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4日電 綜合臺媒報道,台北士林地檢署追查求職詐騙虐囚致死案,追查出大同警分局寧夏路派出所葉姓所長,涉嫌收賄並泄密給詐騙團夥幕後首腦。檢察官復訊後,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葉某。
據報道,檢警溯源破解詐騙團夥首腦杜某手機,清查資金流向,發現杜某涉結交警察,透過虛擬貨幣,支付價值約100新台幣的泰達幣給寧夏派出所長葉某,請他幫忙查個人資料、掌握辦案進度。
檢警稱,杜某熟識葉某,涉以虛擬貨幣為對價,讓葉查詢民眾個人資料,還有中壢分局普仁派出所偵辦的詐欺案犯嫌,是否移送地檢署等警方辦案進度。
葉某涉嫌在今年4月7日,透過其他分局不知情的警察幫忙查個人資料,取得電腦數據截圖,直接傳給杜某。
檢方指出,葉某涉犯“貪污治罪條例違背職務收賄罪”“公務員假借職務上機會非法利用個人資料罪”“偽造文書”等罪嫌,犯罪嫌疑重大,有滅證、勾串之虞,依法向地方法院聲請羈押禁見。
全案起於以杜某為首的求職詐騙團夥在去年9月底至11月初,與境外詐欺機房合作,並在網路刊登訊息,于桃園市中壢區、新北市淡水區涉囚禁銀行賬戶提供者61人,期間3人因病或墜樓身亡後遭棄屍。士林地檢署去年12月起訴組織中的29人,並依據當時查扣虛擬貨幣錢包、銀行存摺、通訊軟體對話紀錄、筆記型電腦等證物與資金流向,查出由杜某主導犯行,並於今年4月將杜某拘提到案,並向法院聲押禁見獲准。
被輿論稱作“臺版柬埔寨詐騙案”的詐騙、囚禁案件近年在台持續上演。據臺“警政署”資料,台灣2021年欺詐案件數超過2.4萬件、被害人超過4.4萬;2022年,光是前9個月,欺詐案件就達2.1萬餘件、被害人超3.8萬。
據此前報道,台灣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公佈調查結果顯示,2022年台灣民眾整體治安滿意度較2021年下降,有53.3%的受訪民眾對台當局在詐騙犯罪防制方面的表現持負面態度,滿意度呈逐年降低趨勢。
有輿論批評,發生如此駭人聽聞的治安事件、台灣“社會安全網”破大洞之際,民進黨高層只拼選舉,拿不出維護民眾生命安全的舉措。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