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7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吳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準,支援平台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對中新財經表示,實際上,對平臺經濟的監管應該有一個比較合適的尺度,監管的目的是為了發展,要把握好這個尺度。
上海社科院綠色數字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易接受中新財經記者採訪時稱,過去平臺經濟從各個方面創造了新的就業、消費等各種場景,在新的形式下,還是要鼓勵他們繼續努力。
“另外,會議提出‘在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這無疑會加速平台企業出海,現在平台企業最大的問題就是國際化不夠。”李易稱,隨著國內人口紅利的消失,平台企業深化全球化佈局已經提上日程。
李易認為,平臺經濟對內有擴大就業,創造消費的作用,對外也要發揮出它們的作用。“在全球化過程中,數字經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我國全球化佈局的一部分。過去我國對網際網路企業保護得比較好,使他們缺乏真正的強手,現在要鼓勵它們走出去,和世界頂尖網際網路企業競爭,做大做強。”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對中新財經稱,這體現了中央認可了平台企業在經濟資源配置、供需配置方面的積極作用,也認為發展平臺經濟是提升經濟效率的有效方式。這將優化平台企業的政策環境,提高平台企業發展的支援力度,平台企業將迎來新的發展。
盤和林稱,在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監管方面,常態化監管將取代重點集中專項監管,未來監管將以明確的政策紅線,來規範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的發展,讓監管有法可依,讓數字企業、平台企業了解政策紅線,以合理、合法的方式發展壯大。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