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的行政團隊改組,從蘇貞昌歹戲拖棚賴著不走,到向蔡英文叫板請辭,看守卻不做事,再到蔡宣佈臺行政機構新負責人由陳建仁接任,但新行政團隊人事卻由蔡英文和蘇貞昌先喬好位子,甚至消息都曝光了,陳建仁卻還沒約談新行政官員,整個過程充滿不合理之處。蔡英文把行政機構新負責人當人形立牌,將來新官員們實際上會向誰效忠負責,頗值得觀察。
蔡英文不遵守體制、不尊重行政機構負責人職權的作為,從行政團隊改組前就可看出。去年度台當局稅收超徵達4950億元(新台幣,下同),去年底蔡英文跳過行政機構,在台灣安全高層會議中討論規劃這筆稅收的分配運用。蘇貞昌當時就應該心知肚明,蔡英文對非屬台灣安全的事務,竟高調地違背體制,親自在會議中做出決定,幾乎是在明示他知所進退。果然,農曆春節前蘇公開表明將提出“行政團隊總辭”,並還強硬要求蔡儘快指派繼任人選,用語彷彿是向蔡發出去職前的“起身炮”。
依島內相關規定,行政機構負責人辭職或出缺時,在台當局領導人未任命前,由行政機構副負責人暫行代理。既然蘇貞昌要辭就可以走人了,何須再向蔡“叫板”,要她儘快找到繼任人選?甚至於,蔡英文不留,蘇貞昌看守也不愛做事了,還讓蔡英文在春節假期間成了“類行政機構負責人”,到處出巡。
事實上,蘇説要行政團隊總辭也是有理有據。因此,蔡可能原本只希望包括蘇在內的小幅度人事調整,以回應“九合一”選舉結果凸顯出的“執政”不得人心,並避免過大的行政團隊人事異動,再牽引黨內各派系間爭權奪利的動蕩。然而,蘇來了記“行政團隊總辭”的回馬槍後,不僅能“與聞”新行政團隊的人事安排,轉身下臺也未減“霸氣”的蘇式風格。
前副台灣地區領導人呂秀蓮在4、5年前接受島內媒體訪談時就指出,蔡剛上任時的口袋人選不多,人事任命大多依憑黨內派系的“分肥”或“分贓”,導致施政的民調在那段時間一直走下坡。現今蔡雖已多所歷練,但辭了黨主席和任期只剩1年多的“跛鴨”期,為了鞏固權力地位的穩固,直接插手和黨內各派系決定行政團隊成員,應是首要的考量。
也因此,已內定為行政機構副負責人的鄭文燦,曾在被問到新職時直率表示,蔡英文會有最好的人事佈局安排。甚至於,陳建仁在行政官員紛紛曝光後,才要去徵詢當事人之意願,等於只是過個場行禮如儀而已,這也顯示他的權力範圍非常有限,不僅未來扮演的角色只是蔡英文的執行長,行政官員也可能直接聽命于蔡英文。(本文摘編自台灣“中時新聞網”)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