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總書記的人民情懷丨綠色發展 美麗家園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大陸新聞 > 時事要聞      2023-02-28 07:38:33

習近平總書記説,“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著眼于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立足於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統攬全局,親自謀劃、親自部署,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一幅山更青、水更綠、天更藍、環境更優美的大美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早春時節,在福建長汀,農民正搶抓農時,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今年長汀縣糧食播種面積在原有的基礎上再擴大5500畝。

福建省長汀縣河田鎮南塘村種糧大戶 傅木清:去年畝産達到了一千三百多斤,在福建創造了最高産量。就連中科院院士都説,我們這個曾經的水土流失區,現在變成了“大糧倉”,長汀真了不起。

很難想像,昔日的長汀由於水土流失嚴重,盛夏時地表溫度最高達到70多攝氏度,環境的惡化加劇了貧困。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五下長汀,走山村、訪農戶、摸實情、謀對策。經過持續努力,讓長汀實現了從“濁水荒山”到“綠水青山”再到“金山銀山”的巨變。

福建省長汀縣水土保持局原局長 鐘炳林:沒有習近平總書記的生態理念,就沒有今天的長汀。我真切感受到總書記那份對長汀水土流失治理的信念與決心,感受到他對生態環境建設的智慧與氣魄。

在當地水土保持科教園裏,習近平總書記20多年前捐種的一棵香樟樹,如今已經枝繁葉茂。樹是歲月的見證,也講述著人與自然的故事。“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我們每個人都是乘涼者,但更要做種樹者。” 總書記身體力行、率先垂范。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已經連續十年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揮鍬鏟土、培土圍堰、提水澆灌……

把人民的期待變成我們的行動,回望習近平總書記十年新年賀詞,他時刻牽掛的是人民群眾。

那一年,細心的人們發現,總書記的書架上新出現一張照片,這尤其讓甘肅省古浪縣八步沙林場的群眾感到親切與溫暖。

甘肅省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場長 郭萬剛:總書記新年賀詞時身後的那張照片就是在這裡拍的,他叮囑我們要把身體保護好才能把沙治好,把日子過好,治沙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八步沙,是騰格裏沙漠南緣最大的風沙口,風沙一度吞噬了農田村莊。2019年盛夏,八步沙林場迎來了一位特殊的“治沙人”。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林場,和林場職工一起翻沙開溝,進行“草方格壓沙”作業。

甘肅省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場長 郭萬剛:揮犁的動作一氣呵成,我們都説,一看就知道總書記是個“老把式”。

如今這裡沙止步,綠成蔭,八步沙實現了沙漠到綠洲的轉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建設好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在長江經濟帶,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讓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在黃河岸邊、大運河畔,他要求:要打造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

十年大氣治理、藍天白雲常在;系統治水“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清潔取暖、垃圾分類、“廁所革命”,困擾百姓的每一件事,都擺在總書記的案頭、記在總書記的心中,也一項項列入中央重要會議日程,一步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

廣州市市民 楊女士:變化很大,整個濕地公園好像是廣州最美的一個地方,真是一步一景,感覺生活越來越好,環境也越來越美。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橫山塢村村民 王志傑:總書記説“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原來村裏臟亂差,車都很難開進來,現在農村和城裏一樣漂亮了。

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要看能否惠及人民群眾。從在浙江安吉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到倡導讓荒原變林海奇跡的塞罕壩精神;從洱海邊與當地幹部“立此存照,過幾年再來,希望水更乾淨清澈”,到國際會議上點讚雲南大象北上南歸溫暖世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正繪就出一幅“青山不墨韆鞦畫,綠水無弦萬古琴”的神州大美圖景,山河壯美、大地錦繡是新時代中國人幸福生活的溫暖底色。

(總臺央視記者 侯軍 盛雲 何莉 志濤 王妍)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侯哲
熱門評論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