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民政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在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上持續用心用情用力。十年奮鬥不尋常,十年成就很輝煌,十年發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基本民生保障邁上新臺階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基本民生保障邁上新臺階,助力特殊困難群體與全國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會。
十年來,我國基本建成了中國特色社會救助體系。打贏脫貧攻堅戰後,277萬脫貧不穩定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以及突發嚴重困難戶被納入低保或者特困供養,鞏固了脫貧成果。同時,我國不斷健全價格補貼聯動機制,實施低保擴圍政策,對6200多萬低收入人口實施動態監測和常態化救助幫扶,鞏固拓展了兜底保障的成果,有力有序銜接了鄉村振興戰略。
十年來,基本民生保障標準不斷提高。2012年—2021年,全國城鄉低保平均標準分別增長了1.2倍和2.1倍;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達到或超過當地低保標準的1.3倍;集中和分散養育的孤兒平均保障標準分別達到每人每月1728元和每人每月1288元,比2012年分別增長了77.9%和83.1%。
十年來,基本民生保障的覆蓋面不斷擴大。34萬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被納入制度保障範圍,截至目前,全國共配備5.5萬名兒童督導員、66.7萬名兒童主任,常態化為兒童提供關愛服務。我國還建立了農村留守老年人、婦女、兒童關愛服務制度,構建起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建立了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每年惠及近2000萬殘疾人。
十年來,我國慈善事業蓬勃發展。制定了慈善法、志願服務條例等法律法規。我國登記認定的慈善組織目前已經超過1萬個。2020年,我國慈善捐贈額突破2000億元,較2012年增長155%。黨的十八大以來,各類社會組織和慈善力量廣泛參與脫貧攻堅,實施扶貧項目初步統計有9.2萬多個,引導投入各類資金1245億元。
基層社會治理走深走實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基層治理工作,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取得歷史性成就,基層民主進一步發展,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夯實了黨的執政根基,彰顯了制度優勢和治理效能。
十年來,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基層民主渠道不斷拓展,基層民主形式日益豐富,基層民主成效持續提升,在發展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發揮了獨特的重要作用。
十年來,我國不斷加強社會組織工作,推動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如期完成行業協會商會脫鉤改革,依法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社會組織的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
基本社會服務加快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基本社會服務加快發展,助力群眾生活品質不斷提高。十年來,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日趨健全。
養老服務制度框架不斷完善。
基本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健全。
養老服務供給不斷加強、品質不斷提升。
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發展迅速。
(來源:中國文明網)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