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供圖
中新網武漢12月29日電 (記者 梁婷)國家文物局29日公佈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評定結果。記者從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湖北荊門市屈家嶺遺址、潛江市龍灣遺址被評定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武漢市明楚王墓、十堰市學堂梁子(鄖縣人)遺址、隨州市擂鼓墩古墓群獲批立項。至此,湖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總數及立項、評定數均位居全國第三。
武漢市明楚王墓 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供圖
自2010年啟動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評定工作以來,國家文物局已評定四批共55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80處,湖北熊家冢、盤龍城、屈家嶺、龍灣共4處先後被評定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楚紀南城、銅綠山、石家河、蘇家壟、明楚王墓、學堂梁子、擂鼓墩共7處獲批立項。
湖北歷史悠久,文物資源豐富。盤龍城、石家河等7處大遺址納入國家文物局《“十四五”大遺址保護利用專項規劃》,大遺址荊州片區是全國六大片區之一。近年來,湖北實施荊楚大遺址傳承發展工程,推進全省大遺址保護與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十堰市學堂梁子(鄖縣人)遺址 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供圖
圍繞“長江中游文明進程”“中華文明探源”等重大課題,湖北主動性考古工作持續深入並不斷取得重大新發現;大遺址本體保護、環境整治與展示利用工程穩步實施,有效改善文物保存狀況;大遺址所在各地加大遊客服務設施建設投入力度,投入近10億元建成開放遺址博物館(陳列館)4家、在建4家,在實現大遺址有效保護的同時,提升區域文化軟實力。
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表示,將持續推進大遺址保護利用,積極融入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建好、管好、用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完)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