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窮兵黷武謀求競爭優勢,凸顯霸權思維

美窮兵黷武謀求競爭優勢,凸顯霸權思維
多年來,美國一直是全球軍費開支最高的國家。拜登政府執政以來,美國防預算呈高速增長態勢。2024財年,美國防預算申請再創歷史新高,達到8420億美元。反映了美軍“服務大國競爭”的動向,折射出拜登政府“以軍事霸權維護全球霸權”的企圖。國際社會必須對大搞軍備擴張的美國保持高度警惕。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美國東西被兩大洋包夾,南北沒有競爭對手,理應是全球安全感最強的國家。但是,近年來美國癡迷于製造“假想敵”,屢屢以“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為由大幅增加國防預算,不斷擴充軍備。約佔全球各國軍費總和40%的軍費開支,充分暴露出美國企圖以軍事霸權維護全球霸權的叵測居心。

  近年來,美國執迷于“大國競爭”,不斷加大國防投入,根本目的是追求自己的絕對安全。而美國的絕對安全,意味著其他國家的絕對不安全,因此必然引起其他大國的制衡。過去幾年,俄、印、法、英、日等國紛紛增加國防開支,加快推進軍事轉型,著力提升高端戰爭能力,世界迎來新一輪軍備競賽潮。

  美國不斷推進“大國競爭”戰略,利用數額龐大的軍費支撐,加強全球軍力部署,選擇性干預地區領土爭端,大力扶植“棋子”國家發展非對稱戰力,構建排他性軍事集團,甚至撥專款推進預設戰場建設。事實證明,美國這種煽風點火、遏制打壓的做派,加劇了很多地區的分裂與對抗,削弱了全球和平與穩定的根基。

     《2022年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年鑒》稱:“當前全球46場衝突中,有34場涉及一個或多個由美國武裝的當事方。”可見,美國連年高企的軍費不僅沒有阻止戰爭,反而助長了戰爭。當前,美國政府債務已突破31萬億美元。儘管如此,美國軍費仍屢創新高。日益增長的軍費,反映的是美國對早已過時的冷戰思維的執迷,對求和平、促發展的時代潮流的悖逆。

打贏“今天的戰爭”

B-21

  從美國防部公佈的《2024財年國防預算申請概要》來看,美軍打算斥資377億美元用於推進核力量現代化,包括加快研製和列裝哥倫比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B-21戰略轟炸機和“哨兵”洲際彈道導彈等,全面提升“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同時,美軍計劃拿出1700億美元用於採購武器裝備,其中大部分用於生産建造新型艦艇和戰機,重點提升海軍和空軍的作戰能力。

  2024財年,美軍擬投入1460億美元用於保障各軍種部隊開展戰備訓練和演習,提升部隊聯合作戰戰備水準。據美國防部披露,當前美軍60%的現役部隊可在30天內完成海外作戰部署,10%的現役部隊能夠在96小時內實現海外部署,戰備水準處於歷史高位。針對未來可能的大國衝突,美軍還為印太和歐洲兩個戰區專門撥款,支援其開展戰場建設、作戰概念檢驗和盟伴能力提升等行動。

  美軍認為,軍隊建設既要滿足當前任務要求,也要著眼未來戰爭需要,關鍵是在兩者間實現平衡。2024財年,美軍申請的研發預算高達1450億美元,為歷史之最。這些研發預算將主要投向3類14個關鍵技術領域,包括生物技術、量子科學等具有應用前景的種子領域,可信賴的人工智慧和自主化、微電子、太空技術等商業部門已有效應用的領域,以及定向能、高超聲速技術等美軍已開始應用且仍需持續努力的領域等。

瞄準“明天的戰爭”

src=http _inews.gtimg.com_newsapp_match_0_11046526587_0.jpg&refer=http _inews.gtimg.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

  在確保“絕對安全”的戰略思維指導下,五角大樓瘋狂追求打造全球範圍的反導系統。在針對傳統洲際導彈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尚未成熟之際,美軍又以“中俄高超音速導彈威脅”為理由,加快推進新一代天基探測和跟蹤系統。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公司)本月初為美軍太空發展局發射了首批10顆導彈跟蹤和通信衛星。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發射升空的10顆衛星屬於美國針對“高超音速導彈威脅”而特別打造的新一代天基探測和跟蹤系統。其中兩顆由SpaceX製造的“追蹤層導彈追蹤感測衛星”用於探測和跟蹤飛行中的彈道導彈和高超音速導彈,另外8顆“運輸層數據中繼衛星”則使用光學鏈路將數據從天基感測器傳輸到地面接收站。

  美軍認為,中俄快速發展的高超音速導彈可以在大氣層內高速飛行和機動,很難被傳統反導系統發現和攔截。美軍當前部署的導彈預警衛星星座——天基紅外系統更適合探測大型彈道導彈發射時産生的明亮熱成像,而高超音速導彈可在大氣層裏穿行以躲避探測,天基紅外系統對後者相對暗淡的紅外特徵不夠敏銳。為此五角大樓為探測和跟蹤高超音速導彈,提出了由數百顆衛星、多層天基感測器組成的新一代探測和跟蹤系統。

太空軍迎新名字“守護者”。圖/美國太空軍推特

  這次發射的10顆衛星主要部署在距離地面約1000公里的低地球軌道。美軍太空發展局訂購的首批28顆衛星包括8顆“追蹤層導彈追蹤感測衛星”和20顆“運輸層數據中繼衛星”,第二批次的18顆衛星將於今年6月升空。預計在今年下半年,美軍太空發展局聯合埃格林空軍基地作戰部隊將對這批衛星進行綜合評估,並計劃在印太地區軍演期間,讓美國海軍陸戰隊、太平洋艦隊進行實際測試,相關測試內容包括“低延遲數據連接、超視距瞄準、導彈警告和導彈跟蹤以及軌道跟蹤感測器和地面感測器之間的數據融合”。

  按照五角大樓的設想,一旦對手的高超音速導彈發射,運作在高地球軌道的紅外預警衛星首先將發出警告。跟蹤衛星隨後捕捉到高超音速導彈在大氣中高速飛行時的紅外信號,開始計算高超音速導彈前進方向的軌跡並不斷更新,這些數據同時會傳遞給“傳輸層”衛星,後者將在“數百毫秒”內將資訊傳遞到地面站,引導地面攔截系統作戰。

加緊無形戰場軍備擴張

  美國空軍日前發佈了新版《網路作戰條令》,由此也成為了網路空間司令部系列戰略性文件出臺後,首個公佈新版作戰條令的軍種部隊。新版條令提出,美國空軍網路戰部隊既要在戰時或準戰時狀態下支援美國空軍開展網路戰攻防行動,贏得該領域競爭優勢和作戰優勢,也要在平時的非武裝衝突類軍事活動中發揮作用。

  新版條令重點強調美國空軍網路戰部隊應融入“一體化威懾”和聯合作戰體系。其中,第16航空隊將整合情報偵察監視、電子戰和資訊戰力量,為美國空軍行動創造“資訊環境優勢”,以在武裝衝突中取得先機。美國空軍在網路空間的軍事行動和作戰計劃應融入聯合部隊的作戰方案,充分考慮跨機構合作、戰場物理域和網路域聯動效應,及國家情報體系支撐下的資訊共用。

  此外,美國空軍還將提升網路戰能力的目標落實到軍事院校。美國空軍大學網路學院要求學員至少選修3門資訊和網路空間相關的課程,空軍戰爭學院則在通用課程中正式編入網路戰等教學內容。

  就在美國空軍出臺新版條令的同時,美國海軍則公佈了隸屬於網路司令部的第10艦隊實力,該部隊下轄1.4萬名現役、文職和預備役人員,在全球有28個現役指揮部、40支網路任務部隊和27個預備役指揮部。美國海軍網路戰部隊在美軍各軍兵種中規模最大,美國空軍或將效倣海軍體制,建設該軍種的力量結構。

  今年以來,美軍網路司令部相繼發佈《國防部資訊網路聯合部隊指揮部任務説明》《海岸警衛隊網路司令部任務説明》等系列文件,豐富網路戰部隊發展規劃。美軍在網路空間的一系列舉動,必將助長該領域軍備競賽態勢。


     來源:中新網、中國軍網、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等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