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你知道嗎?火星雖然環境很惡劣,但也有四季變化!

華夏經緯網 > 文化 > 文明探源      2022-12-20 19:49:45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 上官雲)作為太陽系內的一顆類地行星,火星一直以來都頗受關注。隨著“研究發現火星曾有300米深海洋”登上熱搜,這顆星球再次吸引了天文愛好者的目光。

  不少人都對火星頗感興趣。也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火星上也有四季變化嗎?它的氣候環境是怎樣的?

資料圖:中國國家航太局6月29日公佈天問一號探測器近期拍攝的火星影像。圖為中分相機拍攝的水手大峽谷西部地貌影像,水手大峽谷東西延伸超過4000千米,南北寬150千米-700千米,最深可達7千米。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發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供圖

  資料圖:中國國家航太局6月29日公佈天問一號探測器近期拍攝的火星影像。圖為中分相機拍攝的水手大峽谷西部地貌影像,水手大峽谷東西延伸超過4000千米,南北寬150千米-700千米,最深可達7千米。 中新社發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供圖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助理研究員鄭捷表示,火星上也有由於太陽直射點改變引起的“四季”變化。只不過,火星上的環境相當惡劣。

  什麼是類地行星?

  有資料顯示,火星是一顆位於太陽系宜居地帶的類地行星,在中國古代被稱為“熒惑”。

  鄭捷介紹,太陽系中的類地行星,又稱為岩質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簡單來説,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都是以岩石為主要材質構成的行星。

  説到和地球相似,從大小上來看,其實金星和地球最接近,也擁有大氣,但是金星大氣的組成和地球大相徑庭,而且金星以自轉方向和所有其他行星相反而出名。

  從其他條件來看,和地球最相似的是火星,火星自轉一天相當於地球的1.03天,並且火星的黃赤交角大約是24°,也和地球接近。

2021年3月26日,中國國家航太局發佈2幅由天問一號探測器拍攝的火星南、北半球側身影像。圖像中火星呈“月牙”狀,表面紋理清晰。 國家航太局供圖

  2021年3月26日,中國國家航太局發佈2幅由天問一號探測器拍攝的火星南、北半球側身影像。圖像中火星呈“月牙”狀,表面紋理清晰。 國家航太局供圖

  不過,火星的氣候環境相當於地球的荒漠地區,相對於地球生命而言是十分惡劣的。火星擁有一個很稀薄的大氣層,這不足以提供生命發展所需要的環境。

  火星上也有四季?

  有趣的是,由於火星黃赤交角是24°左右,並且火星距離太陽不算太遠,因此也有由於太陽直射點改變引起的“四季”變化。

  鄭捷説,和地球相比,火星的“四季”也是按照太陽直射點位置的遷移來劃分的,當然這裡指代的是中緯度地區的“四季”,對於赤道和極區而言,它們的季節劃分並不相同。

  “其夏季、冬季,通常也是參考北半球的季節來説的。”他提到,由於火星軌道在地球外側(即所謂的外行星),火星的一年比地球長得多,大約相當於1.9個地球年。

  此外,火星的軌道相比地球軌道更“扁”,因此它的“四季”的長度很不均勻,“春夏”比“秋冬”長大約1/3。而且不同季節之間的差異並不大,主要是溫度的不同。

  從距離來看,月球、金星、火星離著地球比較近。但是自從人類通過望遠鏡觀測火星,了解到火星也是一個星球之後,對火星移民的憧憬似乎一直在持續。

  遺憾的是,截至目前人類在火星上並未發現生命的蹤跡。於是慢慢地,人類從幻想火星人造訪地球,轉變成了地球人訪問火星。

資料圖:天問一號拍攝首幅火星圖像著色效果圖。 國家航太局供圖

資料圖:天問一號拍攝首幅火星圖像著色效果圖。 國家航太局供圖

  這在影視劇中也有體現。鄭捷舉例,電影《火星救援》就講述了宇航員被困在火星的故事,在電影中,宇航員還在火星種起了馬鈴薯,實現了人類在外星的生態鏈。

  與火星相關的天象有哪些?

  對天文愛好者來説,火星並不陌生。

  比如,“火星合月”的天象頗為知名,有資料顯示,這是指火星和月球運作到同一黃經時所發生的天象,這時在地球上可以看到火星與月球相伴的景象。

  鄭捷介紹,從地球上看,火星在夜空中十分明亮,最亮時接近-3等,十分適合觀測,而且火星距離地球近,天氣條件允許時,利用小型天文望遠鏡即可觀賞。

  “當火星衝日的時候,火星的亮度將達到最亮的程度,火星衝日大約每780天出現一次。”他表示,與火星相關的天象中,有不少天文美景。

  例如,火星可觀賞的主要天像是火星和其他行星或者月球接近的時候,例如曾經在夜空出現的“雙星伴月”神似可愛笑臉,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完)



  責任編輯:虞鷹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