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民進黨應掌握對話契機勿陷自我邊緣化(台島夜話)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台島夜話      2023-03-01 11:00:42

台島夜話 藍紅版


  作者 柳金財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

  自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大陸即積極倡議兩岸進行對話與協商。與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兩岸對話協商的論述相比,二十大報告對此規定有些差異。無論是十九大或二十大這兩份報告皆強調, “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為兩岸對話協商的政治基礎。而蔡英文自2016年執政以來,雖一再公開呼籲兩岸展開有意義對話、建設性對話,但因不接受 “九二共識”,在執政最後一年兩岸兩會仍舊無法重啟對話。

  十九大報告稱“兩岸雙方開展對話,目的是協商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問題,消除台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的障礙,目標是確保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二十大報告則稱,“推進同台灣各黨派、各界別、各階層人士就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展開廣泛深入協商,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伴隨大陸對臺政策的寬鬆化、積極主動,民進黨若一再堅持兩岸無 “九二共識”,其兩岸政策將被徹底“邊緣化”,難以凸顯兩岸治理能力。

  首先,大陸接觸台灣政黨及團體更為廣泛。十七大報告宣稱:“台灣任何政黨,只要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我們都願意同他們交流對話、協商談判,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十八大報告也表示“對台灣任何政黨,只要不主張台獨、認同一個中國,我們都願意同他們交往、對話、合作。”十九大報告則明言:“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雙方就能開展對話,協商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問題,台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也不會存在障礙。”

  上述十七大至十九大報告,從提及“台灣任何政黨”至“台灣任何政黨和團體”,接觸對象更為廣泛。二十大報告更提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在此基礎上,推進同台灣各黨派、各界別、各階層人士就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開展廣泛深入協商,……台灣是中國的台灣。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從十七大至二十大報告加以歸納比較,大陸與台灣各政黨交流,已經拓展至各黨派、各界別及各階層交流與協商,其範圍更為廣泛及對象更為多元。

  其次,對話所涉及議題則從“什麼問題都可以談”,發展演變至就“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議題。十七大“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十九大“協商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問題”,二十大則是就“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開展廣泛深入協商”。從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到兩岸關係及國家統一,雖然在對話議題方面仍是相當具有廣泛性、多元性,但特別是聚焦“國家統一”問題,從商議兩岸關係交流衍生的功能性、事務性、經濟性的民生問題,到發展高階政治“國家統一”問題。這顯示大陸越來重視“反獨促統”、“融合漸統”目標。

  再者,民共交流的可能性障礙,民進黨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兩岸一家親。十七大報告宣稱 “十三億大陸同胞和兩千三百萬台灣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凡是對台灣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對維護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對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有利的事情,我們都會盡最大努力做好。”十八大報告則宣稱“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理應相互關愛信賴,共同推進兩岸關係,共同享有發展成果。凡是有利於增進兩岸同胞共同福祉的事情,我們都會盡最大努力做好。 “

  從十七大提出“三個凡是”到十八大剩下“一個凡是”這樣的凡是論述,在十九大報告、二十大報告中,類似的凡是論述已 “付之闕如”,只字未見。值得關注是,無論是從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依然強調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兩岸一家親,尤其是二十大倡議 “台灣是中國的台灣。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這凸顯台灣人不僅是隸屬於“中華民族”範疇而已,還是“中國人”範疇。同時,也凸顯“台灣問題內政化”,而非將“台灣問題國際化”。

  最後,顯然二十大報告對臺政策,更加強調統一戰線形成,推動和平發展及兩岸統一進程;相對於十九大報告強調兩岸對話協商解決問題及兩岸和平發展,二十大更將統一議題列入議事日程。同時,倡議“堅持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堅定支援島內愛國統一力量,偉大祖國永遠是所有愛國統一力量的堅強後盾。”二十大報告涉台論述即指明,大陸將對台灣社會愛國統一力量提供強有力的支援,目標是推進兩岸和平統一進程,這是進一步明確化呼應2019年初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所提出 “兩制台灣方案”。

  二十大後大陸對臺政策更為積極,無論是進行國共交流及對話、主動提出配合重新開啟小三通及大三通,參與台北燈會、甚至提出歡迎若干民進黨人士來陸參訪、主動釋放協助解決農漁産品禁止輸陸等問題,皆可凸顯二十大後大陸對臺政策具體落實貫徹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更全面性推展統一戰線,其實施對象及範圍更為多元及廣泛,強調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的主動權”,化被動為主動 ,展現戰略自信及定力,推進兩岸融和、融合漸統及融合促統目標。民進黨若無法有效因應及處置,在兩岸事務中將處於被動、被邊緣化角色及地位。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