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潮起東方·中國外交之元首領航】回顧習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點聚焦      2023-04-25 23:25:49

微信圖片_20230420171255

回望2022年,中國元首外交寫下命運與共、天下一家的新篇章。這一年,習近平主席3次走出國門,開啟疫情以來首個線下高訪季。那些高規格禮遇,蘊含怎樣的考量?那些面對面會晤,謀劃怎樣的未來?那些實打實合作,帶來怎樣的期待?請跟隨我們的策劃重溫一個個溫暖真摯的瞬間,共同期待與世界攜手同行的未來。

大黨大國,胸懷天下。2022年習近平主席出訪中亞、東南亞和中東,向世界展現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價值取向和獨特風格。國際社會再次領略了習近平主席作為大黨大國領袖的卓越風範、天下情懷,也再次見證了一個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

【東南亞篇】

22e73a21c752459c950f4a6c171c5e0a

當地時間11月15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併發表題為《共迎時代挑戰 共建美好未來》的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習近平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併發表重要講話


當地時間11月15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併發表題為《共迎時代挑戰 共建美好未來》的重要講話。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延宕,世界經濟脆弱性更加突出,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全球治理嚴重缺失,糧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機疊加,人類發展面臨重大挑戰。各國要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倡導和平、發展、合作、共贏,讓團結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對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破解“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這一時代課題,共渡難關,共創未來。

習近平強調,二十國集團成員都是世界和地區大國,應該體現大國擔當,發揮表率作用,為各國謀發展,為人類謀福祉,為世界謀進步。

我們要推動更加包容的全球發展。團結就是力量,分裂沒有出路。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面對各種風險挑戰,應該同舟共濟。以意識形態劃線,搞集團政治和陣營對抗,只會割裂世界,阻礙全球發展和人類進步。人類文明已經進入21世紀,冷戰思維早已過時。我們應該攜手努力,開闢合作共贏的新境界。各國應該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和平共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不應該以鄰為壑,構築“小院高墻”,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二十國集團要堅守團結合作初心,傳承同舟共濟精神,堅持協商一致原則。分裂對抗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團結共生才是正確選擇。

我們要推動更加普惠的全球發展。各國共同發展才是真發展。世界繁榮穩定不可能建立在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基礎之上。每個國家都想過上好日子,現代化不是哪個國家的特權。走在前面的國家應該真心幫助其他國家發展,提供更多全球公共産品。大國要有大國的擔當,都應為全球發展事業盡心出力。中方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創設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將加大對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投入,同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推進這一倡議,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新助力。

我們要推動更有韌性的全球發展。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世界經濟面臨衰退風險,大家日子都不好過,發展中國家首當其衝。我們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發展問題。要建設全球經濟復蘇夥伴關係,堅持發展優先、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想著發展中國家的難處,照顧發展中國家關切。中方支援非洲聯盟加入二十國集團。各方要繼續深化抗疫國際合作,遏制全球通脹,化解系統性經濟金融風險,特別是發達經濟體要減少貨幣政策調整的負面外溢效應。國際金融機構和商業債權人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主要債權方,應該參與對發展中國家減緩債行動。中方全面落實二十國集團緩債倡議,緩債總額在二十國集團成員中最大,為有關發展中國家渡過難關提供了支援。

我們要繼續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積極推動世界貿易組織改革,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中方提出了數字創新合作行動計劃,期待同各方一道營造開放、公平、非歧視的數字經濟發展環境,縮小南北國家間數字鴻溝。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向綠色低碳發展轉型,必須本著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在資金、技術、能力建設等方面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援。要堅持對腐敗零容忍,加強追逃追贓國際合作。

習近平強調,糧食、能源安全是全球發展領域最緊迫的挑戰。當前危機根源不是生産和需求問題,而是供應鏈出了問題,國際合作受到干擾。解決之道在於加強市場監管合作,構建大宗商品合作夥伴關係,建設開放、穩定、可持續的大宗商品市場,共同暢通供應鏈,穩定市場價格。要堅決反對將糧食、能源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撤銷單邊制裁措施,取消對相關科技合作限制。二十國集團應該在生産、收儲、資金、技術等方面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必要支援。中方在二十國集團提出國際糧食安全合作倡議,期待同各方深化合作。

習近平最後強調,中國共産黨近期舉行了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謀劃了中國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定不移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不斷走向現代化的中國,必將為世界提供更多機遇,為國際合作注入更強動力,為全人類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9797eea5906a4d40b6822c0ff30b1e5d

當地時間11月16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繼續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併發言。新華社發

峰會通過《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巴厘島峰會宣言》


當地時間11月16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繼續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併發言。

在討論數字轉型問題時,習近平指出,當前,數字經濟規模擴大,全球數字化轉型加速,成為影響世界經濟格局的重要因素。中國主辦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期間,首次把數字經濟納入二十國集團議程,提出創新發展方式、挖掘增長動能。近年來,二十國集團在適應數字化轉型、發展數字經濟方面凝聚了更多共識,推進了更多合作。希望各方激發數字合作活力,讓數字經濟發展成果造福各國人民。

一要堅持多邊主義,加強國際合作。合力營造開放、包容、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經濟發展環境,在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方面推進國際合作,釋放數字經濟推動全球增長的潛力。搞所謂“小院高墻”、限制或阻礙科技合作,損人不利己,不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二要堅持發展優先,彌合數字鴻溝。各國應該攜手推動數字時代互聯互通,採取有效措施提升全民數字技能和素養,尤其要幫助發展中國家和弱勢群體融入數字化浪潮,努力消除數字鴻溝。中方已經發起建設數字絲綢之路倡議,並將數字經濟作為全球發展倡議的重點合作領域,期待就此同各方開展合作。三要堅持創新驅動,助力疫後復蘇。中方提出了《二十國集團數字創新合作行動計劃》,旨在推動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實現創新成果普惠共用,歡迎各方積極參與。中方願繼續同二十國集團成員合作,攜手構建普惠平衡、協調包容、合作共贏、共同繁榮的全球數字經濟格局。

峰會通過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巴厘島峰會宣言》。

時機特殊、意義重大 習近平同拜登在巴厘島舉行面對面會晤


習近平主席同美國總統拜登在巴厘島舉行面對面會晤,是三年多來尤其是疫情以來中美元首的首次面對面會晤,也是G20峰會期間國際社會最為關注的一場雙邊活動。此次中美元首會晤明確了一個方向,就是防止中美關係脫軌失控,找到兩個大國正確相處之道;確定了一個框架,就是共同探討確立中美關係指導原則或戰略性框架;啟動了一個進程,就是要將兩國元首重要共識落到實處,管控和穩定中美關係。

國際社會各方認為這場“峰會之峰會”時機特殊、意義重大,開啟了中美“搭建橋梁”進程,有助於兩國關係校準航向、重回正軌,是在元首層面為穩控關係、避免衝突採取的最重大行動,將深刻影響中美關係的走向,深刻影響國際格局的演變。

2022111608260610483

這是2022年11月11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拍攝的峰會一處會場外的峰會標識和裝飾。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包容、普惠、有韌性,習近平主席提出應對重大發展挑戰的三個關鍵詞


當地時間11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呼籲各國要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推動更加包容、普惠、有韌性的全球發展,共同破解時代課題,共渡難關,共創未來。

這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後,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出席多邊峰會。在這一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壇上,習近平主席聚焦發展這一重大主題,深入闡釋推動全球發展的中國主張和倡議,回應了世界各國人民對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期盼,展現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責任擔當。

當地時間11月15日,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習近平主席發表題為《共迎時代挑戰 共建美好未來》的重要講話。

習近平主席指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延宕,世界經濟脆弱性更加突出,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全球治理嚴重缺失,糧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機疊加,人類發展面臨重大挑戰。

習近平主席強調,二十國集團成員都是世界和地區大國,應該體現大國擔當,發揮表率作用,為各國謀發展,為人類謀福祉,為世界謀進步。

習近平主席提出,我們要推動更加包容的全球發展。團結就是力量,分裂沒有出路。我們要推動更加普惠的全球發展。各國共同發展才是真發展。我們要推動更有韌性的全球發展。我們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發展問題。

習近平主席指出,我們要繼續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積極推動世界貿易組織改革,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中方提出了數字創新合作行動計劃,期待同各方一道營造開放、公平、非歧視的數字經濟發展環境,縮小南北國家間數字鴻溝。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向綠色低碳發展轉型,必須本著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在資金、技術、能力建設等方面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援。要堅持對腐敗零容忍,加強追逃追贓國際合作。

習近平主席強調,糧食、能源安全是全球發展領域最緊迫的挑戰。解決之道在於各國在聯合國等多邊國際組織的協調下,加強市場監管合作,構建大宗商品合作夥伴關係,建設開放、穩定、可持續的大宗商品市場,共同暢通供應鏈,穩定市場價格。

習近平主席強調,一個不斷走向現代化的中國,必將為世界提供更多機遇,為國際合作注入更強動力,為全人類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國際社會高度評價習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11月15日至16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習近平主席出席峰會併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張,為解決全球發展中的重大現實問題、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提供了中國方案。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二十國集團成員應攜手努力,開闢合作共贏新境界。中國為各方加強團結合作、協調宏觀經濟政策、完善全球經濟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展現了負責任大國擔當,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信心與力量。

中國始終是國際秩序的穩定力量

“我們要推動更加包容的全球發展”“我們要推動更加普惠的全球發展”“我們要推動更有韌性的全球發展”。中國主張,二十國集團成員都是世界和地區大國,應該體現大國擔當,發揮表率作用,為各國謀發展,為人類謀福祉,為世界謀進步。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認為,中方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相契合,在幫助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方面,中國所作努力無可比擬。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表示,習近平主席倡導團結合作應對全球挑戰,推動更加包容的全球發展,我完全贊同。中國始終是國際秩序的穩定力量。

為破解全球發展難題帶來信心

糧食、能源安全是全球發展領域最緊迫的挑戰。中方強調,解決之道在於加強市場監管合作,構建大宗商品合作夥伴關係,建設開放、穩定、可持續的大宗商品市場,共同暢通供應鏈,穩定市場價格。

長期以來,中國對世界糧食和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貢獻。習近平主席提出全球發展倡議,把糧食安全作為八大重點合作領域之一。今年,中方同印度尼西亞、塞爾維亞等6個夥伴國一道發起“構建穩定和富有韌性的産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倡議”,同多個國家一道倡導建立全球清潔能源合作夥伴關係,並在二十國集團提出國際糧食安全合作倡議。中方以切切實實的行動,為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建設沒有饑餓貧困的世界作出貢獻。

印度尼西亞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專家斯裏彥多表示,習近平主席闡述的中方主張非常務實,為解決糧食危機、能源危機等全球熱點問題指明瞭路徑,“分裂對抗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團結共生才是正確選擇”。

土耳其亞太研究中心主任塞爾丘克·喬拉克奧盧説,通脹、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供應鏈不暢等問題給全球發展帶來挑戰,發展中國家的糧食、能源安全風險更為突出。習近平主席著眼全球共同發展的長遠目標和現實需要,提倡二十國集團在生産、收儲、資金、技術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援,為破解全球發展難題、促進共同發展帶來信心。

致力於擴大同各國利益匯合點

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定不移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將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提供有力支撐,為促進人類文明進步開闢廣闊空間,為推動人類永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巴厘島峰會上提出的重要主張值得各國深入思考。”沙特國王大學教授易卜拉欣·沃哈伊布説,中國始終致力於推動二十國集團以及國際社會團結合作,併為此作出紮實有效的努力。世界期待中國在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全球發展方面不斷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始終堅持推動各國加強協調,攜手促進世界經濟復蘇發展。”阿根廷國立拉普拉塔大學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塞巴斯蒂安·舒爾茨表示,中國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夥伴關係,致力於擴大同各國利益匯合點,中國主張將為國際合作注入更強動力。

(資料來源:新華社、人民網)


責任編輯:侯哲
熱門評論
大陸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