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膨風的台灣經濟,難保不會吹破牛皮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台島夜話      2023-05-30 09:36:47

微信圖片_20220517092646

特約評論人 靄琳

在出口、外銷訂單、景氣燈號等一連串總體經濟數據都不如預期的情況下,臺“主計總處”5月26日公佈台灣最新經濟成長與通膨預估,不出意料之外的,再次下修了全年經濟成長預測值至2.04%,已是八年來最低;與此同時,物價走勢卻持續攀高,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再次上調至2.26%。經濟成長持續走低,通膨預期卻節節攀高,對照有增無減的無薪假人數,台灣地區經濟已處在停滯性通膨前期了。

可以察覺到,台灣地區今年經濟成長率是一路走低,從最初對外宣稱的會比去年的2.45%還要好,之後先是下滑到2.12%,最新的預估數已降至2.04%,勉強“保2”,可見得“膨風”成分過大,難保不會吹破牛皮而“消風”。

值得注意的是,4月普發現金6000元(新台幣,下同)的政策,還讓經濟成長提升了0.3個百分點。言下之意,若沒有國民黨疾呼去年稅收超徵近5000億元,應儘速“還稅於民”的主張,最後才有民進黨擋不住輿論壓力而半推半就的普發現金政策,恐怕今年經濟成長率連“保2”都不可能。

然而,原本“主計總處”對普發現金拉抬經濟成長的效果,估計有0.35至0.45個百分點,如今卻未如預期的只有0.3個百分點;這反映著許多領到6000元的民眾卻只能緊捏在手上而不敢花出去,因為老百姓看到通膨嚴峻、物價高漲,但經濟成長動能停滯,正在勒緊褲腰帶過苦日子而不敢消費。

而儘管全年通膨預估只比2%多一點點,但就米、豬肉、雞肉、雞蛋、鮮奶、麵包、泡麵等重要民生物資的漲勢卻越演越烈,4月重要民生物資漲幅仍衝上7.35%,是近15年來最大增速。為了穩定物價、避免通膨預期,臺財政部門也趕緊宣佈繼續調降汽柴油、水泥貨物稅,調降牛肉、奶粉、奶油及小麥等22項食品原物料關稅,調降期間一口氣宣佈到今年12月底。

儘管“主計總處”仍寄望今年經濟成長率能夠“保2”,但對照台灣地區第1季經濟成長實績為-2.87%,表現遠不如預期的原因就是被出口不振拖累;台灣地區是出口導向經濟體,出口占GDP比重約七成,出口不振,經濟就別想好。

如今甫公佈4月的外銷訂單已連續八個月負成長,而且減幅高達18.1%;景氣燈號也是連續第六個月處在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上周無薪假人數逼近1.6萬人,而且主要實施無薪假的企業來自反映出口動能的製造業;今年全年GDP想要“保2”,恐怕沒有那麼容易。

甚至可以大膽的説,GDP年增2.04%這個預估值,或多或少都在為了年底選戰民進黨的選票而“宏觀調控”摻入不少水分。而為了選票,今年CPI增速在經過“各種修飾”後,也可望控制在2%多一點點。

照理來説,當經濟負成長,通膨上升的情況下,經濟學上的“痛苦指數”應該會隨之攀高。但這裡要留意的是,由“失業率”及“通膨率”而構成的痛苦指數,在台灣已經失真。因為,為了隱藏失業問題,台灣特有的無薪假的制度,企業主可以經與勞工協商,不解雇、不離職,暫時不拿薪水去放假,故而在不景氣下,“主計總處”公佈4月失業率只有3.5%,是23年來同期最低,這數只能“看看就好”,不能盡信。

然而,經濟學上的數字可以“摻水”,但民眾的感受不會“失真”,生活壓力大小,上街走一遭就能知曉。舉例來説,台灣外食風氣盛行,不乏有餐飲業春節才漲一波,近期又宣佈調漲,面對餐廳牌告功能表一再塗改的價格,誰會相信民進黨所説的物價平穩、通膨可控呢?更別提台當局還&&漲電價、水價調漲也蠢蠢欲動。而因為等不到訂單而被迫放無薪假的勞工人數,已從年初數千人急速攀升到1.6萬人,誰會相信失業率是23年新低這種鬼話。

百姓生活已然不易,但當權者卻一再失言,凸顯了民進黨當局上下“何不食肉糜”的昏庸。例如,台灣地區今年經濟成長率已一再下修,今年能否“保2”都未可知,但“主計總處”卻同時公佈從2020年到2022年平均經濟成長率,台灣地區為4.07%,大贏新加坡的2.7%、南韓2%,以及香港的負成長1.3%,表現是亞洲四小龍之冠。企圖拿疫情期間的特例來掩蓋民眾對未來經濟前景的憂慮,有事嗎?

同樣言語出格的還有民進黨2024候選人賴清德,日前在與大學生座談時,在回應有關高房價議題的提問時,他卻説“你有沒有注意到房價現在在降?”,面對買不起房或房貸壓力沉重的小老百姓,真是情何以堪。

經濟沒搞好,數字不好看,可以虛心檢討,但民進黨搞一些膨風政績企圖來粉飾太平,只會讓民眾相對剝奪感更深、更痛苦,再吹牛下去,牛皮遲早被吹破。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左秋子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