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2年,中國元首外交寫下命運與共、天下一家的新篇章。這一年,習近平主席3次走出國門,開啟疫情以來首個線下高訪季。那些高規格禮遇,蘊含怎樣的考量?那些面對面會晤,謀劃怎樣的未來?那些實打實合作,帶來怎樣的期待?請跟隨我們的策劃重溫一個個溫暖真摯的瞬間,共同期待與世界攜手同行的未來。
大黨大國,胸懷天下。2022年習近平主席出訪中亞、東南亞和中東,向世界展現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價值取向和獨特風格。國際社會再次領略了習近平主席作為大黨大國領袖的卓越風範、天下情懷,也再次見證了一個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
【中東篇】
當地時間12月9日下午,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在沙特首都利雅得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峰會併發表題為《弘揚中阿友好精神 攜手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的主旨講話。新華社發
習近平出席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併發表主旨講話
當地時間12月9日下午,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在沙特首都利雅得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峰會發表《首屆中阿峰會利雅得宣言》,宣佈中阿雙方一致同意全力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
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沙特王儲兼首相穆罕默德、埃及總統塞西、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巴林國王哈馬德、科威特王儲米沙勒、突尼西亞總統賽義德、吉布地總統蓋萊、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卡達埃米爾塔米姆、葛摩總統阿扎利、毛里塔尼亞總統加茲瓦尼、伊拉克總理蘇達尼、摩洛哥首相阿赫努什、阿爾及利亞總理阿卜杜拉赫曼、黎巴嫩總理米卡提等21個阿盟國家領導人以及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長蓋特等國際組織負責人出席峰會。
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題為《弘揚中阿友好精神 攜手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的主旨講話。
習近平指出,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友好交往源遠流長,在絲綢古道中相知相交,在民族解放鬥爭中患難與共,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合作共贏,在國際風雲變幻中堅守道義,凝聚成“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鑒”的中阿友好精神。守望相助是中阿友好的鮮明特徵。中阿彼此信任,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堅定相互支援,戰略夥伴關係牢不可破。平等互利是中阿友好的不竭動力。中阿互利共贏,樹立南南合作典範。包容互鑒是中阿友好的價值取向。中阿相互欣賞,互學互鑒,共同倡導文明對話,守護世界文明多樣性。
習近平強調,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中東地區正在發生新的深刻變化。阿拉伯人民要求和平與發展的願望更加迫切,追求公平正義的呼聲更加強烈。中阿作為戰略夥伴,要繼承和發揚中阿友好精神,加強團結合作,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阿命運共同體,更好造福雙方人民,促進人類進步事業。
——我們要堅持獨立自主,維護共同利益。中方支援阿拉伯國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把前途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願同阿方深化戰略互信,堅定支援彼此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民族尊嚴。雙方要堅持不干涉內政原則,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正當權益。
——我們要聚焦經濟發展,促進合作共贏。要加強發展戰略對接,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鞏固經貿、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傳統合作,做強綠色低碳、健康醫療、投資金融等新增長極,開拓航空航太、數字經濟、和平利用核能等新領域,應對好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等重大挑戰。中方願同阿方一道,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帶動南南合作實現可持續發展。
——我們要維護地區和平,實現共同安全。中方支援阿方運用阿拉伯智慧推動政治解決熱點難點問題,構建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中東安全架構。中方呼籲國際社會尊重中東人民主人翁地位,為中東安全穩定增添正能量。中方歡迎阿方參與全球安全倡議,願繼續為促進中東和平安寧貢獻中國智慧。
——我們要加強文明交流,增進理解信任。要擴大人員往來,深化人文合作,開展治國理政經驗交流。要共同反對“伊斯蘭恐懼症”,開展去極端化合作,反對把恐怖主義同特定民族、特定宗教掛鉤。要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樹立新時代文明交流互鑒的典範。
習近平指出,作為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和落實《中阿全面合作規劃綱要》的第一步,未來3到5年,中方願同阿方一道,在支援發展、糧食安全、衛生健康、綠色創新、能源安全、文明對話、青年成才、安全穩定等8個領域推進“八大共同行動”,爭取早期收穫。
習近平強調,巴勒斯坦問題攸關中東和平穩定。巴勒斯坦人民遭遇的歷史不公不能無限期延續,合法民族權利不能交易,獨立建國訴求不容否決。國際社會應該堅定“兩國方案”信念,堅守“土地換和平”原則,堅決致力於勸和促談,促進巴勒斯坦問題早日得到公正解決。中方將繼續向巴方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支援巴方實施民生建設項目。
習近平最後指出,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明確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任務和路徑。中方將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中國新發展為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的各國提供新機遇。此次峰會上,中阿雙方一致同意全力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這是中阿關係劃時代的里程碑。中方願以此為新起點,同阿方一道,弘揚中阿友好精神,開闢中阿合作更廣闊前景,開創中阿關係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當地時間12月9日下午,首屆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在利雅得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峰會併發表題為《繼往開來,攜手奮進 共同開創中海關係美好未來》的主旨講話。新華社發
習近平出席首屆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併發表主旨講話
當地時間12月9日下午,首屆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在利雅得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沙特王儲兼首相穆罕默德、卡達埃米爾塔米姆、巴林國王哈馬德、科威特王儲米沙勒、阿曼副首相法赫德、阿聯酋富查伊拉酋長沙爾基、海合會秘書長納伊夫出席峰會。峰會決定,建立並加強中海戰略夥伴關係。
習近平發表題為《繼往開來,攜手奮進 共同開創中海關係美好未來》的主旨講話。
習近平指出,中國同海合會國家有近兩千年友好交往歷史。1981年海合會一成立,中國即同海合會建立聯繫。40餘年來,中海雙方譜寫了團結互助、合作共贏的燦爛篇章。中海關係之所以實現跨越式發展,歸根于深厚互信,中國和海合會國家始終相互支援彼此主權獨立,尊重各自發展道路,堅持大小國家一律平等,堅定維護多邊主義。歸根于高度互補,中國擁有廣闊消費市場,工業體系完備,海方能源資源豐富,經濟多元化發展方興未艾,雙方是天然合作夥伴。歸根於民心相通,中海同屬東方文明,文化價值相近,人民相知相親。歸根于患難與共,面對國際和地區風雲變幻以及金融危機、新冠肺炎疫情、重大自然災害等挑戰,雙方同舟共濟,守望相助。
習近平強調,中方高度讚賞海合會國家團結自強,推動海合會成為中東海灣最具活力的地區組織。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我們要賡續中海友好傳統,以中海戰略夥伴關係為契機,充實中海關係戰略內涵。
——做共促團結的夥伴,不斷夯實政治互信,堅定支援彼此核心利益。共同維護不干涉內政原則,攜手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
——做共謀發展的夥伴,加強發展戰略對接,發揮互補優勢,培育發展動能。中方期待同各方一道推進落實全球發展倡議,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促進地區發展繁榮。
——做共築安全的夥伴。中國將繼續堅定支援海合會國家維護自身安全,支援地區國家通過對話協商化解分歧,構建海灣集體安全架構。歡迎海合會國家參與全球安全倡議,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做共興文明的夥伴,增進民心相通,豐富人文交流,借鑒彼此優秀文化成果,弘揚東方文明深厚精髓,為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作出積極貢獻。
習近平強調,未來3到5年,中國願同海合會國家在以下重點合作領域作出努力:
第一,構建能源立體合作新格局。中國將繼續從海合會國家擴大進口原油、液化天然氣,加強油氣開發、清潔低碳能源技術合作,開展油氣貿易人民幣結算。設立中海和平利用核技術論壇,共建中海核安保示範中心,為海合會國家培養和平利用核能與核技術人才。
第二,推動金融投資合作新進展。中方願同海合會國家開展金融監管合作,成立共同投資聯合會,支援雙方主權財富基金以多種方式開展合作,研究舉辦中海産業和投資合作論壇,加強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等領域投資合作,建立雙邊投資和經濟合作工作機制,深化數字貨幣合作。
第三,拓展創新科技合作新領域。中方願同海合會國家共建大數據和雲計算中心,加強5G和6G技術合作,共建一批創新創業孵化器,圍繞跨境電商合作和通信網路建設等領域實施10個數字經濟項目,建立中海氣象科技合作機制,舉辦中海應對氣候變化研討會。
第四,實現航太太空合作新突破。中方願同海合會國家在遙感和通信衛星、空間應用、航太基礎設施、航太員選拔訓練等領域開展合作,歡迎海合會國家航太員進入中國空間站,同中國航太員聯合飛行並開展空間科學實驗。歡迎海方參與中國航太任務搭載合作,研究成立中海聯合月球和深空探測中心。
第五,打造語言文化合作新亮點。中國將同300所海合會國家大中小學合作開展中文教育,同海合會國家合作設立300個中文智慧教室,提供3000個“漢語橋”夏(冬)令營名額,建立中文學習測試中心和網路中文課堂,舉辦中海語言文化論壇,共建中海人文交流和互鑒雙語文庫。
習近平強調,中國和海合會國家各自肩負民族發展振興的光榮使命,中海關係既古老又年輕。中方將一如既往支援海方團結自強,實現經濟多元化發展,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中方願同海方一道,以本屆峰會為契機,開創中海關係更加美好的新時代。
當地時間12月9日下午,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在沙特首都利雅得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沙特王儲兼首相穆罕默德、埃及總統塞西、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巴林國王哈馬德、科威特王儲米沙勒、突尼西亞總統賽義德、吉布地總統蓋萊、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卡達埃米爾塔米姆、葛摩總統阿扎利、毛里塔尼亞總統加茲瓦尼、伊拉克總理蘇達尼、摩洛哥首相阿赫努什、阿爾及利亞總理阿卜杜拉赫曼、黎巴嫩總理米卡提等21個阿盟國家領導人以及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長蓋特等國際組織負責人出席峰會。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中阿務實合作“八大共同行動”
一是支援發展共同行動。中方將同阿方探討實施總額為50億元人民幣的發展合作援助項目,將30個具備條件的阿國項目納入全球發展倡議項目庫;結合阿方産能、基礎設施、能源、綠色金融等領域項目融資需求,向阿方提供信貸和授信支援,支援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向阿方提供更多高品質、低成本、可持續的基礎設施投資;根據換文進展,給予阿方中最不發達國家98%稅目産品零關稅待遇;向巴勒斯坦、葉門、黎巴嫩、敘利亞等國提供人道主義和重建援助;力爭2027年中阿貿易額達到4300億美元。
二是糧食安全共同行動。中方願幫助阿方增強糧食安全水準,提升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同阿方共建5個現代農業聯合實驗室,開展50個農業技術合作示範項目,向阿方派遣500名農業技術專家,幫助阿方增加糧食産量、提高收儲減損能力、提升農業生産效率;為阿方優質農食産品建立輸華準入“綠色通道”。
三是衛生健康共同行動。中方願同阿方共建公共衛生科技合作中心和疫苗創新與研發合作聯盟,在阿國實施5個中醫藥合作項目,繼續派遣中國醫療隊到阿國工作,實施2000例白內障義診手術,為阿國民眾提供遠端醫療健康服務。
四是綠色創新共同行動。中方願同阿方設立中阿乾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國際研究中心,實施5個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項目;利用中國風雲氣象衛星和北京世界氣象中心,支援阿方防災減災;願同阿方設立中阿北斗應用産業促進中心,為阿方在交通運輸、精準農業、搜索救援等領域提供優質服務;同阿方在生命健康、人工智慧、綠色低碳、資訊通信、空間資訊等領域共建一批聯合實驗室或研發合作中心,向阿方提供300項先進適用技術。
五是能源安全共同行動。中方願同阿方共建中阿清潔能源合作中心,支援中國能源企業和金融機構在阿國參與總裝機容量超過500萬千瓦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同阿方開展能源科技研發合作,加強能源政策協調,推動建立公平公正、均衡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體系。
六是文明對話共同行動。中方將邀請阿方1000名政黨、議會、媒體、智庫等人士來華交流;推動500家中阿文化和旅遊企業開展合作,為阿國培養1000名文化和旅遊人才;同阿方共同實施百部典籍互譯工程和50部視聽節目合作工程;持續做強中阿改革發展研究中心,增進文明對話和治國理政經驗交流。
七是青年成才共同行動。中方將舉辦中阿青年發展論壇,啟動“中阿高校10+10合作計劃”;邀請阿方100名青年科學家來華開展科研交流,邀請3000名青少年參與中阿文化交流,邀請1萬名阿拉伯人才參加扶貧減貧、衛生健康、綠色發展等領域專業培訓;推動在阿國建設更多魯班工坊。
八是安全穩定共同行動。中方將同阿方加強防務部門和軍隊間的戰略對話、軍兵種交往、院校交流,深化海上安全、國際維和、專業技術等領域合作,拓展聯演聯訓和人員培訓;為阿方培訓1500名智慧警務建設、網路安全執法等領域人員;共同落實《中阿數據安全合作倡議》,建立中阿網信交流機制,加強數據治理、網路安全等領域交流對話。
“必將成為阿中關係發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近年來,中阿戰略夥伴關係持續取得新進展,共建“一帶一路”收穫纍纍碩果。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環境,中國同阿拉伯國家發展友好關係的決心更加堅定,支援彼此捍衛核心利益的行動更加有力,發揮了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維護髮展中國家利益的重要作用。
埃及埃中商會秘書長迪亞·赫爾米表示,中國始終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堅持推動高水準對外開放,與世界各國共用市場機遇。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等,彰顯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大國擔當。“在充滿挑戰的國際形勢下,首屆阿中峰會意義重大。阿中關係建立在信任和友誼基礎上,必將不斷實現發展。”
摩洛哥中國友好交流協會會長穆罕默德·哈利勒表示,即將舉行的首屆阿中峰會十分重要,阿方各界期望已久。峰會將對阿中關係發展做出整體擘畫和設計,給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摩洛哥非洲中國合作與發展協會主席納賽爾·布希巴表示,首屆阿中峰會將為雙方加強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發展擘畫新藍圖。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等,為各國提供重要發展機遇。阿方應抓住機遇,更好實現自身發展。
埃及《金字塔報》副總編輯塔裏克·蘇努提表示,首屆阿中峰會令人期待,將為雙方深化各領域合作注入動力,“必將成為阿中關係發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阿聯酋沙迦大學傳播學系主任傑羅·阿方索認為,當前全球面臨能源危機、氣候變化、經濟增長乏力等共同挑戰,各方需要攜手應對。“我期待在這屆峰會上,阿中雙方可以達成更多合作協議,促進各領域交流合作走深走實。”
敘利亞旅華自媒體博主盧冉表示,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旨在增進和平合作、加強相互理解,推動各國實現互利共贏。阿拉伯國家應當更加重視中國發展經驗,進一步凝聚共識、聚焦發展。
沙特中國問題專家阿卜杜勒·阿齊茲·沙巴尼説,中國始終是阿拉伯國家真誠、可信賴的朋友。中東地區形勢長期錯綜複雜,中國積極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始終在事關地區和平穩定的問題上秉持客觀公正立場。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實現經濟快速發展、消除絕對貧困等方面積累了成功經驗,對阿拉伯國傢具有重要借鑒意義。首屆阿中峰會是一次歷史性會議,必將推動阿中關係實現全方位發展。
沙特前駐華使館文化參贊薩利赫·薩格裏表示,阿中雙方加強溝通合作,不僅將為阿中關係發展注入正能量,也有助於維護世界和平發展。
“將海中合作水準提升到新高度”
海合會是中東海灣地區最具活力的地區組織。中國在海合會成立之初便與其建立聯繫。41年來,中海關係日臻成熟,雙方合作具有紮實基礎和廣闊發展前景。雙方開拓進取,凝聚共識,提高雙方關係水準,將推動中海互利合作更多惠及雙方人民。
阿曼卡布斯蘇丹大學歷史系教授穆卡達姆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海合會國家積極響應參與。中國已經成為海合會第一大貿易夥伴。“此屆峰會將進一步深化海合會國家與中國的戰略互信,將海中合作水準提升到新高度。”
科威特大學工程學院副教授易卜拉欣表示:“我們與中企合作建設沙漠中的綠色新城,科威特民眾對該合作項目高度關注。相信海合會國家將進一步加強與中方合作,共用中國發展機遇。”
阿聯酋趨勢研究與諮詢中心高級研究員納吉拉·阿扎魯尼表示,中國與海合會國家的合作關係經歷了時間考驗,合作領域已經擴展到基礎設施建設、商品和服務貿易、投資、數字技術等各方面。海中合作對於提升阿中整體合作具有重要意義,此屆海中峰會將為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打下堅實基礎。
傑羅·阿方索曾多次到訪中國,高度評價海合會國家與中國的人文交流合作:“海合會國家和中國都有悠久燦爛的歷史和文化,雙方的人文交流豐富多彩。從各類文化論壇,到雙方高校間的合作項目,我們可以真切感受到雙方對文化交流的重視。未來,這種建立在相互理解基礎上的友好關係將更加緊密。”
(資料來源:新華社、中新網、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