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進軍事鬆綁,反華遏華的野心膨脹

日本推進軍事鬆綁,反華遏華的野心膨脹
近來,日本在損害同鄰國關係方面錯誤言行不斷。日本主辦的七國集團外長會發表所謂聯合聲明,粗暴干涉中國內政,惡意抹黑攻擊中國,暴露出反華遏華的險惡用心。日本政客還在涉及戰後國際秩序安排的台灣問題上不斷拋出錯誤言論。其戰略上短視,政治上錯誤,只會讓地區國家對日本的戰略走向進一步提高警惕。

src=http _x0.ifengimg.com_res_2021_E2F9DA59CF33C6F3CD99DD8567836C926B02DF23_size208_w1080_h633.jpeg&refer=http _x0.ifengimg.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

  作為亞洲一員,日本近年來頻繁“引狼入室”,對外戰略正在發生危險變化。在美國宣稱要“塑造中國的周邊戰略環境”的背景下,日本加速調整其外交安保政策,正式通過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防衛力量整備計劃》三份安保政策文件,宣稱日本應擁有“反擊能力”,即“對敵基地攻擊能力”。

     依據這三份文件,日本將大幅強化防衛力量,計劃將2023至2027財年防衛費提升到2019至2023財年的1.6倍。到2027財年,日本防衛費將達其國內生産總值的2%。這意味著曾經對外發動軍國主義侵略戰爭的日本完全拋棄了“專守防衛”原則,徹底背離了日本憲法的和平理念。日本山口大學名譽教授纐纈厚指出,這無疑將給東亞各國帶來重大威脅,是一種“新軍國主義”。

  日本還將中國定位為所謂“迄今最大戰略挑戰”,在台灣、釣魚島、南海等問題上顛倒黑白、渲染“中國威脅論”,並以此為藉口加緊突破戰後體制,在軍事擴張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今年以來,日本擴張軍備動作不斷:2023財年防衛費總額較上一財年大幅增加26%,宣佈建設擁有1000公里打擊能力的新型導彈部隊,明確部署高超音速武器、開發射程3000公里潛射高超音速導彈的時間表……

     一個以“周邊安全威脅”為藉口推進軍力突破的日本,正在給地區安全製造真正的威脅。日本《朝日新聞》援引日本內閣法制局前局長阪田雅裕的觀點指出,日本開始擁有攻擊性武器卻堅稱自己仍是“和平國家”,這屬於言行不一。

投鉅資研發多款進攻性武器

  本月,日本防衛省與本國大型防務企業三菱重工簽訂一份合同,推動多個遠端導彈項目的研發和量産,合同總額高達3781億日元(約合30億美元)。分析人士指出,日本通過同時開展多個導彈研發項目,加快發展進攻性武器,在武器研發上的投入越來越多,步子也越來越大,意圖儘快形成所謂的防區外打擊能力,獲取對敵先發制人打擊能力。

  據共同社報道,日本防衛省與三菱重工簽訂的合同,主要涉及3款導彈的研發及量産,實際上對應著日本遠端導彈自主開發的“三步走”計劃。首先是“國産戰斧”計劃,即對12式岸基反艦導彈進行增程升級改造研發,以穩固基本實力。升級的主要目標是增加射程,初期開發射程為900公里的版本,未來射程還將提升至1500公里,同時擴展其海基和空基發射型號,使其能夠攻擊地面和水上目標。

  其次是“滑翔彈”計劃,即重點研發所謂“用於防禦偏遠島嶼的高超音速彈道導彈”,以打造“撒手锏”。目前,日本正加緊研發高超音速滑翔彈。不過,此類導彈的研發難度較大,日本目前正處於技術積累階段,能否如期完成計劃尚未可知。

  最後是“潛射彈”計劃,即合同中提到的潛射遠端反艦導彈研發,以豐富“選擇項”。該型導彈計劃于2023年至2027年研製。日本官方沒有公佈這款導彈的詳細資訊,目前尚不清楚這款導彈是基於12式岸基反艦導彈進行潛射升級版本的研發,還是針對日本海上自衛隊現有潛艇另起爐灶研發新型號。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防衛省官員透露,“由於國內空間有限,日本計劃在美國境內進行相關導彈試驗”。這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外界的猜測,即日本遠端導彈尤其是高超音速導彈項目,得到了美國的技術援助。

  日本此番多線並進,推出野心勃勃的導彈研發計劃,實際上是對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3份安保文件的落實舉措。在《防衛力整備計劃》中,日本明確將獲取防區外打擊能力作為未來5年七大任務之一,並計劃總體投入5萬億日元的預算。

  日本認為,防區外打擊能力是指戰機、水面或水下艦艇攜帶精確制導導彈,在目標防空火力之外進行發射,精確打擊地面(海上)各類目標的一種作戰手段。防區外的定義沒有明確的界限,其範圍隨防空火力射程的增加而擴大。在此次簽訂的合同中,12式岸基反艦導彈增程升級型、高超音速導彈及新潛射遠端反艦導彈,均可結合空基、海基和潛射平臺實現防區外打擊。

  除同時推進3條自主研發路線外,日本還計劃採購3款導彈。首先是“戰斧”巡航導彈,據悉,日本政府已在2023年防衛預算中列支預算,用於向美國採購400枚“戰斧”。該導彈射程超過1000公里,日本計劃將其作為自主研發導彈量産前的過渡産品。

  同時,日本還計劃向美國採購“聯合防區外空對地導彈”(JASSM)和“聯合打擊導彈”(JSM)。JASSM導彈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與波音公司聯合研製,射程500公里,可搭載于日本航空自衛隊主力戰鬥機F-15J和F-15DJ,實現防區外打擊。JSM由美國雷神公司和挪威康斯伯格防禦與空間公司共同研製,是首款能夠裝進F-35戰鬥機內部彈倉的多用途空對地巡航導彈,既能打擊水面艦艇,也能打擊地面目標。JSM導彈射程555公里,通過中繼制導,可在防區外實現遠端打擊。

通過加劇地區緊張來謀取私利


  為了推進自身軍事鬆綁,日本不斷抬高美日同盟在其對外戰略中的位置。日本自認為可以在美國“印太戰略”中搞投機,甚至配合美國將北約引入亞太,這是嚴重的戰略迷失。歷史早已清楚表明,坐在美日同盟戰車駕駛座上的永遠是美國,美國處理對日關係的出發點永遠是維護自身霸權利益。

  回顧歷史,日本曾長期沉浸于所謂“脫亞入歐”迷夢,最終走上軍國主義歧途,給地區國家人民造成深重災難,也給日本人民帶來了難以承受的後果。當前,地區國家普遍擔憂,日本大搞軍事擴張,可能重蹈歷史覆轍。中日關係對地區和平穩定和日本自身發展至關重要,但日本國內一些勢力卻對美國錯誤對華政策亦步亦趨,配合美方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問題上挑釁滋事,嚴重破壞中日關係政治基礎和兩國交往基本信義。

     4月24日和25日,沖繩議員代表團向日本防衛省、日本內閣府和日本外務省遞交了沖繩議會通過的和平外交意見決議書。該決議書公開質疑日本通過的新版“安保三文件”,要求日本政府遵循同中國在相關政治文件中已確認的各項原則,發展兩國友好關係,積極發揮外交與對話作用去構築和平。日本政府應認真傾聽各個方面的和平、正義之聲。

  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面對域外霸權國家在地區興風作浪的圖謀,日本應深刻思考什麼是真正的國家利益所在,什麼是真正有利的國家發展之路。日本如果執迷于通過加劇地區緊張來謀取私利,無異於火中取栗,非但換不來所謂的“戰略自由”“大國身份”,反倒會反噬自身,帶來日本難以承受的後果。日本惟有端正歷史認知,反躬自省、謹言慎行,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才能取信于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


     來源:人民日報、中國軍網、中國國防報等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