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澳大利亞擁有一支“小而精”的國防力量,奉行“前沿防禦”國防政策,積極推行以“提高軍事實力”為重點的品質建軍方針。但是,如今的澳大利亞愈加不滿足於維護本土安全,頻頻進行擴軍和裝備升級,給地區局勢帶來了新的不確定因素。新版《國防戰略評估》報告的出臺,將進一步加劇地區緊張局勢。
作為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重要盟國,澳大利亞長期依附於美國,在美方炮製的“印太戰略”中,澳大利亞積極謀求發揮“支點”作用。近年來,澳積極配合美軍在印太地區的部署和行動,與美“印太戰略”對接,不斷強化和擴張澳軍的作戰能力,提升本國整體軍事水準,增強自身威懾能力。
為了給擴軍備戰找藉口,澳大利亞甚至使出早已被美日等國玩得爛熟的伎倆,聲稱是為了應對所謂的“中國威脅”。然而,不管打著什麼幌子都掩飾不了澳大利亞此次防務改革的進攻性色彩。尤其是,澳大利亞不顧國際社會和地區國家的強烈反對,圖謀獲得核潛艇,這無疑將打破地區核平衡,使核擴散風險呈指數級上升,嚴重威脅地區和全球的核秩序。
總而言之,在當前各種不確定性因素不斷增多的國際安全形勢下,澳大利亞實施進攻色彩濃厚的防務改革,將給地區安全格局造成衝擊,影響本就脆弱的地區安全平衡,給地區乃至全球和平穩定帶來諸多隱患。
新版《國防戰略評估》報告的發佈,被視為澳大利亞防務政策的一次重大改革,對澳防務政策走向具有標誌性意義。從內容上看,這份報告涉及澳大利亞陸海空三軍及後勤支援等各個方面的改革,包括增加國防預算、更新武器裝備、加強軍隊快反能力、優化指揮體系等內容,成為自二戰以來澳大利亞最大規模的防務改革計劃。
報告聚焦人員配備、作戰、後勤與資訊化四個方面,謀求打造一支集陸、空、海、太空和網路諸軍兵種于一體的綜合型軍隊,以更好地適應現代化戰爭。一方面,報告表示要加快發展軍事科技和裝備建設,擴建並加快軍工綜合體的現代化,確保指揮更加快速、及時,以有限的力量在作戰中發揮最大的戰鬥效果;另一方面,報告指出要優化各級指揮官的職責與許可權,精簡高層軍官,選拔一批既年輕又懂專業的軍官充實部隊一線,實現“數量優先”到“素質優先”的轉型,構建更加靈活、高效的指揮系統。
報告將亞太地區列入“重點關注”的地區,建議增加國防預算,使軍費開支佔GDP的比重達到2%以上,並確定了發展遠端打擊能力等六個優先領域。對遠端打擊能力的著重強調,表明澳大利亞已經背離過去“防禦型”的防務政策,轉而向“進攻型”邁進。
陸軍方面,報告提出減少步兵戰車等陸地近戰裝備的採購,將節約的資金用來採購陸基反艦導彈和“海馬斯”多管火箭炮,以增加陸軍的遠端打擊能力。有媒體援引澳國防工業部長帕特·康羅伊的話報道稱,作為改革結果,澳陸軍將首先擁有最大射程達300公里的導彈,並通過後續採購獲得射程超過500公里的精確制導導彈。
海軍方面,報告提出將重點發展海軍艦艇作戰能力,加強航母戰鬥群和核潛艇的建設力度。在美英澳三邊安全框架下,在澳東部設立新的海軍潛艇基地, 將於2027年完成西部的斯特靈海軍常規潛艇基地現代化升級,使之成為該國首座核潛艇基地。澳大利亞還擬向美國採購反艦導彈、戰斧導彈和“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以增強遠端火力打擊能力。
空軍方面,報告表示將加強空軍裝備建設,強化北方地區的軍事部署,增強澳大利亞從北部海岸發起遠端打擊的能力;擴建和改造北部的空軍基地網路,將軍費開支重點轉向採購遠端導彈和軍用無人機等方面,並採購新型防空系統,提升戰鬥機和無人機的作戰能力,使其成為澳大利亞國防力量中強有力的組成部分。
此外,報告提出要強化與南太國家和東南亞國家的合作。特別是報告強調要加強“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旨在幫助澳大利亞獲得核動力潛艇,以加強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威懾力。
據美國“海軍新聞”“海軍技術”等網站報道稱,依據澳大利亞政府發佈的行政命令,新機構“澳大利亞潛艇局”預計于7月1日正式成立。未來,核潛艇的採購、建造、交付、技術管理、維護和處理都將在澳大利亞潛艇局監管下進行。另外,該局還將推進相關政策、法律制度及防擴散機制的建立,並對安保和安全工作進行統籌安排。澳大利亞潛艇兵的訓練工作及潛艇操作,將繼續由澳大利亞皇家海軍負責。
報道稱,在“奧庫斯聯盟”框架下建造的澳大利亞新型核潛艇,已被命名為奧庫斯級核潛艇。該型艇或將整合美、英、澳三國的先進技術,比如安裝先進推進系統、通用垂直髮射系統和多種任務系統,以應對未來各種作戰需求。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稱,澳大利亞核潛艇項目總成本預計在2680億至3680億澳元(約合1813億至2490億美元)。按計劃,首艘奧庫斯級核潛艇最早將於2030年前後在英國開建,2040年前後交付澳皇家海軍。此外,澳大利亞將在南部的阿德萊德開始核潛艇的本土建造工作,預計首艘本土造奧庫斯級核潛艇將稍晚于英國造奧庫斯級核潛艇交付。為填補奧庫斯級核潛艇服役前的空白,澳大利亞政府決定先向美國購買3艘二手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並視情況決定是否再額外購買2艘。
據悉,澳大利亞政府還將同時組建核潛艇安全監管機構。該機構將不受澳大利亞國防軍指揮或國防部領導,直接向國防部長負責,擁有監管核潛艇和相關設施安全及輻射保護等職能和權力。
分析人士認為,澳大利亞無視國際社會關切,執意組建新機構推進核潛艇項目計劃,不僅將引發核擴散風險,必將加劇亞太地區的軍事化,影響全球安全。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等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