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1月2日落下帷幕。本屆文博會共展出文化産品超過10萬件,4000多個文化産業投融資項目在現場進行展示與交易,主會場、分會場、各相關活動點總參與人次超過200萬。本屆文博會採取線下為主、線上同步的辦展方式,主會場設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共6個展館12萬平方米,共有2532家政府組團、文化機構和企業線下參展,另有870家機構和企業線上參展。
展會現場。鄭小紅 攝(來源:中新網)
第十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12月28日至2023年1月2日舉辦。本屆文博會突出創新驅動和數字化戰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文旅融合和文化消費、對外文化合作交流、博覽和交易形式創新等內容,打造富有成效的展示和交易平臺。
本屆文博會共展出文化産品超過10萬件,4000多個文化産業投融資項目在現場進行展示與交易,主會場、分會場、各相關活動點總參與人次超過200萬。
展會現場。鄭小紅 攝(來源:中新網)
本屆文博會採取線下為主、線上同步的辦展方式,主會場設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共6個展館12萬平方米,共有2532家政府組團、文化機構和企業線下參展,另有870家機構和企業線上參展。其中,主會場重點展示國內、國際優秀文化産業項目及産品。雲上文博會平臺則按照展館展區分類展示文化産品和項目,利用全景拍攝技術模擬線下文博會場景,將線下內容在雲上平臺進行同步展示,並設線上國際館,強化線上線下交互聯動。
相關連結:
第十八屆深圳文博會上的部分文創展品拼圖
本屆文博會共有超2500家政府組團、文化機構和企業線下參展,近900家機構和企業線上參展,參展數量創下新高。其中,中國國家版權局、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中國國家版本館、全國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等首次參展。此次文博會還吸引了紫荊文化集團、保利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文化+”龍頭企業參展,全館40%以上的文化産品和項目為首次亮相文博會。
相關連結:
第十八屆深圳文博會上的部分科技展品拼圖
機器人、VR/AR、元宇宙……第十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上,眾多參展商帶來具有濃濃科技范兒的展品,吸引參觀者駐足互動。
本屆文博會突出創新驅動和數字化戰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文旅融合和文化消費創新等內容,現場“文化+科技”的場景隨處可見,各展區利用大螢幕投影、觸摸互動、沉浸式體驗、元宇宙等數字技術,進行了讓藝術作品“動起來”“活起來”的各種展示。
相關連結:
中國國家版本館國家版本數據中心在第十八屆文博會上的形象展示。鄭小紅 攝(來源:中新網)
12月29日上午,中國國家版本館首批網路數字版本入藏儀式在深圳文博會現場舉行,來自騰訊公司、閱文集團、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三家網際網路企業的首批優秀網路數字版本,入藏了中國國家版本館。
中國國家版本館展區。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來源:新華社)
此次入藏的45項網路數字版本覆蓋網路文學、網路視頻、網路遊戲、數字文保、數字音樂等五大類、45項不同形態的網路數字版本,均是我國近年來各文化領域的代表性作品,充分彰顯了數字時代文化新韻與文化成果創造性轉化的新特點,標誌著中國國家版本館數字版本入藏工作開啟新階段。
相關連結:
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展區現場。鄭小紅 攝(來源:中新網)
在第十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上,文化和旅遊部首次組織設置了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展區。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展區面積592平方米,由文化産業賦能、數字文化賦能、非物質文化遺産賦能、文旅融合賦能四個板塊組成,涉及14個省(區、市)及知名企業和機構的30個文化和旅遊賦能鄉村振興的典型案例項目。
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展區現場表演。鄭小紅 攝(來源:中新網)
該展區的設置是為全面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的“啟動實施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計劃”,充分展示文化和旅遊産業賦能鄉村振興成果。>>>【詳文】
(資料綜合中新網、新華社等)
編輯策劃:虞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