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廣東省台辦和廣東證監局就建立常態化資訊共用、調研培訓合作機制,支援台資企業上市發展等內容簽署合作協議,加強合作,共同優化服務效能,拓寬台資企業融資渠道,做大做強廣東台資企業高品質上市方陣。
廣東省台辦聯合各方合力,擬通過資本市場賦能,助力廣東台企高品質發展。圖片來源於大公報
廣東省台辦鐘揮鍔主任指出,近年廣東持續深化“惠台暖企”行動,支援台資企業融入新發展格局,包括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支援深圳證券交易所實施註冊制改革,建立與深交所、上交所、北交所等交易所的聯動機制,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推動更多廣東省內製造業台企上市。
廣東證監局王文哲副局長表示,台企可搶抓機遇,突出科技創新引領,把握多層次資本市場板塊定位,夯實上市基礎,建立高品質台企掛牌上市後備梯隊,廣東證監局將持續深化與省台辦等部門的常態化協作,一如既往地支援符合條件的台資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做優做強。
據了解,截至目前廣東累計有17家台資企業在大陸資本市場上市,佔台企大陸上市總(家)數約三成,IPO總額佔大陸上市台企的一半以上,廣東台企在大陸上市家數、IPO金額均位居各省市首位。
本次會上,廣上科技、豐賓電子、傳美訊等一批擬上市台企與輔導機構,分別簽署了合作協議。輔導機構將根據台企實際情況和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務,服務內容包括法律、財務等多個領域。珠海傳美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裕翔2004年到廣東創業,從只有800多平方米麵積的小工廠,發展到5萬多平方米麵積並準備上市,傳美訊的成長始終與廣東的發展同頻共振。他認為,廣東優越的營商環境給廣大台企台胞提供了大展身手的空間。林裕翔計劃再用兩年時間,到2025年實現北交所上市。
林裕翔説,通過輔導提供的課程,企業對關聯交易、同業競爭,以及準備材料的規範性方面都有了更深入了解,同時輔導機構也會提供法律、會計、財務等方面的專業服務,對於擬上市企業幫助很大。
對此,在粵台商拍手叫好,認為新措施是創造了“綠色通道”幫助台企長遠發展,深切感受到大陸積極回應台胞需求,將堅定在大陸深耕的決心,相信新舉措可以吸引更多台商前來粵港澳大灣區投資、創業。
長期關注、研究在粵台企發展的台灣教師、廣州工商學院東北州立聯合科技學院副院長侯鳳雄表示,上市可以募集到資金,實際上不少台企都有上市需求,且發展規模、産能和利潤等都達到上市要求,卻因為不熟悉大陸的上市規定,尤其是在會計方面了解不足,很多人都不敢主動踏出這一步。此次廣東為在粵台企推出有官方背景的上市輔導服務,可以解決很多台商遇到的上市難題,讓台資企業更有信心去進行長遠規劃、發展。
“近年大陸在支援台資企業發展,不斷擴大市場準入,在持續落實好台胞台企同等待遇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侯鳳雄建議説,下一步大陸有關部門還可以進行專題調研,了解不同行業的台商需求,並以此為據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客制化服務。
大陸惠台政策有助推動兩岸經濟融合發展。資料圖片
●符合相關條件的在粵台資企業,可享受“一項目一議”及省財政最高1億元獎勵的優惠政策。各地可在以上基礎上另行安排支援和獎勵措施。
●對國家級開發區內新設的台資項目,可參照深圳前海、珠海橫琴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按項目直接經濟貢獻的一定比例予以獎勵。
●符合條件的台資製造業企業的總機構和分支機構不在同一市(縣、區)的,可按規定申請匯總繳納增值稅,分支機構可就地入庫。
●全面取消台資保險公司設立前需開設2年代表處的要求,放開台資保險經紀公司經營範圍,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産管理公司的台資持股比例限制,擴大台資銀行業務範圍,允許台資銀行在粵同時設立分行和子行。
●幫助和支援符合條件的台資企業依法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和廣東省激勵企業創新的優惠政策。
●台商從境內居民企業分配的利潤直接投資于鼓勵類投資項目的,可按規定申請享受遞延納稅政策,暫不徵收預提所得稅。
●台資農業企業可與廣東省農業企業同等條件享受農機購置補貼。
●簡化台資企業相關行政許可事項辦理程式。(此資料由香港大公報整理)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道,部分資料源於香港大公報、中新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