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中國防疫新階段的首個春節:疫情在回落 醫護仍堅守 農村補短板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大陸新聞 > 時事要聞      2023-01-23 18:08:02

 中新社北京1月22日電 (記者 李純)對於中國人而言,癸卯兔年的春節有些特殊,這是中國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之後的首個新春佳節。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一系列優化,積累已久的跨區域人員流動需求在春節期間得到進一步釋放,返鄉、出遊人數大幅增加。有人欣喜,可以回家過年、飽覽河山;也有人關注人員流動可能增加的一些風險。

  中國當前的新冠疫情形勢如何?據本月14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介紹,中國本輪疫情的幾個高峰,即發熱門診、急診、新冠感染者住院人數高峰都已經過去,普通門診的正常診療也在逐步恢復。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也在21日發文表示,目前,中國總體已經度過疫情發病的高峰期,全國大、中、小城市及縣城基本都處在疫情回落階段。


  相關數據變化也能體現向好趨勢。據中疾控發佈的全國疫情資訊,1月12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新冠病毒感染現有住院病例127萬例、重症(含危重症)104018例。到1月19日,這兩項數據已分別降至471739例和51683例。

  更直觀的感受來自一線醫護人員。除夕夜,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察看急診救治情況時,值班醫生表示,隨著感染高峰度過,急診量已明顯下降。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鄧咏梅也對除夕夜前去探訪的中新社記者説:“前段時間疫情最緊張的時候,大家確實是非常辛苦,慢慢就好一些。”

  形勢趨於好轉,但疫情尚未結束,在院重症患者仍處於高位,提升醫療衛生機構的救治能力仍是當下防控工作的重點。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在除夕夜走訪急救站、醫院時提出,要持續完善分級診療體系,加強診療能力建設,提升救治水準。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鄒顯彤已是第三年在工作崗位上過年。她表示,搶救室的病人基本上都是病情較重的,要對他們的生命體徵進行監測。如果還有新來的病患以及一些就診病人出現情況,醫護人員也要及時進行處理。就在採訪期間,120急救車送來了新的病人,鄒顯彤急忙回到了工作崗位。

  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1月19日在調研新冠病毒感染醫療救治工作時指出,近期全國整體疫情已處於較低位流行水準,防控工作轉段平穩有序,醫療救治成效明顯,在院重症患者數量穩步下降,但救治任務仍然較重。

  其中,農村地區醫療資源相對薄弱,春節期間更有大量返鄉人員從城市回到農村,補齊農村地區防控短板是當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近期派出了32個督導組赴各地督導,推進壓實“五級書記”責任,做好農村疫情防控工作。

  據知,春節前,中國為近60萬個村衛生室免費配備了117萬餘個指氧儀;首批為832個脫貧縣鄉鎮衛生院配備的制氧機已到位近八成,第二批制氧機也已在路上。也有醫療設備公司啟動公益項目,向全國所有脫貧縣基層醫院捐贈一萬餘臺醫用級制氧機。

  此外,據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毛德智介紹,農業農村部近期會同工信部、國家衛健委,為一些農村地區配備免費的鎮痛小分子藥物,解決農村地區藥品緊缺問題。

  新冠治療藥械研發也陸續傳出好消息。就在春節前不久,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了兩個托珠單抗注射液生物類似藥上市,該藥已被納入第十版新冠診療方案和第四版新冠重症病例診療方案。此外,國家藥監局還批准了13個醫用氧産品和第二款國産ECMO産品上市。

  闊別家鄉3年,家住北京市東城區的張女士今年選擇回山西老家過年,她為親戚們捎去了5個血氧儀和一些退燒止咳藥物。張女士發現,親戚朋友們多多少少都囤了些藥,藥品緊張的局面已經得到極大緩解,一些保護心肌、增強免疫力的營養保健品也成了今年的新年貨。

  張女士也告訴中新社記者,老家有些親戚已經“陽康”,有的親戚正在“陽”,也有親戚“未陽”。大年初一,大家都選擇電話拜年、線上發紅包,似乎達成了一種共識:“既然家裏還有人沒‘陽’,現在暫時先別去餐館擺一大桌聚餐了,慶祝也不急在年下。”(完)



責任編輯:黃楊
熱門評論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