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柳金財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
此次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團赴陸參訪,13日國台辦隨即宣佈“我們願意與島內有關方面共同努力,為恢復台灣農漁産品輸入大陸提供幫助。”顯然由於夏立言與大陸高層領導會晤發揮功效,國共會晤對話協商係立基於“九二共識”、“反對台獨”,這重新接連2008年至2016年馬英九主政期間,兩岸兩會立基於“九二共識”簽署23項協議的和緩政治氛圍。
大陸適時宣佈,願意為回覆台農漁産品輸陸提供幫助,這不僅是對臺政策釋放善意;同時,也證明國民黨較具有兩岸對話及治理能力,從而凸顯民進黨兩岸政策之進退維谷。夏立言訪陸除宣稱認同“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外,更與台商臺幹臺師臺生座談,匯整在大陸生活學習就業創業所遭遇困難;同時表達台灣産業界及農漁民關注議題及其權益需求,聚焦兩岸議題之良善治理。
國民黨此行提出“三大訴求和關切”,解決民進黨主政衍生兩岸治理議題,包括落實和維護已達成兩岸協議、降低交流不便和成本、緩和緊張情勢。換言之,民進黨雖是“執政黨”但因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難以與大陸對話協商,從而難以展現兩岸治理能力,致兩岸問題衍生不斷困難重重。反而,其他政黨及社會組織因也承認“九二共識”,故其間交流與合作並無太大障礙。
尤其近年來,大陸已連續四波暫停台農漁水産品輸陸,包括鳳梨、釋迦、蓮霧及石斑魚等等,現行兩岸當局就是欠缺“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因而無法展開協商機制,最終影響農台灣漁民權益及生計。因此,國民黨運用自身兩岸政策優勢,展現自己卓越兩岸治理能力;不僅利於透過公共論壇,重新贏回兩岸路線主導權及兩岸論述話語權;同時,透過議題設定在選舉市場中提供“集體誘因機制”,動員社會支援群眾,以利達成選票極大化目標。
事實上,國民黨作為台灣社會最大反對黨,協助解決兩岸交流中民眾遭遇各種實質困難有其必要性。包括協助基層農漁民、中小企業關切的農漁水産品等民生經貿議題,借此展現國民黨兩岸政策治理能力,促進農漁民權益強化其對國民黨認同,利於拓展群眾基礎以利選票極大化。無庸置疑是,在2022年台灣地方選舉中國民黨不僅獲得15席縣市長,高達全台灣顯示三分之二席位。在暫停生産輸陸農漁水産品的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儘管未贏取勝選,然而國民兩黨候選人票數差距縮短。如嘉義、台南、高雄及屏東皆然。
國台辦宣稱,大陸一直高度重視台灣農漁民的利益福祉,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採取措施緩解台灣農漁産品豐産滯銷困難、協助拓展大陸市場,讓台灣基層民眾獲得實際益處。自2021年3月以來,從臺輸陸農漁産品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禁用藥物等,基於保障農業生産、生態安全和消費者健康安全,大陸暫停臺相關農漁産品輸陸。如此,勢必重創台灣農漁水産品的市場銷售數額,這些被暫停農漁水産品大部分集中銷陸,其市場佔有比例較高。
然民進黨當局卻不思回歸“九二共識”,轉向既往軌道尋求對話及協商解決問題,反運用公部門預算補貼相關農漁産品。短期內,這固然一時解決農漁民生計、生産、生活困境;但長期而言,則是造成台當局財政負擔、衝擊産業結構轉型、市場空間不足及缺乏産品銷售競爭力問題。
兩岸交流除公部門扮演主體角色外,尚有許多社會組織如政黨及多元社會組織,扮演著彌補行政組織所無法處理解決之功能及角色不足問題。在兩岸當局欠缺“九二共識”前提下,台灣社會農漁民通過中國國民黨、有關縣市政府、社會組織團體等多種渠道表達心聲,願意積極改善産品品質,確保輸往大陸的台灣農漁産品安全,不會造成大陸食安問題及保障陸消費者健康及權益,希望大陸儘快允許台灣農漁水産品恢覆輸陸。
就此而論,台灣社會組織如政黨、宗教社會組織在兩岸關係陷入僵局時,往往發揮潤滑劑功能,不致于肇致兩岸經濟社會文化交流與合作嚴重倒退。換言之,兩岸交流與合作立基於社會本位,台灣社會蘊含多元生命力的社會團體,具有相對自主性,降低民進黨當局對兩岸政策的完全壟斷權。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華夏經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