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寫在大師離開的一週後 謝大寧:星雲大師曾為兩岸做過的二三事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台海觀潮      2023-02-12 23:03:33
佛光山創辦人星雲法師昨天下午離世,享耆壽97歲。圖為2018年,星雲大師公開向信眾開示。(資料照/佛光山提供)

(星雲大師 圖源:佛光山資料圖)

  【華夏經緯網報道】2月5日,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大師安詳離世,台灣各界人士紛紛發文追思懷念。台灣佛光大學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秘書長謝大寧對華夏經緯網表示,星雲大師光風霽月,擁有純粹而慈悲的人格,面對“政治和尚”的污衊,他仍舊以最大的慈悲關心著攸關兩岸民族未來與台灣生死存亡。

  “只是沒想到那日一別,再無緣拜見”!

  謝大寧表示,幾年前為一要事,在佛光山傳燈樓拜見大師,那天大師正感冒中,沒想到到時大師已經等在辦公室中多時了,這就是令人感動的大師。當天談話,大師雖時有咳嗽,但仍然思路清晰,聲音也穩定而有力。“只是沒想到那日一別,沒多久就聽到大師再度中風的消息,此後便只能在大師時好時壞的消息中祝禱,再也無緣拜見了”!面對噩耗傳來,謝大寧稱雖早有心理準備,但憶起之前多次與大師面談的緣分,仍不禁悲從中來!“對一位歷史級別人物的逝去,又豈止是不捨而已呢”!

  對於被污衊為“政治和尚”一説,謝大寧稱,幸運大師赤手空拳,孑然一身,創建了佛光山、人間佛教這偌大的功業,當然是讓人佩服的。但如此功業,眼紅的恐怕也不少,世俗間的流言也就不值得一説了。“他擔任過國民黨的中常委不假,但平心而論,這其實都只是源於他的一念慈悲而已。世人如何解讀,原來就不是大師會挂懷的事”。

  “他真的是一位無所不可給的人”!

  謝大寧回憶曾與大師在山上共進午餐,星雲大師當時很平淡地講了一段話,他説“出家人就是要窮,我是從來都沒有錢的,信徒給了佛光山很多錢,但那都不是我的,所以我這手收進來,另一手也就給出去了。不過很奇怪的是,我怎麼越給卻反而越多。”這段略帶點玩笑意味的話,在謝大寧看來其實就是大師最偉岸人格的顯示。

  謝大寧認為整個佛光山就是大師用“給”創造出來的,他真的是一位無所不可給的人。佛光山流傳著這麼一個故事,大師有位弟子跟大師説,他想離開道場出去自己闖闖看,大師想想説,可以,接著這位弟子居然提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要求,他跟大師説,那你可否把某個道場給我?這個要求從常理來説,不把他打出去就算不錯了,對吧?然而大師想了想,居然又回答説,可以!這個故事其實就是大師的風範,這是從他人格深處所顯現出來的特質,也是他最不可及的地方。沒有這種從人格裏所顯現的本質的慈悲精神,就沒有大師的功業!相信這會是所有親炙過大師的人都有同感的。

  星雲大師對兩岸前途的關心與憂心

  如許多人所知的,大師心心唸唸的,除了人間佛教的事業外,就是要把佛光山帶回到大陸,讓兩岸的法脈重新接上,同時,也把人間佛教的精神藉由佛光山的回歸大陸,發揚到大陸來。也因此,他比台灣任何一個道場都做了更大量的兩岸交流的推動工作。以有形的事業來説,如宜興的大覺寺,南京的天隆寺、揚州的鑒真圖書館、北京的光中文教館,以及疫情前年年舉辦,而且越來越紅火,火到高速路上都會塞車的素食博覽會,還有大師的一筆字展等等。此外大師在各地、各大學的演講活動,佛光山在許多地方舉辦的藝術展覽、梵唄表演等等,佛光山都以具體的行動,促進了兩岸宗教文化的交流。

  大師畢竟離開了,但大師的慈悲不會離開,如果説離開也是一種示現,那麼他的離開就也只是告訴我們要自己擔起,兩岸形勢如此嚴峻,要真是感念大師的人,能夠不為兩岸一家、民族復興拼盡一切嗎?謝大寧表示以大師的慈悲,他終將不捨眾生,乘願再來,但願大師再來之時,兩岸已經能夠親如家人,世界也能一片祥和!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