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博會首次推出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展區,圖為展區現場表演。鄭小紅 攝
中新網深圳12月29日電 (記者 鄭小紅 唐貴江)記者29日巡館獲悉,在此間舉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上,文化和旅遊部首次組織設置了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展區。
該展區的設置是為全面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的“啟動實施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計劃”,充分展示文化和旅遊産業賦能鄉村振興成果。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展區面積592平方米,由文化産業賦能、數字文化賦能、非物質文化遺産賦能、文旅融合賦能四個板塊組成,涉及14個省(區、市)及知名企業和機構的30個文化和旅遊賦能鄉村振興的典型案例項目。
深圳文博會首次推出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展區,圖為展區現場。鄭小紅 攝
在“文化産業賦能”板塊,觀眾們可以看到江西浮梁鄉創特派員的先行探索,河南在蘭考縣民族樂器、《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紅旗渠民宿等實踐探索,保利集團“文化保利潤澤鄉村”,廣東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十大案例,黎川縣“白天扛鋤頭,晚上拿筆頭”的農民油畫産業,四川雅克音樂季,正安吉他文化産業園等項目。
在“數字文化賦能”板塊,主辦方推出了中國移動咪咕通過文化+科技賦能開展的“天地間民族音樂計劃”、通過中國移動5G融媒手機報打造“湯原味道”旅遊品牌;展示抖音鄉村計劃“山裏DOU是好風光”項目(相關內容播放量超81億次,線上支付交易額超4億元),幫助鄉村文旅經營主體和創作者掌握抖音運營技能等。
在“非遺賦能”板塊,人們可以了解到貴州苗繡和黔南染織繡、四川成都藏羌繡、青海加牙藏毯、河北館陶糧食畫、福建福州木雕等特色文化産業,以及陜西石泉縣庖湯會、山西皇城相府九九重陽習俗等通過利用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産發展旅遊,帶動經濟的經驗做法。
在“文旅融合賦能”板塊,主辦方展示了延安梁家河村、桂林陽朔雞窩渡村、蘇州樹山村、四川宣漢白馬花田通過加強農産品創意設計,發展民宿等鄉村旅遊産品;介紹了宿集營造社如何挖掘黃河、秦嶺、彩陶等在地特色文化;還展現了江西丫山度假區、安徽頂峰文旅如何通過景區帶動周邊鄉村旅遊發展。
深圳文博會首次推出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展區,圖為展區特色展品。鄭小紅 攝
主辦方表示,希望通過在第十八屆深圳文博會上系統展示文化和旅遊各領域賦能鄉村振興的案例成果,達到進一步引領推動城鄉、區域文化産業和旅遊産業協調發展、創新發展的良好效果,進而充分發揮文化産業和旅遊産業多重功能價值和綜合帶動作用,助力鄉村經濟社會發展。(完)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