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兩會觀察)找尋2023年外貿增長點,代表委員們提三大“關鍵詞”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大陸新聞 > 時事要聞      2023-03-09 09:03:17

中新網北京3月8日電 (記者 夏賓)翻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一系列的數據和目標為經濟工作發出了“任務清單”。

過去三年,中國外貿表現逆勢上揚,成為中國經濟的一抹亮色和強勁動力。對於外貿,政府工作報告明確,進出口促穩提質,並且要繼續發揮進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

如何找尋2023年外貿增長點?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們提到三大“關鍵詞”。

一是瞄準“一帶一路”。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校長余淼傑認為,今年的“三駕馬車”中,外貿依然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最重要的火車頭。在增長亮點方面,他提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從今年開始甚至在“十四五”時期相當長的時間裏,佔中國外貿總額的比重會穩定在三分之一。

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週年,中國在國際合作上不斷開闢新路徑,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新機遇。

就在兩會開幕前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盧安達投資發展局與阿里巴巴在2月27日簽署了又一份電商合作協議,首批20家盧安達中小企業將入駐阿裏國際站,開啟數字化出海。據悉,這批企業的産品以盧安達當地特色的咖啡和茶葉為主。

宇通客車則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拿下訂單:3月2日,首批經過嚴苛檢測的宇通客車緩緩駛出新能源廠區,這批客車將從河南鄭州出發,沿著“絲綢之路經濟帶”抵達中亞的烏茲別克,交付給位於首都的塔什幹公交公司。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一單又一單的合作成果早已經説明:“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但機會和成果屬於全世界。

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雲傑指出,位於“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東端重要節點的上合示範區,作為國際貿易大通道建設的重要樞紐,正暢達“一帶一路”加速互聯互通。隨著國內國際各方目光齊聚上合示範區,“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的建設顯得更加緊迫、尤為關鍵。

二是跨境電商“提質”。作為發展速度快、帶動作用強的外貿新業態,跨境電商已成為中國外貿發展的新動能、轉型升級的新渠道和高品質發展的新抓手。

全國人大代表、海關總署廣東分署主任李魁文表示,在跨境電商方面,要做好各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方案的有效實施,形成“跨部門協同配合、跨關區分區協作”的合力,優化跨境電商營商環境;在市場採購方面,應加強市場主體準入和分類管理,加強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聯合懲戒力度,促進市場採購貿易健康發展。

此前,全國政協委員、恒銀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浩然與阿裏等國內電商龍頭企業就跨境貿易、供應鏈建設等進行研討。他直言,面對競爭對手的壓力,面對跨境物流投入不足等問題,我們需要拿出“掰手腕”的勇氣,亟需在跨境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破局。

中國企業目前跨境電商的基礎設施佈局已有成效。為幫助跨境商家、中小企業解決跨境零售中的最大痛點物流,速賣通聯合菜鳥在海外9個國家和地區建設了28個海外倉,總面積超過86萬平方米。

但中國跨境電商數字物流基礎設施仍然投入不足,海外倉等缺少公共服務網路,倉貨互相“看不見”,影響跨境物流成本,進而影響供應鏈安全與穩定。

江浩然建議,在戰略層面,建議由國家發改委與商務部統籌建立海外倉政企混合基金,構建“通道+樞紐+網路”的現代物流網路運作體系。

三是數字經濟賦能。數實融合在中國發展火熱,數字貿易也搭上“快車”,數字報關、數字倉儲、數字行銷等紛紛落地。

“數字産業已經佔據我國經濟的重要位置,數字産業已經是中國的第一大産業,數字經濟在中國經濟總量中的佔比接近一半,由此可見數字經濟既是現實發展,也是未來動力。”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社會主義學院院長周漢民認為,數字貿易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上都受到高度關注,尤其是這幾年,世界的數字貿易發展速度驚人。

數實融合在中國發展火熱,數字貿易也搭上“快車”,數字報關、數字倉儲、數字行銷等紛紛落地。

中遠海控推出以集裝箱航運為核心的全球數字化供應鏈運營和投資平臺,為客戶提供“集裝箱航運+港口+相關物流服務”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在搭建全球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方面,阿里巴巴世界電子貿易平臺(eWTP)創新地將數字技術應用於進出口清關、納稅等方面,推出了海外商品智慧歸類、海外清關SaaS平臺,企業數字身份認證等服務。

這不僅為跨境電商中小企業提供了一個數字化“作業系統”,也為全球中小企業提供全球買、全球賣的數字化基礎設施。一方面解決了政府治理的問題,一方面也為中小企業出海提供服務能力。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權衡建議,進一步加快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相關的法律體系建設,同時,加快數字技術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領域的應用,加快國際通行的數字標準採用,形成貿易綜合服務的生態圈。

他表示,加快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相關的立法工作和數字化技術應用,既有利於加強資訊互通共用,促進國際貿易便利化,也有利於推動中國加快參與全球數字貿易和數字經濟規則的制訂。

文章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姚思寒
熱門評論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