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海峽兩岸家書特展:尺素傳深情 兩岸一家親

華夏經緯網 > 兩岸 > 兩岸交流      2023-05-25 09:05:47

海峽兩岸家書特展活動現場

  19日,“骨肉天親 血脈相連——海峽兩岸家書特展”在中國閩台緣博物館舉行,共展出1000多封不同時期的兩岸家書及相關實物,立體、直觀地呈現兩岸關係的生動畫面和感人情節。

  特展中的許多家書,表達的是當年有家歸不得、離人兩行淚的鄉愁。那時候,一封封家書漂洋過海,紙短情長,訴説著兩岸血脈親情,凝聚著家國情懷,鐫刻著溫情記憶。

  “外婆老了,思念更切/糊塗時叫人買貢糖,買阿昌仔最愛吃的鹹酸梅/更老的時候她躺在床上/細數門前過往的台灣遊客/‘怎麼聽不見你二舅的腳步聲’”。在兩岸家書特展上,大陸著名詩人舒婷的詩歌《給二舅舅的家書》,字裏行間全是她外婆對在台灣兒子的思念和眷戀。

  “一封封家書的背後,是一個個血濃于水的親情故事。”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展覽開放部副主任莊小芳告訴記者,2020年,博物館收到了一組珍貴的家書,它是在台灣的李蘭鳳老人與福建浦城胞弟之間的往來書信。通過這些家書,可以窺見特殊歷史時期的兩岸手足情深。

  原來李蘭鳳的兒子范植明在整理父母收藏品時發現了一些家書。通過一封家書信封上記錄的電話號碼及地址,他聯繫上了他的舅舅。在位於浦城縣的舅舅家,范植明見到30多年來母親寫給大陸親友的15封家書。後來,他説服舅舅一家,將這組家書捐贈出來,“希望更多人能從塵封的家書中,感受兩岸同胞割不斷的血脈親情”。

  記者注意到,在展出的逾千封兩岸家書中,台胞陳臻超老人跟大陸親人的通信數量最多。莊小芳告訴記者,1989年4月,陳臻超幾經輾轉終於與故鄉的親人實現了通信,並於當年11月回到闊別42年的故鄉。從初次返鄉的66歲到90歲在金門終老,陳臻超與他的二弟陳宜祥等通信20餘年,信件多達624封。“這些書信,浸透著陳臻超和在福建的兄弟之間的深情,也表達了他對父母的無盡思念與深深牽掛。”莊小芳表示。

  據介紹,此次兩岸家書特展分為“血濃于水”“守望相助”“惟桑與梓”“一片丹心”“歷史使命”五個部分,從家鄉、故鄉、國家的角度層層遞進,通過對家書內容和寫信人生平事跡等方面的解讀,提取出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展現兩岸同胞唇齒相依、守望相助的手足情誼,彰顯了兩岸同胞企盼祖國統一、親人團圓的殷殷心願。

  “家書兩行,讀了熱淚盈眶。”台灣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陳國寧告訴記者,此次前來觀看家書展覽,勾起了她兒時對母親與大陸親人書信往來的回憶。1949年,陳國寧父母到台灣生活,一直和大陸親人有家書往來。“一封家書兩岸情,它是兩岸民眾心連心的證明。”陳國寧感慨地説。

  品讀一組組家書,記者發現,它們不僅書寫著見字如面的噓寒問暖、家長裏短的牽腸挂肚,也承載著對原鄉的離愁別緒,更寄託著愛國如家的深情大義,充盈著時代的脈動和情感的溫度,承載著兩岸同胞休戚與共的集體記憶。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研究部副研究館員黃暉菲是此次展覽大綱的編撰者之一。她告訴記者,她與同事們從上千封兩岸家書中整理出30多個家書故事呈現出來,“這其中,台胞林碩卿的系列家書令我最為感動”。原來,林碩卿是福建南安人,1948年赴臺。2015年,90多歲高齡的他不顧醫生勸阻,毅然踏上返鄉路。“其思鄉愛鄉之心赤誠可見,更難能可貴的是,林碩卿老人把對家鄉的熱愛轉化為實際行動,多次捐資支援家鄉建設。”黃暉菲説。

  為了助力這次特展,台灣著名收藏家許伯夷把多年收藏的3000多件文物捐贈給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其中,數百件為兩岸家書。“手寫書信的歲月已成記憶,由於社會變遷和人員遷徙等原因,散落在民間的兩岸家書文獻愈發稀少,更彌足珍貴。”許伯夷接受採訪時表示,“無論身在何處,故鄉永遠是兩岸同胞魂牽夢縈的地方。兩岸家書有許多充滿鄉愁、關愛鄉土的文字,讀來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年輕的台灣策展人巫奉霖一邊參觀一邊拍照,他動情地説:“這樣的展覽特別有意義。希望透過家書展覽等載體,運用更加靈活的方式,吸引更多年輕人去感受兩岸的血脈情誼,去體悟兩岸的同根同源。”

  “兩岸家書是台灣同胞和大陸家人之間溝通聯繫的重要方式,也是‘兩岸一家親’的直接證物。”中國閩台緣博物館黨組書記王辰虎説。近年來,福建開展“遷臺記憶文獻資料”徵集活動,讓兩岸家書等涉台文獻資料重回大眾視野。自2019年起,中國閩台緣博物館開啟“兩岸家書”搶救性徵集與研究工作,現有館藏家書近3000件,時間跨度超過百年。

  尺素傳深情,兩岸一家親。通過展覽,兩岸家書以其獨特的視角、多元的敘事和豐富的內涵,生動描述了兩岸關係悲歡離合的歷史圖景和文化圖像,令人深刻感悟到兩岸同胞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共同心願和堅強意志。

  來源:福建日報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