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潮起東方·中國外交之來訪潮】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點聚焦      2023-05-19 19:59:51

483899

  自全國兩會結束以來,中國外交在新形勢下按下“加速鍵”。2022年10月30日,78歲的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抵達北京,成為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後首位訪華的外國領導人。  

  一次次微笑握手,一次次深入交流,一份份合作文件簽署……踏上新時代新征程的中國展現出廣交四海賓朋、共行天下大道的大國氣度、大國風範,不斷豐富刷新著世界的“中國印象”。自去年底以來,從巴基斯坦總理謝裏夫、坦尚尼亞總統哈桑、德國總理朔爾茨、法國總統馬克龍、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等多國領導人開啟訪華行程,同中方分別就雙邊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訪華潮”掀起至今未歇!


法國總統馬克龍抵京,展開為期3天對華國事訪問


  

  4月6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會談。這是會談前,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為馬克龍舉行歡迎儀式。新華社圖

  應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法國總統馬克龍于2023年4月5日至7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他本人第三次訪問中國,同時也是成功連任法國總統之後首次訪問中國。馬克龍一行5日下午抵達北京,還赴廣東省廣州市參觀訪問。

  此次訪問期間,馬克龍同中方領導人就中法關係、經貿合作、全球性挑戰等進行了深入交流並交換意見,共同見證了一系列重要合作協議的簽署。


習近平同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非正式會晤


  4月7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廣東省廣州市松園同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非正式會晤。兩國元首在庭園散步,邊走邊聊,不時駐足,饒有興致地觀賞嶺南園林的獨特景致。新華社記者 劉彬 攝

  4月7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廣東省廣州市松園同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非正式會晤。

  春天的廣州,春和景明,繁花似錦。坐落在白雲山麓的松園,依山傍水,亭臺疊瀑,別有風情。

  習近平熱情歡迎馬克龍訪問廣州,表示很高興同馬克龍總統再次相聚暢談。

  兩位元首臨水而坐,觀景品茗,縱論古今。

  習近平指出,了解今天的中國,要從了解中國的歷史開始。廣州是中國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1000多年前,廣州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起點。100多年前,就是在這裡打開了近現代中國進步的大門。40多年前,也是在這裡首先蹚出來一條經濟特區建設之路。現在廣州正在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繼續在高品質發展方面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

  習近平向馬克龍介紹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徵和核心要義,強調指出,中國正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是中國通過一次次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逐漸形成的既符合現代化一般規律又具有獨特特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和實踐。我們對中國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歡迎法方繼續積極參加廣州交易會、上海進博會和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

  馬克龍表示,真正的友誼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法方讚賞中方始終支援法國和歐洲堅持獨立自主和團結統一,願和中方相互尊重彼此主權和領土完整等核心利益,加強技術工業合作,相互開放市場,加強人工智慧等科技合作,助力各自實現發展振興。

  4月7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廣東省廣州市松園同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非正式會晤。這是兩國元首在白雲廳欣賞古琴演奏。新華社記者 岳月偉 攝

  4月7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廣東省廣州市松園同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非正式會晤。這是兩國元首在白雲廳品茗交談。新華社記者 岳月偉 攝

  循著《高山流水》悠遠婉轉的琴聲,習近平和馬克龍來到白雲廳,聽千年古琴奏千年絕唱,品千年茶韻論千年興替。

  習近平邀請馬克龍共進晚餐,雙方繼續就烏克蘭危機等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習近平指出,烏克蘭危機成因複雜,延宕下去對各方都不利,儘快停火止戰符合有關各方和整個世界利益,政治解決是唯一正確出路。在烏克蘭問題上,中方絕不從私利出發處理問題,而是始終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場。有關各方都應該承擔起責任,相向而行,為政治解決創造條件。歡迎法方就政治解決危機提出具體方案,中方願予以支援,也願發揮建設性作用。

  馬克龍表示,法方同樣認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需要兼顧各方合理關切。法方高度重視中方的國際影響力,願同中方密切溝通合作,為推動儘快政治解決危機作出共同努力。

  夜色漸深。習近平和馬克龍道別。

  習近平指出,這兩天,我們在北京和廣州進行了深入、高品質交流,增進了了解和互信,為今後中法兩國在雙邊和國際層面的合作明確了方向。很高興我們在中法、中歐關係以及很多國際和地區問題上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看法,這體現了中法關係的高水準和戰略性。我願同你繼續保持密切戰略溝通,推動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提升至新高度。

  馬克龍表示,非常感謝習近平主席為我此訪做出熱情精心安排。這兩天裏,我們的交流友好深入,使我進一步領略了中國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增進了對現代中國治國理政理念的了解。此訪非常成功,取得了豐碩成果,必將有力推動法中關係取得更大發展。我願同習近平主席繼續保持密切戰略溝通,期待並歡迎習主席明年再次訪問法國。

  雙方發表了中法聯合聲明。

  王毅、秦剛等參加上述活動。


馬克龍中英法三語分享訪華行程 讚“法中友誼萬歲!”


  圖片來源:法國總統馬克龍社交媒體截圖

  北京時間4月7日,在中國訪問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用中文、英語和法語分享了自己的訪華感受,並表示“法中友誼萬歲!”

  馬克龍寫道,“從北京一路到廣州,我見到了學習法語的大學生們,這些青年人飽含熱情、胸懷遠大,我也見到了富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們,還有受到法國藝術靈感啟發的藝術家們。我們在一起大有可為。法中友誼萬歲!”

     當天,馬克龍從北京前往廣州,對中山大學進行了大約90分鐘的訪問。期間,他和中山大學的同學們握手致意,舉行與中國青年的見面會,作了簡短演講並回答提問。

  馬克龍表示,中法相互了解,向前邁進,不只是光靠外交和經濟的關係,也需要依靠學術和教育交流,相互理解。“歡迎更多的青年學生學習法語,也希望法國年輕人對中國的文化、文明和語言有同樣的熱情。”

  ——和同學們握手打招呼

  據中山大學微信公眾號介紹,馬克龍從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懷士堂出發,沿著紅磚綠瓦、樹木蔥蘢的校園中軸線步行,途經懷士堂、黑石屋、馬丁堂、榮光堂等歷史建築群,沿路和同學們握手打招呼。

  圖片來源:中山大學微信公眾號

  懷士堂門口、逸仙路旁,站滿了熱情的學生。馬克龍向學生揮手致意,並主動走到學生中間,與大家握手、交流。

  馬克龍對中山大學的學科建設非常感興趣,多次主動問及中山大學有哪些學科。

  圖片來源:中山大學微信公眾號

  —— 用中文問好:“大家好!”

  在中山大學南校園體育館,馬克龍舉行與中國青年的見面會,作了簡短演講並回答學生提問。

  “大家好!”馬克龍用中文向在場同學問好。緊接著,他用粵語再次問好。馬克龍表示,很高興能夠再次來到中國。

  圖片來源:中山大學微信公眾號

  馬克龍在演講中説,希望青年人能夠共同應對當今世界包括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科技等方面的挑戰。“當今經濟增長的挑戰尤其是脫碳增長的挑戰非常大,對於青年學子來説通過研究、創新應對挑戰非常重要。”他提到,中山大學中法核工程與技術學院為此開展了大量的相關工作。

  馬克龍希望促進雙方的人文交流。通過學習歷史、語言,分享知識和科學去迎接未來。用學術促進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促進人文交流,更好地認識彼此,了解彼此。“歡迎更多的青年學生學習法語,也希望法國年輕人對中國的文化、文明和語言有同樣的熱情。希望中山大學與法國合作夥伴繼續合作下去。”

  ——回答同學們的踴躍提問

  在交流互動環節中,中山大學的同學們用法語向馬克龍踴躍提問。

  有同學問道,“人工智慧技術蓬勃發展,對社會産生深刻的影響,您認為人工智慧會給高校帶來哪些變化?”

  馬克龍回答説,“我們需要掌握技術創造我們所憧憬的社會,技術應當服務於人類。人工智慧的出現只要是有利於人類,就是好的,但是如果讓我們倒退,就是壞的。人工智慧不應當讓人變得更加孤立,人工智慧不能讓人和現實的關係發生變化。”

  圖片來源:中山大學微信公眾號

  還有同學提問説,“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今年的主題確定為‘改善公共衛生的七十五年’,旨在紀念世界衛生組織成立75週年來改善生活品質的公共衛生成就,激勵人們以行動應對今天和明天的衛生挑戰。請問總統先生,您認為全世界各國如何開展合作共同應對突發傳染病、老齡化、慢性病等公共衛生的挑戰,讓世界人人享有健康。”

  對此,馬克龍説,“全球要團結,我們要建立或者重建初級醫療保健體系。我們需要有全球學術研究合作。我們應當提倡學術合作,這也是為什麼我此行想來到高校和大家開展交流,因為我知道中山大學醫科非常好,而且幾十年以來,你們和法國的研究人員有科研合作,共同發表論文。”

  他接著説,“我們應當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也打破國際政治的壁壘,各國醫生應當與生物學家合作、與獸醫合作、與氣候專家、與生物多樣性專家合作,因為這些問題是相互關聯的,而我們現在必須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打破學術研究的壁壘,拿出共同的應答對策。”

  —— 為中山大學題字,期待中法青年開展合作

  馬克龍離場時説,“我想回答更多的問題,但遺憾的是,今天時間不夠。我非常希望繼續學習,繼續了解你們。歡迎你們來法國,我也希望我們法中青年之間開展合作,謝謝大家!”

  圖片來源:中山大學微信公眾號

  臨別之時,馬克龍留下感言,為中山大學題字:“感謝中山大學的友誼與信任。埃馬紐埃爾·馬克龍,2023年4月7日。”

馬克龍訪華成果


  

    法國駐華大使談馬克龍訪華成果:為法中交流注入新活力——新任法國駐華大使白玉堂(Bertrand Lortholary)4月13日在北京舉行記者見面會,總結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成果,展望法中關係、經貿合作、人文交流等領域的亮點與願景。他指出,馬克龍此訪實現了法中兩國共同的重要目標,依託戰略對話、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和高級別人文交流三大機制,為法中交流注入新活力。

  此訪期間,兩國達成一系列戰略共識,雙方簽署近40項政府間協議和商務合同,共同發表中法聯合聲明,為兩國合作開闢新前景,為中歐關係尋求新動能。白玉堂從三方面總結馬克龍訪華成果。

  首先是雙方高層交往和戰略對話。白玉堂指出,馬克龍總統任內曾3次訪華,除北京外,他先後到訪西安、上海和廣州,“每次訪華總統都非常重視,他重視與中國國家領導人的會面,也重視去不同的城市了解和理解中國。”此訪期間,兩國元首在北京和廣州兩地就雙邊關係、歐中關係和國際局勢進行了深入、細緻的交流,實現了為兩國交流注入新活力的共同目標。

  白玉堂表示,隨著馬克龍成功訪華,兩國戰略對話、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和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下各項合作有望在今年夏天之前展開。明年,法中兩國將迎來建交60週年,將共同舉辦文化旅遊年,法國還將舉辦2024年巴黎奧運會,“我們共同準備迎接兩國關係中的重要一年”,他説。

  第二是促進經濟交流取得重要進展。白玉堂介紹説,馬克龍訪華期間,雙方簽署近40項政府間協議和商務合同,他自己也在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了解到,參展法國企業數量比去年增長50%。這釋出重要資訊,從農業到航空各領域,兩國市場有廣泛需求、兩國企業有合作意願,將共同重啟法中經濟引擎。

  第三是重啟兩國人文交流。馬克龍抵達北京當晚便出現在“中法文化之春”開幕式現場,隨後,該藝術節超過100個文化項目將在中國20多個城市展開。兩國旅遊、教育、科研、體育各領域交流合作也將漸次重啟。“我們歡迎中國朋友再去法國,也希望法國人來到中國,希望兩國人民的交往和友誼能更上一層樓。”白玉堂説。

  白玉堂還就法中兩國共同推動世界安全與穩定、歐洲戰略自主和支援多邊主義等問題回答了中國媒體提問。

  他表示,法國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這是眾所週知也從未改變的”。

  談及國際安全和穩定面臨的挑戰和威脅,他表示,法中兩國認為應通過對話協商和平解決分歧和爭端,呼籲不採取任何可能加劇緊張風險的行動。

  對輿論關注的馬克龍關於歐洲應堅持戰略自主的觀點,白玉堂指出,“法國有自己的聲音,歐洲有自己的聲音,我們與美國盟友之間的觀點不總是一致”,他説,“歐盟國家領導人的態度是歐洲有自己的利益,歐盟國家努力團結維護自身利益和價值”。

  白玉堂強調,歐盟一直支援強化多邊國際體系,在國際治理中,應該彼此傾聽不同觀點,不應只有一種聲音。

  2024年,中法兩國將迎來建交60週年。白玉堂回顧兩國建交歷史指出,法中建交即是推動世界多極化發展的一個縮影。1964年1月,法國正式宣佈承認中國,成為第一個同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的西方大國。而彼時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仍在封鎖之中。“法國做出了自己獨立的決定,我們從未後悔過這個決定”,白玉堂説,“幾年之後,西方國家都承認了中國,時至今日,每個歐洲國家都認為,與中國的關係是至關重要的”。


外交部介紹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成果:為中法合作指明方向 擘畫藍圖



  在4月1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汪文斌進一步介紹了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取得的具體成果。汪文斌表示,此次馬克龍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是中國對外交流全面重啟、今年全國兩會成功召開後,歐洲國家元首首次訪華。訪問期間,兩國元首在北京、廣州兩地進行友好深入、高品質的交流,達成一系列戰略共識,為中法在雙邊、中歐和全球層面的合作指明瞭方向、擘畫了藍圖。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兩國元首一致認為,兩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獨立自主大國,有能力、有責任超越分歧和束縛,堅持穩定、互惠、開拓、向上的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大方向,共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雙方同意保持密切元首溝通和高層交往,在年內舉行中法戰略、經濟財金和人文交流三大高級別對話機制新一次會議。雙方同意在優勢互補基礎上,深化航空航太、農食、綠色等領域互利合作,助力兩國發展振興,中方歡迎法方擔任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和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主賓國。雙方將以慶祝2024年中法建交60週年暨中法文化旅遊年為契機,全面重啟兩國文化、教育、旅遊、體育、藝術等各領域交流合作。雙方同意深化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全面重啟各層級交往,激活各領域互利合作。雙方還將相互支援對方提出的多邊理念和倡議,攜手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糧食安全等全球性挑戰,共同完善全球治理。兩國元首並就烏克蘭危機深入交換意見,一致同意繼續加強溝通,為勸和促談、政治解決危機發揮建設性作用。訪問期間,雙方簽署了近40項政府間協議和商務合同,涵蓋航空、科技、教育、農業等多個領域。雙方併發表中法聯合聲明,為兩國下階段各領域合作作出規劃。(綜合新華社、中新網、央視網、外交部官網、深圳衛視)








責任編輯:黃楊
熱門評論
大陸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