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兩岸學者面對面”系列活動啟動 首場暢談“閩台歷史人群”

華夏經緯網 > 兩岸 > 兩岸交流      2023-03-20 08:52:56

  “兩岸學者面對面”系列活動17日在廈門大學啟動。首場活動以“閩台歷史人群——羅漢腳、唐山媽、班兵及其他”為主題,由全國台灣研究會會長汪毅夫和台灣成功大學教授陳益源展開互動對談。

  所謂“閩台歷史人群”,是指閩台兩地歷史上曾經存在但現在已不再存續的人群。在當天的活動中,汪毅夫和陳益源針對“閩台歷史人群”及其歷史活動展開生動對話。

  在他們看來,俗稱“羅漢腳”的,係指那些“非釀亂不足為生”的無業遊民;俗稱“唐山媽”的,指的是從大陸(主要是福建)遷移到台灣的“開臺”女性祖先;史稱“班兵”的,則指清代輪班戍守台灣的福建子弟兵;而俗稱“師爺”的,是指清代台灣各級各地衙門主官私人聘用的幕友,其中大部分也來自於福建。

  對於這幾類歷史人群涉及的歷史真相,汪毅夫和陳益源進行了交流和解讀。

  在新冠疫情的陰霾逐漸散去之後,兩岸學界迫切恢復正常學術交流。廈門大學校長助理、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方穎稱,新形勢下,恢復兩岸正常的學術交流和人員往來是兩岸學界的共同願望,也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需要,期待“兩岸學者面對面”系列活動能為促進兩岸學術交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應有的學術貢獻。

  中華文化學院科研部處長劉英鳳亦表示,期待通過這個學術交流平臺,兩岸學者可以傾聽彼此的聲音、分享彼此的故事,以心交心,增進了解和理解,為早日實現兩岸同胞正常往來、恢復各領域常態合作盡一份心力。

  陳益源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兩岸學者能夠面對面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希望在面對面的時候,可以進行真心的交流”,陳益源説,兩岸學者心意相通,一定可以把各自的心意和共同的想法,透過交流讓彼此更加了解。

  他同時期望,這樣的面對面交流活動,也可以考慮到北京、到台北,也可以到台南或者到金門,甚至到其他的地方去。“攜手認識共同的過去,朝向一個更和諧美好的未來,這應該是兩岸學者共同的心願。”

  “兩岸學者面對面”系列活動由廈門大學和中華文化學院聯袂主辦,首場活動由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承辦。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人士稱,舉辦這一交流活動,旨在通過兩岸知名學者之間的深度對話,鮮活呈現兩岸同文同種、根葉相連的文化親緣,不斷喚起兩岸民眾休戚與共的生活體驗。(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欣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