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ECFA如同“政治照妖鏡” 照出民進黨的嘴硬、無能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媒體連結      2023-05-25 11:04:24

月前,大陸已對臺發動貿易壁壘調查,蔡當局的反應或稱不上是驚弓之鳥,然而對號入坐的心態卻是顯露無遺。先是“假好心”替大陸撇清此舉無關終止ECFA,台當局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更一反綠營“在野”時反對簽訂ECFA的倡狂立場,苦口婆心解釋ECFA實施對雙方均有利、不希望終止ECFA,全然將綠營當年“糖衣毒藥”、“木馬屠城”的選舉説帖拋諸腦後,自我打臉似的委屈求全起來。

據統計,ECFA自201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止,台灣對大陸出口獲得關稅減免約93.87億美元,大陸對臺約9.81億美元,相差逾10倍。

不過,邱太三等官方人士的説法完全解釋不了民進黨內部的鷹派作風。在早先時間,民進黨趁GDP等經濟數據可堪入目時機,面對大陸數次“不針對任何農漁産品”的查驗禁輸措施,旋即發動“自由鳳梨”等的民粹攻勢質疑是大陸政治打壓;在綠營側翼搧風點火下,更聲稱“ECFA不是大陸的讓利,而是台灣幫助大陸經濟發展”。然而如此愚民反智的説法竟也一時蔚為綠營大內宣的顯學論述。

如今到了ECFA存廢的臨死關頭,蔡當局仍不忘政治操作的套路,意有所指的表示“願不設前提與大陸磋商”,指的正是沒有“九二共識”的前提再來磋商,完全否認當年乃是兩岸正是因為共同基於“九二共識”所簽訂ECFA的政治事實。如此,蔡當局説終止ECFA會破壞兩岸關係,卻徑自將兩岸關係最上位的政治基礎掏空殆盡,究竟意欲何為?

ECFA未廢,相關農漁産品的市場卻已地動山搖。民進黨當局一方面趕緊投入大量的行銷廣告活動預算,演演猴戲給農漁民“安心”以免引來民怨暴動;一方面更半強迫式地要求與臺行政團隊各部門“買單”團購,連藍營執政縣市機關都曾受到綠營“德政”的人情壓力,被民間産銷單位懇托公費買單。為的卻只是讓産量産值數字美化,好回過頭來強調台當局農業部門行銷有方、內銷有成,不也是一種上對下、官對民的認知作戰?

僅舉鳳梨一例,2020年台灣鳳梨出口到大陸約4.2萬噸,到2022年只剩400噸;而台農業部門卻只大肆宣傳輸日成長8倍,高達2.4萬噸的産量缺口如何解決卻不見任何可行對策;又近期鳳梨市場量多價跌,外銷遠不如預期,傳出高雄約有7成鳳梨遭棄收,截至5月上旬輸往日本更較去年同期減少16%。其他曾被禁輸的農漁産品同樣也是一片愁雲慘霧,一再打臉綠營“執政”的嘴硬、無能。

ECFA如同一面民進黨專屬的“政治照妖鏡”,照得10餘年來綠營政客的嘴臉無所遁形,如今為了選舉尚能嘴硬“不設前提”談條件,實則已在為將來的敗選鋪路。可以想見,“在野”的綠營必再易幟高舉“反中廢ECFA”大旗,然而這一切都在考驗台灣人民的政治智慧,是否該與綠營的蔡當局全面攤牌了。(作者沈乃訓為台灣自由撰稿者/來源:台灣《中國時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