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不到一週,新冠輕症就可以正式免隔離,台灣社會向常態生活邁進一大步,剩下部分場所口罩令還在,接下來,何時可以完全脫離大流行、生活恢復正常、疫情指揮中心解散?臺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今提出兩個指標,首先為超額死亡趨近於零,再者為新冠重症率和住院率都降低到與疫情前的流感相同,兩個指標都還沒達到。要達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繼續加強接種疫苗,特別是死於新冠的人有93%為60歲以上年長者。
關於第一個指標“超額死亡趨近於零”,陳秀熙指出,台灣的超額死亡率在去年6月達到43%為最高,之後逐漸下滑,今年1月最低為10%,2月受春節假期與延遲通報影響,又回升到13%,其中7%為直接死於新冠,其餘為死於新冠加上共病,或是間接的非新冠死亡。死於新冠的人有93%為60歲以上年長者。
陳秀熙分析,超額死亡率下降,代表醫療量能獲改善,但直接死於新冠仍佔佔7%、共病伴隨新冠死亡佔3%,兩者在近3個月都皆有上升趨勢,表示需加強對年長者及共病者的醫療照護和疫苗接種,希望在5、6月可以將超額死亡降低到0%。
陳秀熙具體指出,目前死亡絕大多數都是長者,70歲以上的死亡佔比已從去年7月的75%上升到81%。以3月新冠死亡資料為例,高達93%為60歲以上長者,其中80到89歲佔33%最高,90歲以上佔24%次之,再來是70到79歲佔23%,60到69歲佔12%。
至於第二個指標“新冠重症率和住院率都降低到與疫情前的流感”,陳秀熙表示,台灣現在還有努力空間。因為疫情前的流感重症率是每10萬人0.6人,住院率是每10萬人3人,但目前新冠重症率是每10萬人1.6人,住院率是每10萬人4人,等於是每10萬人就比流感多1人重症、1人住院。
根據疾病管制部門疫苗統計資料,截至3月7日上午10時,一劑疫苗都還沒打的人,在50到64歲還有10%、65到74歲有10.5%,75歲以上有17.5%。
“要控制重症和死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疫苗。”陳秀熙推估,接種疫苗可使新冠致死率下降7成,也使間接死於疫情的死亡降低45%。加強接種疫苗,再加上精準防疫、照護量能調整,台灣將逐步從大流行降級解封。(台灣“聯合新聞網”)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