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經緯網綜合媒體報道】中國去年底優化調整防疫政策後,經濟社會秩序加速恢復,國際社會普遍表示歡迎,認為這對全球經濟是個積極提振。不過近期,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國家宣佈對來自中國的旅客採取限制入境政策,這一決定被許多西方媒體和傳染病學專家認為是不必要、不合理,且毫無意義的。
紅榜:敞開懷抱、熱情歡迎VS黑榜:受美蠱惑 強加限制
中國在2022年12月26日宣佈對邊境檢疫措施進行大幅鬆綁,隨著中國出入境政策進行重大優化調整,中國遊客出境遊熱情正在被重新激活。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表示歡迎,很多國家對此反應熱烈。原因很簡單,中國之前為防疫需要,實施了長達數年的防疫封控政策,讓很多普通公民都在這段時間裏都無緣出國旅遊、探親和訪友。這在給國內民眾帶來諸多不便的同時,也讓很多國家的旅遊和相關行業損失慘重。
在中方發佈相關解封措施之後,很多國家的駐華大使館和旅遊部門紛紛在其社交媒體上發帖,歡迎中國遊客前去旅遊消費。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等國相關部門,在知悉中國準備解封之後,就都迅速行動起來,為迎接大量中國遊客的到來做好充足準備。
1月8日起,中國對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實施“乙類乙管”,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遊。大多數國家對中國的舉措表示歡迎,世界多處旅遊景點正敞開懷抱歡迎中國遊客的到來。
9日下午,泰國素萬那普機場人潮涌動,269名中國遊客抵達機場。泰國副總理兼衛生部長阿努廷、交通部長奇喬布以及旅遊和體育部部長皮帕一同到機場接機,歡迎中國遊客赴泰旅遊。據泰媒報道,泰國官方給予本次中國遊客“英雄般的歡迎”。現場拉起“中泰一家親,神奇泰國熱情依舊,永遠歡迎中國家人們!”中文橫幅,還為每位中國遊客送上“歡迎花朵”,歡迎來到泰國。
同樣“想念中國遊客”的還有俄羅斯。從2022年12月開始,俄羅斯就一直在等待中國開放出境旅遊的資訊。阿穆爾州州長奧爾洛夫介紹,阿穆爾州已經與中國旅遊公司就接待中國遊客進行了積極準備,併為中國遊客準備了特別的旅遊項目。
“柬埔寨歡迎中國遊客。”柬埔寨首相洪森表示,今年柬埔寨有望接待200萬人次的中國遊客,這將帶動柬埔寨經濟快速恢復。
馬來西亞內政部長賽夫丁8日表示,針對外國遊客入馬的標準作業流程不變,目前的防疫政策對所有國家的入境遊客都一視同仁。馬來西亞入境旅遊協會主席也稱,政府不會對1月8日後入馬的中國遊客施加特別限制,“如果馬來西亞阻止中國遊客入境,那麼國家將蒙受巨大損失”。隨著中國遊客的回歸,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已做好了準備,將增加相應的航班次數。
沙烏地阿拉伯旅遊大臣艾哈邁德·哈提卜希望有更多中國遊客到沙特旅遊,了解沙特的風土人情。他表示:“中國是沙烏地阿拉伯主要的貿易夥伴之一。多年來,我們一直欣賞中國的文化和遺産……現在,我們希望中國人到沙特來旅遊。”
據著名旅業媒體Skift報道,紐西蘭對中國遊客敞開了大門。紐西蘭政府11日表示,不會要求中國遊客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該國此前也曾發佈聲明稱,對國際入境者的防疫要求保持不變,並指出額外的入境限制“沒有必要,也沒有理由”。
在越南,醫學專家敦促政府不要限制中國遊客入境或強制對中國遊客進行核酸檢測。當地的旅遊公司已經迅速開始籌備,迎接中國遊客到越南旅遊。
和越南一樣,巴基斯坦也熱情邀請中國遊客到巴旅遊,並積極促進巴基斯坦遊客到中國旅遊。巴基斯坦旅遊發展公司總經理表示:“對巴基斯坦來説,中國開放旅遊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他還稱,計劃將於2023年舉辦中巴旅遊交流年,促進人文交流和旅遊合作。
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9日表示,自開年以來,新加坡還沒有出現從中國入境的新冠重症患者,也未檢測到毒性更強的新變種毒株,因此目前不必調整防疫措施。
圖片來源:網路
但是,也有少數國家和地區,比如美國,繼續操弄疫情防控措施以達到其政治目的,對中國遊客實行旅行限制。
美國質疑“中國資訊不透明、數據不可靠”,對此,親歷中國疫情的美籍評論員、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艾那·唐根直言:這純粹是政治操弄、無稽之談!美國每天都在想辦法遏制中國,這是其中的一個伎倆,帶有強烈的種族偏見。
美國媒體也嚴厲批評美國對中國旅客入境設限。當地時間5日,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刊登美籍華人黃碧赤的文章,其中寫道:為什麼美國政府在奧密克戎變異毒株XBB.1.5上拖拖拉拉,卻把所謂的中國的情況當作一種危險的瘟疫進行阻止?這與2020年初對來自中國的旅客實行旅行禁令相呼應,當時重點檢查中國旅客,而忽視將病毒帶到紐約的歐洲遊客,顯然是種族主義在作祟。
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教授阿裏·穆克達德表示,美國的新政策單單把中國挑出來,這在阻止病毒傳入美國方面將“毫無效果”。他説:“如果你想制定一項政策,那就必須是針對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否則就沒有任何意義。”
僅對中國旅客入境設限,國際社會上也有很多聲音表示這既不合理又沒意義。
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1月3日,歐盟衛生安全委員會召開會議。該委員會是歐盟諮詢機構,由來自歐盟27個國家的衛生專家組成,由歐盟委員會擔任主席。歐盟委員會發言人表示,大多數歐盟國家均贊成,要求中國旅客出發前進行新冠檢測,他強調,“這些措施需要針對最合適的航班和機場,以確保其有效性。”
法國:上週五晚間宣佈,從中國前往法國的旅客在出發前必須提交新冠病毒核酸陰性證明,落地實施隨機篩檢,並要求航班內的所有旅客都必須戴口罩。
英國:2022年12月30日表示,從1月5日開始,中國旅客需要出示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方可登機。
比利時:路透社1月2日消息,比利時政府宣佈,作為防止新冠病毒傳播新措施的一部分,比利時將檢測自中國入境飛機上的廢水。
加拿大:從2023年1月5日起,中國赴加旅客登機前須提供行前48小時內的核酸PCR陰性報告。
澳大利亞:2023年1月5日起,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乘客進入澳大利亞需要行前48小時內的核酸PCR陰性報告。
西班牙:西班牙衛生大臣卡羅琳娜·達裏亞斯週五表示,西班牙將要求中國入境旅客提供新冠病毒檢測陰性證明或新冠疫苗全程接種證明,自12月31日開始。
以色列:以色列衛生部現在要求,所有搭乘外國航空公司入境以色列的中國旅客都必須出示新冠檢測呈陰性的結果報告。這一規定不適用於以色列公民。
毫無疑問,上述這些國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來自美國的政治壓力,在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情況下,對來自中國的旅客進行刁難。這些國家的做法,實際上就是在向霸權主義勢力屈膝臣服,以犧牲自身利益為代價配合美國將疫情防控政策政治化,淪為了美國政治挑釁中國的棋子。
目前已經有美國、日本、義大利、法國、英國、加拿大、以色列、西班牙和澳大利亞多個國家收緊對中國旅客的入境限制。將要求入境的中國旅客持無染疫證明,或完成接種疫苗,並可能實施落地檢測。
都説遠親不如近鄰 日韓對中國遊客做法令人唏噓
眾所週知,自從我們的防疫措施進行調整之後,以歐美為主的國家開始紛紛就此大做文章,屢屢出臺對中國遊客的歧視性防疫措施。而讓人沒有想到是,在將新冠防疫措施“政治化”方面,和我們鄰近的韓國日本卻是比美西方做的還要過分,對於中國遊客的針對性歧視措施已經相當嚴重,中國遊客在入境日本韓國的時候,處處受到“特殊對待”,甚至還要被要求戴上“黃牌”作為和他國遊客的區別,進行隔離的遊客居住環境也是十分惡劣。
圖片來源:網路
首先説韓國,針對中國旅客頒布“最嚴限制入境令”,用黃色牌子識別中國人士國籍,陽性人員則在“小黑屋”隔離。從飛機落地到隔離結束,都處於韓國當局赤裸裸的歧視之中。同為東亞國家,岸田文雄對中國入境旅客也並未手下留情。
近日,岸田文雄當局宣佈,從2022年12月30日0時開始,對從中國入境日本及過去7天內有過赴華經歷的所有人士,在抵達日本後實施抗原檢測,所有來自中國的航班,只能按規定降落在日本政府指定的四大機場。
有趣的是,就在去年10月份,日本政府已經全面放開外國旅客入境限制。而在與中方領導人在曼谷會晤期間,岸田文雄本人更是請求中方“放開防疫措施”,允許中國遊客自由前往日本。時隔僅僅幾個月,日方的態度就發生180度的轉變,著實令人可笑。
事實上,日本的疫情防形勢遠比中國更危險,現在日本已經迎來第8輪疫情,毒株變異速度與世界接軌。而由於此前中國執行較為嚴格的疫情防控政策,基本上屬於變異毒株的“凈流入區”。如此一來還要加大對中國旅客的限制,早已不是一個科學問題,而是背後政治因素作祟。
自相矛盾!“針對中國的旅行限制是一場鬧劇”!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9日指出,中國遊客的回歸將給全球經濟的重振帶來希望。然而,也有少數國家罔顧科學事實和本國疫情實際,執意針對中國採取歧視性入境限制措施。
“針對中國的旅行限制是一場鬧劇。”《紐約時報》5日發表評論文章稱,人們對新冠病毒的了解已經比三年前多了很多,一味地入境限制對防止病毒傳播並無太大作用,針對中國的旅行限制“並非採取了合乎邏輯的政策”。
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官網發佈的資訊顯示,以該協會和歐洲航空協會(A4E)為代表的航空業,以及以國際機場理事會歐洲分會(ACI Europe)為代表的機場發佈聯合聲明,對歐盟成員國商定的“要求自華入境遊客提供核酸陰性證明”的建議“深感遺憾”。
聯合聲明指出,1月3日,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CDC)曾發佈消息稱,預計中國目前的新冠病例不會對歐盟和歐洲經濟區的疫情産生影響,但當下歐盟針對中國遊客旅行限制的決定與ECDC當初評估的結果相互矛盾。
聯合聲明稱,歐盟針對中國遊客的限制幾乎是“一種下意識的反應”,而不是一項科學的、基於風險管控的措施。
在中國出入境旅遊逐漸復蘇之際,世界多國都對中國遊客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與期待。正如俄羅斯阿穆爾州州長在歡迎中國遊客時所説,隨著疫情政策放開,“生活將會煥發新的光彩”。
對中國遊客採取入境限制,最終受傷的還是他們自己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也是全世界最具活力,最具消費市場的國家之一,每年都會給全世界其他國家帶來大量的遊客,帶來大量的消費和經濟,他們對我們進行限制,那將是他們巨大的損失,他們對我們進行限制,最終受到傷害的還是他們,這可以説是自掘墳墓。
當然,現在他們可能覺得是旅遊淡季,另外中國這邊也快過新年了,很多人也大概不會出國旅遊,所以他們不在乎這段時間的限制,不在乎這段時間有沒有中國遊客前去遊玩消費。但是如果到了夏季、到了春暖花開的時候,相信這些國家又會換上另外一副醜惡的嘴臉,對中國敞開大門,歡迎中國遊客的到來,這就是西方眾多國家,不斷變換的虛假面孔。
2019年,中國出境遊高達1.54億人次,在全球排名第一。2023年中國調整優化出入境政策後,中國人“報復性”的出境遊或許已經正在路上。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遊客輸出大國,很多國家,其中就包括此次追隨美國對中國旅客採取限制措施的國家,其旅遊及相關行業的繁榮,主要也是靠中國遊客在支撐。所以説,對於這些對中國旅客採取歧視性政策的國家,影響中國遊客的出遊興趣,那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實際上,現在已經有人開始擔憂後悔了。在美國就有媒體擔憂,如果美國政府堅持對中國旅行者進行新冠限制措施,會極大的挫傷來自中國旅行者的積極性。未來當各國在享受中國遊客所帶來的全球旅遊紅利時,美國或將無法再從中分得“一杯羹”。
事實上,歐美日這些國家對中國旅行者自由旅行進行處處設限,直接結果已經開始顯現。而那些張開熱情雙手,大力歡迎中國旅行者的國家和地區已經開始享受來自於中國遊客的報復性旅遊消費紅利!數據顯示,元旦期間境外熱門旅遊目的地預訂量同比增長近2倍,中國澳門、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是熱門出境遊目的地。
當那些因為美國的淫威,跟著美國亂跑,瞎搞事情的國家和地區被中國的旅行者無情的拋棄的時候,不要追悔莫及!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大部分地區的疫情高峰都已經過去,現在那些對中國遊客進行限制的國家,用不了多久就會自己取消那些限制措施。他們的一番折騰,只不過給國際社會增加了笑料而已。
該來的終究還是會來 中方宣佈採取對等反制措施
1月3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2023年第一場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稱,近期中方宣佈將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並出台中外人員往來暫行措施,很多國家對此表示歡迎。但有一些國家這幾日開始對來自中國的旅客採取臨時防疫措施,包括入境後檢測,對陽性人員進行隔離等。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毛寧表示,中方發佈中外人員往來暫行措施後,不少國家反響熱烈,我們對此表示讚賞,將繼續因應疫情形勢,不斷優化調整防控措施,為中外人員安全健康有序往來創造更好條件,更好保障對外交流合作。
毛寧表示,關於對中國旅客採取臨時防疫措施的問題,前幾天我的同事在記者會已經做過回應,我願再次表明中方態度。我們願同國際社會加強溝通,共同努力戰勝疫情。同時也認為部分國家採取僅針對中國的入境限制措施,缺乏科學依據,一些過度做法更讓人不能接受。我們對試圖操弄疫情防控措施,以達到政治目的的做法表示堅決反對,將針對不同情況,本著對等原則,採取相應措施。
資料來源:新華社、中新網、中國日報網、光明網、網易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