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黑金勢力為何盤據台灣政治?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台島夜話      2022-12-28 19:13:34

  

台島夜話


       作者 蕭衡鐘 台灣聯合大學助理教授

  2022年地方選舉,民進黨敗選原因,被歸咎於黑道與黑金問題,為了解決此一問題,近期臺行政機構、多個政黨又提出排黑條款。12月20日時代力量立法機構黨團舉行“拒絕黑金勢力涉入政治,排黑條款不是萬靈藥”記者會,指出不讓不符資格者參選,但黑道仍能透過代理人、白手套影響政治,此外一律終身剝奪選舉權,且不論犯罪輕重,不符合比例原則、平等原則,而且還有諸多黑道的可能犯罪樣態卻沒有被列入其中。

  從1980年代中後期開始,黑道為了商業利益經由選舉洗白;而政客為了擴大政治勢力,與黑道合作,形成一種共生的現象,黑道與政黨政治關係早已難分難解。“排黑”一直都是台灣政治或者選舉的招數,到底台灣黑金、黑道與政治共生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北市第3選區(中山、北松山區)民意代表補選選戰開打,民進黨參選人吳怡農,又深陷黑道爭議。國民黨參選人王鴻薇呼籲,民進黨的人要正視黨內黑金問題。

  黑金與政黨共生關係,主要來自於政治獻金問題,選舉是一項昂貴的政治活動,是有錢人玩的遊戲,任何選舉運作都需要大量資金,支付各項支出,包括人員薪水、宣傳費用等。據報導指出,陳時中政治獻金9成來自於新台幣1萬元以下的小額捐款,而且多數來自外縣市的支援,而非台北市。大筆金額就得靠募款,因此誰控制了資金流動,誰就控制候選人的行程,誰能提供龐大資金,金主就能與候選人就能形成經濟依賴關係。

  黑金代表著犯罪組織在選舉期間試圖與各級政治權力挂勾,如果金主支援的候選人能夠勝選執政,就能夠提供保護傘,免受之前或者未來犯罪活動的刑事責任,還能獲得豁免權與其他特權,兩者是互利互惠共生的關係。加上,無論是黑道、還是政治人物都有對官位、頭銜及對權力追求權力慾望的渴望,因此黑道支援的候選人一旦取得政權之後,無論是光明(政治人物)與黑暗勢力(黑道)都能向大眾展示解決任何問題(包括非法)的能力。這些問題成為政治與公共行政領域的一種犯罪活動,官員利用受託的權力謀取私利,政治、黑道、黑金、貪腐關係越來越牢固,難以打破。

  在政治領域上,涉嫌的政治人物或者官員,不但會出現違反法律行為,而且還會做出有利於背後金主的決定,以非法分配、接收、貸款、將資金轉移到地下經濟或者外國銀行、洗錢以犯罪手段獲得的權力的怪異現象,嚴重的話還會伴隨著各種唯利是圖的濫用權力,都是問題。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