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中國戰“疫”這三年】五大關鍵字解讀⑤:“常”——回歸常態,久久為功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點聚焦      2023-02-15 10:07:47

112

三年抗疫,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因時因勢不斷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打出“抗、防、統、優、常”組合拳、整體戰,一路贏得戰略主動。五指成拳,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一以貫之。疫情尚未遠去,大考仍在繼續。中國正走過艱難時刻,希望之光照亮未來。根據整理出來的這五個關鍵字,華夏經緯網新聞評論頻道推出【中國戰“疫”這三年】系列策劃,今天帶來第五篇章“常”——回歸常態,久久為功。


1121

“常”:一切如常萬象更新 咱老百姓的樸素追求

“生活如常”——這是許多人的新年願望。

“常”字背後是中國人“尋常日子尋常過、萬般滋味皆生活”的樸素追求。

最近一段時間,大街上再也看不到鐵皮隔斷,看不到大白小白,只有摩肩接踵逛街購物的人群,很多人甚至連口罩也不戴了。站下腳步聽,喇叭裏也沒有了防控形勢的宣傳和掃碼的提醒,只有此起彼伏的促銷聲,望著這熱鬧的場面有些恍若隔世的感覺,難道病毒就這樣消失了?我們的日子真的回到了三年前?

病毒去哪兒了?

病毒會消失嗎?應該不會,目前只是大部分人已經陽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中心發佈最新報告:中國感染人數超過9億,並且絕大多數出現明顯症狀。根據相關數據,89%的人在過去的一個月經歷了感染。根據以上資訊來看,目前這些大部分感染過的群體內已經有了抗體,只要沒有變異株,病毒暫時對這些感染過的人造成不了威脅,也就不具備傳染性。有人説,病毒在我們每個感染過的人的身體裏,它被免疫系統及藥品打敗了,但還在潛伏,等身體免疫力弱了還會跑出來。

那麼,新冠病毒到底在哪兒呢?會不會像當年的非典一樣,肆虐之後就消失了?站在科學的角度來看,它不會消失,因為它還在不斷變異。1月13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疾控中心病毒所研究員陳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説:中國已經檢測出1例奧密克戎變異株XBB病例,同期檢測出33例XBB變異株及其亞型輸入病例。好在,XBB目前在國內尚未形成大範圍流行。所以説,病毒還在,只是暫時沒有能力興風作浪,我們也不能麻痹大意。

我們該怎樣做?

這個冬天,我們真切感受到了病毒的厲害,在媒體的統計中,76%的受訪者認為感染新冠比感染流感難受得多。特別是對於老年人,非常不友好。我們身邊老人去世的消息層出不窮,特別是有基礎病的老人,有很多在與病毒的搏鬥中都沒有取勝。

莫説是老人,就是很多青壯年也感受到了感染新冠病毒的厲害,高燒,劇烈的咳嗽,心肌炎,拉肚子,身體虛弱,各種不適症狀持續很久。總之,只要病毒在世界範圍存在,疫情對人類的威脅在短期內就不會消失,但最終,人類是會戰勝新冠病毒的,只是目前還不要大意,做好個人防護還是有必要的。

期待春暖花開,期待生活如常。


“常”:優化調整防控政策 防控進入新常態

商務、探親、就業、學習、旅遊、訪友……這幾天,各地出入境管理局接待大廳裏,諮詢辦理相關業務的人逐漸增多。

1月8日起,中國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一系列變化因此發生:有序恢復受理審批中國公民因出國旅遊、訪友申請普通護照;醫療機構不再以患者核酸陰性或者陽性進行分診;取消入境後全員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進口冷鏈食品不再抽樣檢測……

國家疾控局傳防司司長雷正龍指出,常態化情況下,一般不需要採取緊急防控措施。

沒有三年鏖戰,哪來今日“正常”?中國優化調整疫情防控,不是“躺平”、放任不管,也絕非所謂的“全面放開”。中國不斷完善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該管住的管住,該放開的放開。

中國防疫政策動態調整引起國際輿論廣泛關注

俄羅斯《今日俄羅斯》:穩步邁向防疫新常態——在中國,疫情整體情況相較三年前已經有了很大不同,民眾對新冠病毒的認知和自我保護的水準也有了很大提升。當前,民眾依然保持著佩戴口罩、注意衛生、避免不必要接觸等良好習慣,因此更寬鬆的政策並不意味著放鬆被感染的警惕。中國正穩步邁向防疫新常態,接下來的重點放在保護老年人、提高人群免疫水準等工作上。

日本《中文導報》:因時因勢優化政策——文章指出,中國對待防疫的態度始終是因時因勢、循序漸進的。隨著人們對疾病和病原體的認識普遍加深,人群免疫水準逐漸建立以及抵抗力的增強,適時調整防控政策是恰當的、科學的、合理的。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動態調整不是完全放任不管,而是更加科學精準地把相關資源放到最重要的防控任務和救治任務上來。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建立在科學評估之上——正式調整為“乙類乙管”標誌著中國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工作重心從“防感染”轉向“保健康、防重症”。中國調整疫情防控措施是建立在對病毒變異和疫情形勢的科學評估之上,符合自身國情。目前中國疫情形勢整體可控,生産生活正在逐步恢復正常。隨著疫情形勢的不斷好轉,中國經濟將出現反彈,為全球經濟復蘇作出貢獻。


“常”:百姓生活重回正軌 城市逐步恢復生機

在國家的保護下,不少人在疫情出現三年後才第一次和病毒直接“交手”。居家養病、“躲病”幾週後,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家門。

以北京為代表的中國城市正在恢復生機。在大都市,戴著口罩的上班族擠滿了地鐵列車;曾擱淺的旅行計劃重新提上日程;春運幕啟,這個國家正迎來一場“世界最大規模人口遷徙”,“流動的中國”又回來了。

恢復生機的中國城市給世界帶來了什麼?

“北京的街道再次出現擁堵,遊客爭相預訂出國度假,企業預計商業活動將回升”、“在上海迪士尼樂園和北京環球度假區週末的活動中,人們排隊等候;度假區酒店客流量顯著上升”、“北京的購物中心部分恢復了往常的人潮;北京衛生系統即將在隧道盡頭迎來曙光”……

中國疫情防控政策調整之後效果如何?外界一直高度關注。新年伊始,北京、上海等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重現的活力被看作是中國積極復蘇的重要信號。在剛剛過去的跨年夜,上海市中心南京路步行街人流如織,“拉鏈式人墻”再現疏導人流、車流。在中國各地,人們北上滑雪、南下溫泉,熱門餐廳外再次排起長隊,景區的燈彩點亮城市夜空……街頭巷尾的煙火氣帶來了春天的暖意。

“有序回歸正常”“恢復生機”“需求回溫”,這些外界觀察者報道中的關鍵詞傳遞了中國新年的氣象。看似有些意料之外,卻實屬情理之中。近期,中國疫情防控政策調整轉段,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這些調整是基於對病原體和疾病的認識、人群免疫水準和衛生健康系統抵抗能力、社會公共衛生干預措施三者的判斷做出的。新冠疫情暴發三年來,中國相繼出臺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條優化措施、“新十條”,到1月8日起實施“乙類乙管”,都體現著中國對這三種因素的綜合考量,是恰當、科學、符合中國防控實際的調整。

正是中國政府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精準防控,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措施,才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才迎來了當下煙火升騰、朝氣蓬勃的中國。

走出新冠陰霾,指日可待,人們還在穩紮穩打爭取勝利。“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仍是吃勁的時候,大家都在堅忍不拔努力,曙光就在前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的判斷為中國、為世界注入了寶貴信心。


“常”:生活如常 這並非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變化悄然而至:更多的人選擇網際網路問診;日益勃興的“雲商機”助力經濟。

若非一場世紀疫情,王奇慧的研究可能鮮為人知。這名38歲的病毒學專家沒想到自己會出現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英雄勞動者巨幅影像中。

同微觀世界中不計其數的病毒打交道——王奇慧從事的乍看不起眼的基礎性研究工作,正是中國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補齊短板的關鍵努力。

如今,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路直報系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資訊平均報告時間縮短到4小時以內,具備在72小時內檢測300多種病原體的能力。

“與病毒賽跑,永遠談不上大功告成。”王奇慧説。

一切如常,並非因病毒已消亡,而是國家醫療救治能力更強了,基層治理水準更高了,社會寬容度更大了。中國人面對疫情更加篤定、自信。

三年抗疫,“中國之制”發揮優勢

制度優勢,在平時更在戰時。一聲令下,千里馳援;統一調度,協同推進;多線並舉,進退有序……回望抗疫這三年,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積極成果,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發揮了重要作用。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果斷決策,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領導組織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大會戰,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開展了一場艱苦卓絕、氣壯山河的偉大抗疫鬥爭。從成立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派出中央指導組,建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到健全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態化防控機制,再到迅速形成統一指揮、全面部署、立體防控的戰略佈局……在抗擊世紀疫情的大戰大考中,中國共産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進一步彰顯,展現出抗擊疫情、化解危機、應對變局的強大效能。

衡量一個國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優越,一個重要方面是看其在重大風險挑戰面前,能不能號令四面、組織八方共同應對。面對突如其來、反覆延宕的新冠疫情,中國制度經受住“壓力測試”,交出了優異答卷。從荊楚大地到萬里神州,從疫情突襲到防控轉段,三年來我們充分發揮制度優勢,堅持全國一盤棋,迅速組織動員起各方面力量,最大程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抗疫鬥爭偉大實踐雄辯證明,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非凡的組織動員能力、統籌協調能力、貫徹執行能力,能夠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的獨特優勢。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三年抗疫,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之制”具有顯著優勢,是抵禦風險挑戰、提高國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證,是億萬人民迎接挑戰、攻堅克難的信心之源。新征程上,進一步堅定制度自信,善於運用制度力量應對風險挑戰衝擊,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我們一定能經受住一次次風險考驗,不斷化危為機、浴火重生,開闢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未來。

抗、防、統、優、常——五字背後是中國共産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是舉國同心、團結奮鬥的磅薄偉力,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的基因品格,也是全人類命運與共的中國擔當。

資料來源:新華社、中新網、人民日報、中央廣電總臺國際線上、法治日報


責任編輯:侯哲
熱門評論
大陸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