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沙特和伊朗在北京握手言和,有人坐不住了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大陸新聞 > 時事要聞      2023-04-09 10:01:21

 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6日在北京集體會見來華舉行沙伊外長會晤的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會晤後,秦剛見證沙伊雙方簽署聯合聲明,兩國宣佈即日起恢復外交關係。

  在中國的斡旋下,中斷聯繫7年的沙特和伊朗走向和解,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提供更有力保障。在國際社會對沙伊“北京會晤”交口稱讚之時,有人卻坐不住了。

  美國媒體報道,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威廉·伯恩斯日前秘密飛往沙特。伯恩斯此行是對北京斡旋的反應動作。

  這是2022年8月4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白宮。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美高官突訪沙特表“失望”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伯恩斯與沙特高級官員討論了“共同利益”,包括情報合作和反恐等問題。《華爾街日報》文章稱,伯恩斯對沙特接受中國斡旋與伊朗復交、沙特與敘利亞走近等表示“失望”“錯愕”,重申伊朗和敘利亞仍處於美國的制裁中。

  《華盛頓郵報》文章指出,不久前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宣佈自願減産時,沙特就已經釋放出“美國在中東的霸權時代已經結束”的信號。

  針對伯恩斯突訪沙特,中東媒體的報道普遍著眼于美國在中東影響力的減退。沙特阿拉比亞新聞網刊文説,美國與沙特之間的嫌隙兩年來一直未能彌合。

  英國“中東之眼”新聞網的報道説,沙特下一步如果打算與敘利亞走近,美國恐怕也很難左右沙特的行動。

中國斡旋努力廣獲點讚

  中國的外交努力則得到中東地區媒體廣泛認可和稱讚。埃及國家回聲網的報道評論道,“沙特和伊朗外長選擇中國作為會晤地點,中方再一次為促進兩國達成共識、達成溝通發揮了積極作用。”

  美國國內對此也不乏理性點讚的聲音。曾在小布希政府中擔任國家情報委員會副主席的戴維·戈登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説,促成沙伊兩國恢復外交關係是中國外交的重要成就,此舉有助於緩和重要地區的緊張局勢,將使包括美國、歐洲和亞洲國家在內的各方從中受益。

  “華盛頓沒有資格批評中國的成功,”戈登表示,拜登政府在美沙關係上“嚴重處理不當”。

  3月13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卡納尼在記者會上回答記者提問。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卡納尼13日説,中國為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同意恢復外交關係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中東地區實現和平、穩定與安全提供了助力。新華社記者高文成攝

  美國前資深外交官傅立民曾擔任美國駐沙特大使。他在接受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中國幫助促成沙特和伊朗之間亟需的和解,“這為降低兩國緊張關係,解決葉門衝突以及地區的和平共處打開了大門”。

  傅立民表示,中東未來的和平穩定依然需要中國、美國在內的各國繼續付出外交努力。

網友熱評:“一言堂”時代結束了

  社交媒體上,世界各國網友對美國中情局局長的沙特之行開啟嘲諷模式——

  網友“有趣的薩曼莎”説:“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戰爭和混亂都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帶來的吧。”

  網友巴巴克·庫希亞爾説:“製造麻煩的人來發最後通牒了。

  一名自我介紹是美國退役軍人的網友“現身説法”:“真諷刺,沒有美國摻和,中東或許未來就會實現和平。

  還有網友直言:“和平比什麼都重要吧。

  中東地區的網友更是火力全開——

  網友易卜拉欣·尤素福一語道破美國著急的原因:“此前沙特和伊朗在巴格達多輪接觸美國看不見,中國一齣面他們馬上就關注到了。”

  沙特網友阿博·阿卜杜勒拉言辭激烈地批評:“只有我們與其他國家保持敵意美國才不會失望嗎?美國政府對沙特表現出強烈而無理的敵意,居然還認為它可以影響沙特的決定、沙特只能在它的指導下做事?美國政府必須了解,沙特的決定不依附於任何其他人。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

  網友賈邁勒·阿卜杜言簡意賅:“美國一言堂的獨裁時代結束了。”

    -END-

  策劃:倪四義

  監製:辛儉強 齊紫劍 閆珺岩

  記者:陳瑩 劉品然 辛儉強

  編輯:徐曉蕾 張代蕾 馬驍

  新華社國際部製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臺出品


文章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黃楊
熱門評論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