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國家一級編導陶春:願為雲南文化藝術奉獻畢生精力

華夏經緯網 > 文化 > 文化人物      2023-01-27 14:38:35

  國家一級編導陶春:願為雲南文化藝術奉獻畢生精力

圖為陶春(右)正在對節目進行指導。趙基偉 攝

  中新網昆明1月24日電 題:國家一級編導陶春:願為雲南文化藝術奉獻畢生精力

  中新網記者 韓帥南

  “雲南的民族文化千姿百態,琳瑯滿目,也正是雲南這塊熱土撫育了我的藝術生命。在有生之年,我會繼續以飽滿的熱情,堅持不懈為雲南的文化藝術作出貢獻。”近日,國家一級編導、原雲南省歌舞劇院院長陶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如是説。

  1962年,陶春出生在雲南省瀾滄江邊的一個布朗族家庭,從小便受到濃厚民族文化的熏陶。1978年,他以優異成績從雲南省文藝學校舞蹈專業畢業,成為雲南省歌舞團的一名舞蹈演員。很快,他便在舞臺上綻放光彩。

  憑藉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陶春在舞臺上不斷提升自己的藝術造詣,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他表演的《橄欖歌》《走婚》《木鼓與葫蘆絲》等舞蹈廣受好評,並在多項比賽中獲獎。

  “但我慢慢覺得當時的舞蹈還沒有能讓舞蹈演員迸發出內心的全部情感。”陶春説,他也逐漸看到,雲南多彩的民族文化就像是豐富寶藏,每個民族都有獨特的文化氣質和魅力,並且在藝術創作過程中有著優越的可塑性。於是他逐漸將目光投向了編導、導演領域。

圖為陶春接受採訪。 趙基偉 攝

圖為陶春接受採訪。趙基偉 攝

  1990年,在大型民族舞劇《阿詩瑪》中,陶春參與了大部分舞段的編排,並成功塑造劇中主要角色阿支。該劇在全國各地演出時引起轟動,還在全國舞劇比賽、文華獎中斬獲多個獎項。

  “正是這部舞劇讓我的信念更加堅定,此後我向多位老師慢慢從生活當中學習文化藝術,從藝術中理解我們雲南的民族文化應該怎麼來創作。”陶春回憶。

  後來,陶春編導的大型舞蹈詩《啊,傈僳》、大型傣族舞劇《潑水節》、集體舞《象腳鼓》等民族文化題材作品受到各地觀眾的喜愛並屢屢獲獎。“在我創作的眾多作品中,最令我滿意的是三人舞《小夥·四弦·馬櫻花》,它後來成為許多歌舞團和舞蹈院校必跳的曲目之一。”陶春説。

  在陶春的藝術生涯中,他多次帶著優秀的雲南民族文化藝術走出國門,目前已在全球50余個國家進行過演出。他回憶,“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墨西哥的一次演出。儘管語言不同,但觀眾在觀看了富有雲南特色的表演後齊聲歡呼,讓我感到十分驕傲和自豪。”

  2008年,陶春參加北京奧運會閉幕式排演,讓雲南元素驚艷亮相全世界。2010年,他為柬埔寨打造的大型文化旅遊駐場演出《吳哥的微笑》成為宣傳柬埔寨文化的一面旗幟,被列入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

  儘管陶春已經退休,但他稱自己“永遠不會在藝術的道路上退休”。春節期間,由他作為總導演的2023年“春暖花開”中印柬蒙四國迎春文藝晚會,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雲南民族元素和印柬蒙多國優秀文化藝術,為全球觀眾奉上了一台精彩多元的新春文化大餐。

  “在我的藝術生涯中,雲南的文化藝術特別是雲南的舞蹈,給我帶來了無限的美好。”陶春説,“未來雲南要更加重視文藝人才的培養,讓優秀的民族文化擴大影響力,走向全世界!”(完)


文章來源:中新網
作者:韓帥南  |  責任編輯:虞鷹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