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民進黨應謹慎處置農漁産品暫停輸陸問題及其影響效應(台島夜話)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台島夜話      2022-12-13 14:17:38

台島夜話 藍紅版


  作者 柳金財 台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

  12月8日海關總署宣佈台灣99.9%的水産品及2199項食品、啤酒、高粱、飲料全部暫停進口。同時,台灣地區百家水産申請銷陸未獲核準,主要品項集中在魷魚、秋刀魚及午仔魚。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批評譴責大陸,再次以“突襲”方式,讓台灣水産品出口受到阻礙。民進黨當局批評大陸違反WTO的相關貿易規範,及世界貿易的通例。

  此次係第五波對台貿易暫停禁運,前四次分別是2021年3月,大陸宣佈暫停輸入臺鳳梨,同年9月20日起暫停輸入蓮霧、釋迦;2022年6月10日宣佈暫停輸陸石斑魚,同年8月3日再暫停輸入臺柑橘類水果、白帶魚、竹莢魚。民進黨當局並未針對大陸所提衛生檢疫問題,提出有效解決方案。

  首先,大陸澄清所謂“無預警禁止進口”説法,純屬刻意政治炒作。從大陸角度檢視之,為落實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規定,海關總署已于2021年4月發佈《《進口食品境外生産企業註冊管理規定》(海關總署第284號令),自2022年1月1日起實施。是項規定優化註冊程式,對不同類別境外生産企業實施分類管理,明確企業主體責任和所在地主管部門監管責任,利於保護消費者食品安全。從保護消費者食安及權益維護,上述註冊及分類管理機制有其必要性,並無針對性及差別待遇,所謂“無預警禁止進口”之批判並不符合實情。

  各國輸陸産品規定皆需要註冊,並無針對台灣。據臺“農委會”説法自2021年4月起,大陸規定全世界輸陸産品需經註冊,若未註冊即無法輸陸,各國輸陸産品規定皆需要註冊。經查台灣計800多件水産品暫停輸陸,其中100多件在2022年8月31日申請截止日前補件申請,其餘600多件則為原申請單位未申請或無意願或被廢證。

  其次,大陸處理台灣輸陸食品生産企業註冊,有給予緩衝申請期。大陸有關主管部門已通過既有聯繫渠道,向臺通報有關事項和要求,並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台灣輸大陸食品生産企業註冊。已按要求更新註冊資訊並審核通過的企業,一直對大陸保持正常出口。部分台灣輸大陸食品企業註冊資訊不完整,不符合大陸方面要求,有關主管部門暫未對這些企業給予註冊;並呼籲台灣食品企業儘快向有關主管部門提供符合要求的企業註冊資訊。

  2022年8月大陸通知在限期內補件,此時禁令早已實施八個月,大陸此項新規定本年1月1日生效,至12月8日宣佈禁止進口。然而,臺業者直至12月8日大陸公佈禁令,始知雖已送件卻沒通過,民進黨當局應仔細檢視其相關部門,對於輸陸企業註冊時間、程式及文件繳交、補件,究竟在何處環節出現問題,才是解決農漁産品暫停輸陸的關鍵核心。

  再者,民進黨運用財政補貼方式僅具短期效應,長期不利於台農漁産品競爭力。民進黨當局宣稱,對大陸違反國際貿易的做法,依管道申訴外,將對相關受害的業者,包括養殖、捕撈等水産業者在政策上減少受害,要為漁民的外銷通路打開更多市場。宣稱對相關內銷和如何保存、加工,在既有基礎做法再更精進,不讓相關業者受到損害。

  問題是,前四次暫停輸陸農漁産品,民進黨大多以官方財政補貼方式因應之;而尋求替代開發潛在市場其成效相當有限,難以對受影響業者減少損失,包括養殖、捕撈等水産業者,不易為漁民的外銷通路打開更多市場。尤其以財政補貼在商品交通運輸成本,無形中提高銷售成本,財政補貼方式處置僅具短期效應,長期則成為巨大財政負擔。

  最後,台灣社會預期心理産生,若民進黨未專注相關技術及衛生檢疫問題解決,將影響台灣農漁産品輸出。12月9日臺“農委會”召開“針對水産品輸中註冊暫停及因應措施説明”記者會,説明共178家業者受大陸海關總署網站8日公告暫停輸入影響;僅1家業者在6月底前獲准輸入。

  臺“農委會”預估影響經濟産值將達新台幣60多億元,例如2019到2021年平均出口量與出口值,魷魚3.6萬公噸、新台幣18.3億元,秋刀魚1.8萬公噸、4.4億元,午仔魚0.7萬公噸、6.8億元,鰹魚2.8萬公噸、8.4億元。這恐將形成一種“預期效應”,台灣民眾預知未來仍有農産品貿易因故被暫停輸陸,並可能擴及其他産業領域,這對臺經濟影響效應越來越增加。

  民進黨當局批評大陸違反世界貿易規範,指控大陸違反WTO的相關貿易規範及通例,這樣指控未必公允,從上述分析可以歸納,大陸要求企業産品輸陸需要註冊具有一致性、一體性,並非完全針對台灣;相關註冊有公佈告知及作業緩衝期,並非無預警式倉促草率行政作為。

  值得説明是,大陸宣佈暫停台灣農漁産品及食品輸陸,這種貿易暫停輸陸事件一再層出不窮,台灣不能僅以官方財政一再補助方式因應處置;固然開發海外市場分散大陸市場有經濟理性思考,但拓展海外市場誠數不易,難取得具體成效。財政補貼運輸成本方式,也將造成農漁産品對外銷售成本增加,尤其養殖漁業遭遇最大的困境是在物價上漲與外銷陷入困境,而物價上漲致飼料價錢一直飆升及又因大陸市場及管道萎縮,這將危及台農漁産品銷售大陸競爭力。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