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迎來新契機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深度分析      2023-03-16 09:40:52

今年全國“兩會”對臺釋出重要訊息,受到海峽兩岸高度關注。習近平主席與李強總理的涉台講話,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有力提振了兩岸同胞攜手推進祖國統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與決心,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必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兩會”期間,“中國式現代化”“高品質發展”“祖國統一”“民族復興”“兩岸一家”“血濃于水”“深化交流合作”等成為兩岸同胞關注的熱詞,不僅反映出兩岸關係發展的現狀,更揭示出兩岸關係發展的未來。兩岸需要在堅持一個中國和“九二共識”基礎上,加大反“獨”促統力度,深化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不斷增進同胞心靈契合,構建高品質發展的兩岸命運共同體,加速推進祖國統一進程。

從兩岸經濟來看,近年來兩岸經濟合作克服疫情及島內政治因素的不利影響,始終保持不斷向前發展的良好勢頭,符合兩岸同胞切身福祉與利益,可謂大勢所趨,民心所向,具有強大的內生驅動力。無論民進黨當局如何人為設限,都無法撼動兩岸經濟合作進一步深化的良好格局。據大陸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兩岸進出口貿易額為3196.8億美元,兩岸經貿總體保持穩定,大陸仍是台灣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及最大順差來源地。兩岸貿易穩定發展是台灣經濟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動力。

近年來,大陸各級各部門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尊重、關愛、造福兩岸同胞,持續落實“31條措施”“26條措施”“11條措施”“農林22條措施”。江蘇省于2022年頒布實施《江蘇省對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促進條例》,成為大陸各省市第一個以地方立法形式推出的惠台舉措。大陸擴大開放台灣居民在大陸申請設立個體工商戶政策,為台灣基層民眾、台灣青年到大陸就業、創業提供有力支援。大陸支援台胞台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以及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幫助廣大台胞台商拓展大陸市場,助力台商台企融入大陸經濟社會發展,讓更多台胞台企從中獲益,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也不斷向更廣領域、更深層次邁進。

與此同時,大陸克服疫情影響,努力為兩岸經濟合作搭建平臺,鋪設道路。去年以來,廣大台胞台企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踴躍參加大陸各類經貿交流活動,包括京臺科技論壇、重慶台灣周等活動,都為兩岸經濟合作創造更多機遇與空間。去年12月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在廈門舉行,兩岸工商企業界人士踴躍參加,為深化兩岸經貿交流合作貢獻心智與力量。

2023年,儘管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存在諸多外部阻力與干擾,如民進黨當局以各種方式推動“經濟脫中”,美國進一步加劇對華競爭,美臺持續加強經貿勾連以對抗兩岸經濟合作等,但祖國大陸經濟始終保持韌性強、潛力大、空間廣的優勢,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僅沒有改變,而且還在不斷鞏固和加快發展。今年“兩會”為大陸經濟社會長期穩定發展擘畫新的藍圖,描繪出嶄新的未來。大陸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品質發展,必將為廣大台商台企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必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從兩岸人員往來與文化交流方面來看,近年來大陸以人民為中心,對臺工作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為民謀利的理念,以增進兩岸同胞利益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增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面對兩岸關係複雜嚴峻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為兩岸交流帶來的衝擊,大陸堅定推進兩岸交流合作,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的方針沒變、力度未減,兩岸民間交流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助推力。大陸通過舉辦海峽論壇、兩岸青年發展論壇等交流活動,為兩岸民間交流、青年交流搭建平臺,創造條件。與此同時,大陸積極推動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建設不斷擴大和完善。2009年至今,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先後批准在山東、湖北、福建等24個省區市設立了91年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今年初,又新批准設立9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為兩岸交流搭建更多平臺,給兩岸同胞提供更多回顧歷史、品味文化、暢敘親情和共同發展的機會。

大陸各地各部門持續落實、落細各項惠台利民政策舉措,完善保障台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推動兩岸交流合作提質增效,增進兩岸同胞的切身福祉。對於兩岸同胞普遍關心的恢復兩岸直航航點事宜,國台辦新聞發言人朱鳳蓮近日表示,大陸方面已做好相關準備,沒有任何限制和障礙。希望台灣方面順應民意,採取務實舉措,不要再以疫情為藉口,用所謂“評估”“考量”來搪塞,阻礙恢復兩岸直航航點。可見,大陸對推動兩岸人員往來與交流始終持正向、積極態度,可謂應民心、合民意。台灣當局理應以兩岸同胞利益福祉為重,與大陸相向而行,共同推動兩岸交流合作,早日實現兩岸關係“春暖花開”。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希望兩岸能夠在一個中國和“九二共識”基礎上,以交流衝破隔閡,以合作促進共贏,以發展成就未來。兩岸同胞攜手並肩、戮力同心,共同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特約評論人 文清)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邱夢穎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