時代的語境,既能夠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新時代的國家統一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在表述風格上相呼應,又能與它們在核心旨意上保持一脈相承性。其三,總體國家統一觀是與現行總體國家安全觀相配套的理論觀念體系,二者既相輔相成,又相互區別、互不替代。
第六,提出總體國家統一觀可為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提供更明確、更系統的理論指導。在國家統一目標日益接近之際,結合國際形勢和台海局勢的變化和特點,提出總體國家統一觀有助於進一步拓展對國家統一問題的研究和認識。總體國家統一觀要求在實現國家統一問題上須兼顧多重因素,既要重視實現國家統一,也要重視維護國家統一;既要重視政權統一,也要重視民心統一;既要重視統一問題,也要重視治理問題;既要重視促統問題,也要重視反“獨”問題;既要重視發展問題,也要重視穩定問題;既要重視自身治理,也要重視共同治理;既要重視影響統一的島內因素,又要重視影響統一的國際因素;等等。總體國家統一觀是指導我們在統一進程中防範和化解重大風險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它有助於塑造我們解決國家統一問題的系統思維和戰略視野,也只有以此為指導,才能深刻分析、精準把握國家統一形勢及走向,應對各種挑戰。
為適時提出新時代總體國家統一觀,我們須先行創新性闡釋國家統一意涵,亦即將國家統一的涵義由實現國家統一拓展為實現國家統一和維護國家統一兩個方面的內容。與此相對應,新時代總體國家統一觀係指包括實現國家統一和維護國家統一兩方面內容的觀念體系。按照總體國家統一觀的要求,我們解決台灣問題時,須將統一前如何實現國家統一與統一後如何維護國家統一結合起來,通盤考慮;在設計“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時,不僅要考慮統一方案本身,還要考慮到統一後的治理成本和效能。
總體國家統一觀是我們黨和政府在新時代探索和推進國家統一進程中所形成的重要理論成果,適時提出並全面呈現這一理論成果,必將對貫徹落實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及國家統一産生積極意義。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華夏經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