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民進黨須認清“九二共識”才是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台島夜話)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台島夜話      2023-01-18 14:41:05

台島夜話


  作者 柳金財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

  島內地方選舉結束後社會整體民意現象,是呈現支援“九二共識”及反對“抗中保臺”聲浪飆漲趨勢,民進黨內掀起呼籲調整兩岸論述及路線聲浪,甫剛當選黨主席賴清德即倡議“和平保臺”路線。然而,卻又呼籲台灣社會勿存“疑美論”,別讓有心人操作。 “抗中保臺牌”已在2018年及2022年地方選舉中,經政治實踐檢驗邊際效用遞減,失敗無效。

  首先,選後支援“九二共識”、“兩岸一家親”政治勢力上升。選舉結果藍白及無黨籍縣市首長,在22席中佔據17席,這些政治組織或勢力或支援“九二共識”,皆贊成兩岸恢復交流及對話,重啟協商機制,創造兩岸雙贏局面。地方選舉後對台灣內部政治關係,産生“地方包圍中央”衝擊。這些新民意在兩岸政策及路線上,支援繼續執行23項協議、運作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全面恢復陸客來台觀光及陸生來台就學,恢復小三通、支援興建金廈大橋,進行國共論壇、海峽論壇等溝通平臺及進行兩岸城市交流擴大化。

  其次,選後台灣社會支援“九二共識”比例增加,普遍民眾反對“抗中保臺”路線。2023年1月12日民主文教基金會公佈針對兩岸關係民調,關於是否同意以“九二共識”為前提,重新開啟兩岸交流對話?有46.7%民眾同意,35.8%的民眾不同意;至於是否支援“抗中保臺”?僅35.7%民眾支援,50.8%民眾不支援。地方選舉後台灣社會民意呈現,支援“九二共識”比例高於反對達一成,而反對“抗中保臺”比例高於贊成達一成五。台灣社會新民意呈現回歸“九二共識”軌道,不支援“抗中保臺”路線。

  復次,選前已有揚棄“九二共識”,非台灣社會主流意見;轉向選後“九二共識” ,成為重啟協商的“通關密語”。儘管在民進黨極力操作“抗中保臺”路線、 “聯美抗中”戰略下,迎合美國印太戰略,並充當其戰略前沿馬前卒作用,成為其代理人戰爭角色。地方選舉前,2022年6月國民黨智庫調查結果顯示,關於台灣是否應該繼續以 “九二共識”與大陸對話,有26%的民眾認為 “應該”,37%的人認為 “不應該”, “不知道”或 “拒答者”也是37%。

  這顯示認為應該及持疑慮狀態達六成,僅37%反對,顯見揚棄 “九二共識”並非普遍民意及全民共識。可以説,從選前揚棄“九二共識”並非台灣社會主流思維,歷經到選後強化民眾對“九二共識”支援,成為近半數民眾支援“九二共識”成為重啟兩岸協商機制之政治基礎。

  再者,既有23項協議立基於“九二共識”政治基礎,民進黨另提備選方案及“抗中保臺”路線,反讓協議難以實施。基於“九二共識”所達成的23項交流協議,是無法否認的事實,民進黨也不願意放棄或片面撕毀協議,並希望得到有效實施。但民進黨既不承認也不接受 “九二共識”,卻另提“九二精神”、“九二史實”及“九二共知”作為被選替代方案,這不僅導致兩岸兩會無法重啟協商機制;同時,也造成既有23項協議不易執行。

  目前賴清德倡議從“抗中保臺”路線,轉向“和中保臺”路線,但“和中保臺”路線仍有其政治前提,必須“去台獨化”及“去台灣正名”,台灣既不應充當“強國棋子”,也不應存有 “完全倚美”心態。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