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2023兩岸關係展望|2023兩岸關係轉機與危機並存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台海觀潮      2023-01-10 09:47:23

微信圖片_20221227113213

 

  2023年的兩岸關係,深受兩大因素影響,一是前不久剛剛舉辦過的台灣地方縣市選舉;二是2024年初的台灣地區領導人及台灣民意代表的“二合一”選舉。從某種意義上説,2023年的兩岸關係就是兩大選舉的産物,會打上兩大選舉濃郁的烙印。2022年底的縣市選舉結果已出,其對台海局勢影響甚巨,總體而言,形勢的發展相對有利於國民黨、有利於兩岸關係。但這種“有利於”也非絕對,2024年初的“二合一”選舉,雖存在有利於兩岸關係發展的因子,卻也充斥著遏制、阻礙兩岸關係發展的因素。所以,2023年的兩岸關係是轉機中有危機,對此應保持清醒的認識。

  一、2023兩岸關係的轉機

  這是由2022年底縣市選舉的結果所決定。

  從國民黨方面看,這次縣市長選舉結果,與上屆雖大致持平,但無疑是重大的勝利。整個22席縣市長(其中1席為延後選舉),國民黨最終獲得14席,民進黨獲得5席,民眾黨1席,無黨籍2席。國民黨延續了上屆縣市長選舉的大勝,席次上雖少了1席,但縣市份量卻大為加重,上次“五都”(所謂的“直轄市”)中雖拿下“三都”,即新北、台中、高雄,但高雄市長韓國瑜後被罷免,僅剩“兩都”。這次卻是一舉拿下“四都”,包括台北、新北、桃園、台中,特別是拿下台北市更具指標意義。如此的結果,不僅極大增強了藍營的信心、士氣,還使得國民黨完全形成了“地方包圍中央”的態勢,如果藍營能妥加運用,經營得當,充分發揮地方執政的優勢,對2024年奪回執政權,是極為有利的。

  這次縣市長選舉的結果,對未來的兩岸關係總體是有利的。相比較而言,國民黨對發展兩岸關係比民進黨要重視、要真心。而選舉結果,使得國民黨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信心和能力均有增強。信心無需多言,地方縣市長選舉取得的重大勝利,使得國民黨和藍營支援者的信心和士氣獲得極大增強,包括在發展兩岸關係方面。受選舉大勝的激勵,2023年新年前後,前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前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等政治人物紛紛出面呼籲推動兩岸回歸和平,促進兩岸關係持續發展。馬英九發文強調“備戰無以避戰,謀和才能避戰”,呼籲民進黨當局應與大陸展開對話,讓兩岸重新回到和平發展的軌道。連戰在即將出版的回憶錄中對兩岸關係提出建言,主張“兩岸應該推動政治對話,追求最終和平”。宋楚瑜表示,政治因素阻擋不住兩岸血脈相連、人文相通,在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過程當中,台灣不會也不能缺席的自信,這就是只要中國強,我也有一份。一時間形成了一股強勁的推動發展兩岸關係發展的潮流。

  而國民黨在縣市長選舉中的勝利,維持了地方政治版圖的優勢地位,特別是台北市執政權的奪回,台北、上海市的“雙城論壇”可望得到延續,兩岸間城市特別是國民黨執政縣市與大陸縣市間的交流、中國共産黨與中國國民黨之間的黨際交流也可望得到加強。只要國民黨有意願,兩岸關係必定有新的發展。當然,這一切都需要國民黨及其執政的縣市拿出勇氣,敢於擔當。

  對於民進黨而言,這次選舉的慘敗,從一定意義上顯示,其一味打“抗中保臺”牌並不能每每奏效。這次縣市選舉,民進黨由於執政不彰,政績乏善可陳,民眾不滿情緒高漲,選情低迷,敗像明顯。民進黨自是不甘,為拉抬選情,轉移執政不彰的焦點,將這場地方選舉拉升到全臺選舉的高度,猛打“抗中保臺”牌,企圖借此扭轉逆勢。然而讓民進黨意想不到的是,“抗中保臺”牌在這次選舉中完全失靈,不僅未能拉抬選情,相反使之選情進一步下行,獲得的席次是外界預測的最低值,以慘敗告終。對此,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檢討報告中不得不承認,“抗中保臺”牌失靈是敗選的重要原因。

  “抗中保臺”牌的失靈,對民進黨的衝擊無疑是巨大的,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為了設法保住執政地位,不排除民進黨未來在大陸政策上作些策略性調整,以欺騙社會大眾,特別是爭取中間選民的支援,以穩固執政地位。最近的一些跡象也有所表現,蔡英文在2023年新年講話中呼籲兩岸和平對話,共同促進區域和平穩定發展,讓兩岸民眾得到幸福與安全。以同額登記參與民進黨主席補選的台灣地區副領導人、下屆台灣地區領導人民進黨呼聲最高的候選人賴清德也掩藏起自己“務實台獨工作者”的形象,提出所謂“和平保臺”口號,為未來在台灣地區領導人的競選中策略性調整大陸政策鋪路。中斷近3年的兩岸“小三通”客運航線也于1月7日起採“金馬地區民眾春節交通專案”有條件復航,率先啟動金廈航線,未來將視情分階段逐步擴大恢復。臺大陸事務部門負責人邱太三專門前往金門參加復航典禮,並致辭表示,希望在金馬民眾春節交通專案推動的過程中,逐步建立台灣人民對恢復兩岸交流的信心,也逐步增加兩岸相關部門的互信。行穩致遠,在疫情可控的前提下,會逐步恢復兩岸人民之間的健康有序交流,也期待兩岸雙方都能展現善意、誠意,為良性互動打造基礎。這些跡象,雖不能代表民進黨在大陸政策上一定會有大的調整,但多少反映出其為鞏固執政地位的一些小心思。

  二、轉機中存在的危機

  台灣縣市地方“九合一”選舉結果,有利於國民黨,有利於兩岸關係。但這並非絕對,在這種轉機中也存在著危機,尤其是2024年“二合一”選舉即將全面開打,關係到各黨的生死存亡,為著選舉利益,為著執政,其他的一切,包括兩岸關係都要為之服務,這就使得兩岸關係的變數增大,既有轉機,也有危機。

  從國民黨方面講,雖然發展兩岸關係的信心和士氣以及能力都得到加強,但近年來國民黨在民進黨“抗中保臺”的打壓下,一直有些瞻前顧後、畏首畏尾,害怕被民進黨戴上“親中賣臺”的大帽子,在發展兩岸關係上有些放不開手腳。近些年來,在自己強項的兩岸關係上,沒有顯著的建樹,未能很好發揮自己兩岸關係的積極推手作用。相反,還使得兩岸關係成為自己的短板,強項變弱項,被民進黨追著打。對於民進黨執政當局出臺的種種惡法,限制、阻撓兩岸關係發展,也沒有、或無力強力反制,並受制于其中。國民黨的這種心態不改變,繼續擔心推動發展兩岸關係會被民進黨涂紅抹黑成“親中賣臺”,影響其2024年爭取重返執政,在兩岸關係上繼續採取被動謹慎的態度,則在兩岸關係上難有大的突破與起色。

  從民進黨方面看,為選舉利益考量,雖存在策略性調整大陸政策的可能,但其在兩岸關係的基本立場和態度不會改變,不承認“九二共識”,不接受“兩岸一中”的核心內涵,“台獨”的本質不會改變。尤其是該黨顧忌影響深綠基本盤,這就決定著其在大陸政策的調整上有著巨大的局限性,最多只能是些策略性調整,尤其是若2024選情持續低迷,執政地位不保,民進黨極可能故伎重演,繼續打“抗中保臺”牌,操作“統獨”議題,挑起“統獨”之爭,將國民黨烙上“親中賣臺”的標簽,借機打壓國民黨,壓制國民黨選情,如此,不僅兩岸關係難有發展,相反會變得更加複雜尖銳,台海局勢持續惡化,爆發衝突的風險再度急劇升高,這無疑是兩岸關係中的重大危機。(作者 楊澤軍 南京大學臺研所教授、江蘇省臺研中心研究員、南京市台辦專家諮詢組成員)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