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兩岸婚姻動向新觀察:選擇大陸,老有所終、幼有所長

華夏經緯網 > 兩岸 > 兩岸交流      2023-05-18 08:36:29

  中新社北京5月17日電 (記者 楊程晨 李雪峰)兩岸婚姻是觀察兩岸關係的一個窗口,17日在北京舉行的大江論壇上,多位發言者分享了對於當前形勢下兩岸婚姻家庭新趨勢、新動向的觀察。

  從1987年兩岸開放民間交流至今,兩岸婚姻已超過38萬對。這期間既有2008年至2016年間兩岸夫妻數量驟增,也有近年兩岸關係動蕩導致的增速放緩。

5月17日,由臺盟中央主辦的第十屆大江論壇在北京舉行。中新社記者 趙文宇 攝

  “無論台灣這邊是嫁是娶,越來越多的兩岸婚姻家庭,尤其是新婚夫妻會選擇在大陸落地生根,也常有姐妹們諮詢如何遷到大陸居住。這是讓我非常驚訝的一件事。”台灣中華兩岸婚姻家庭服務聯盟創會理事長史雪燕對中新社記者表示,兩岸關係正經歷變化,兩岸婚姻呈現新動向。

  史雪燕來自河北張家口,24年前嫁到台灣。她認為,台灣發展停滯不前,年輕人面臨低薪困境,愈發蓬勃開放的大陸成為不少台灣年輕人的寶地,兩岸婚姻當事人越來越在意發展前景。老有所終、幼有所長,是兩岸婚姻中涌現的新訴求。

  吉林省長春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監事長裴仁駿來自高雄,在大陸安家多年。在他看來,越來越多台胞正做出有利於家庭、事業發展的選擇。

  裴仁駿説,很多台灣民眾會在公共場所回避談論兩岸關係。但其發展選擇也不願被島內政治所“綁架”,他們有清晰的人生規劃和想法。

  他提到許多台灣家長送子女赴天津茱莉亞學院深造的例子。自從這所國際知名音樂學府在天津成立分校以來,不少台灣家長讓孩子來大陸接受更好教育。這説明台灣家長對大陸發展的充分認可,對大陸專業領域的教育是讚賞的。

  近年跨海愛情故事也曝出一些負面新聞,令不少網友唏噓、遺憾。史雪燕認為,兩岸民間在長期隔閡的時間裏曾對彼此抱持著淳樸、美好的想像。開放交流後,差異和矛盾成為難以回避的現實。媒體也時常聚焦、放大兩岸婚姻因社會差異而出現的矛盾。

  “兩岸戀情、婚姻,有的因分歧不歡而散,也有很多白頭偕老。”她談道,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兩岸婚姻更是親上加親,婚姻家庭的命運前途與兩岸關係緊密相連。“希望現在正考慮結婚或新婚的兩岸情侶們都能白頭偕老,在相處的過程中慢慢磨合,相濡以沫。”

  第十屆大江論壇于17日在北京舉行,今次主題為“促融合發展·謀和平統一”。在當天上午的“新時代築未來”主題分享會上,史雪燕、裴仁駿等人進行了發言。(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